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需要调整与完善经济政策,更需要建立健全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政策。倡导通过投资于人力资本,提高受助者能力,扩大经济参与,促进经济发展,协调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发展型社会政策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处在全球化与转型期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为此,中国各级政府要树立发展型社会政策理念,在保障和完善民生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制定和执行社会政策要着眼于中长期战略,并重视社会政策的效果评估以及民众的参与。  相似文献   

2.
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过由于我国民族自治地区发展所处社会转型的阶段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决定了国家在其推进其民生建设的政策机制形成中,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政治体制的优势,对其民生政策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应采用纲领型或整体性的政策模式来推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是当前民族自治地区民生政策优化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还应在政策的长效机制、诱导机制以及人才保障机制方面,充分发挥好其民生政策"组合拳"的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孙宏 《世纪桥》2012,(19):122-123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民生政策,旨在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但是民生政策在执行中,却出现了民生政策落实虚化、民生政策资金流失、民生政策执行扭曲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政策执行的效果,大大消减了政策的社会成效,也不时引发社会冲突。因此,深入分析民生政策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并找出解决对策,对于落实民生政策,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观点集萃     
《当代贵州》2007,(8):6-6
民生问题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学者汪玉凯认为,在我国目前的体制政策环境下,民生首先是一个政治层面的问题。看起来属于经济、社会层面的民生问题,它后面直接关联的,与政府的公共服务有关;与一定时期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关:与一个国家和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制度安排有关。如果不从政治层面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就解决不好或者解决不了。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的失效跟社会个体对政策供给主体的信任有关。随着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民生领域的公共政策成为社会个体最敏感、最关注的公共政策。基于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差序信任格局,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有关政府信任的数据,对民生忧虑与中央政府信任和地方政府信任做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民生领域中的政府信任呈现出差序格局;污染忧虑中的噪音污染、居住忧虑中的社区安全问题,显著降低中央政府信任;医疗忧虑中的看病贵问题、居住忧虑中的社区公共设施问题,显著提高中央政府信任;水污染、噪音污染忧虑和居住忧虑,显著降低地方政府信任。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政府信任"的政策主体界定新模式。这一新模式有别于以行政权力层级来界定公共政策供给主体,既可以提高民生领域中的政府绩效,改善民生问题,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地方政府环境政策工具的合适选择,对于提升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和构建两型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两型社会建设中地方政府环境政策工具的选择将由单中心的政府管制工具走向多中心治理结构的"公共行动工具",同时地方政府环境政策工具的选择一定要与经济、制度和技术因素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相适应,从而实现环境政策工具选择的组合化、动态化和本土化。  相似文献   

7.
现代经济活动,离不开政府功能的发挥,政府作为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实施者和供给者,其经济政策的价值取向应以全社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为目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保持超然的地位。但由于政府利益的存在,在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往往又会与该价值目标发生偏离,应然与实然相冲突,从而降低经济政策的实施绩效。本文从政府利益存在的原因、对经济政策的不利影响和克服政府利益对经济政策的不利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及生计的保障,包括谋生之道、生活之事及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保障。改革开放三十年,民生建设始终是浙江社会发展的一条红线。这条红线凸现了浙江人民艰辛创业、快速改变自己生活状态、提高自己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伟大精神,也凸现了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努力为民、艰辛探索的不倦追求,形成了宝贵的经验,即三个“同等重要”:百姓创业与政府转型同等重要,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同等重要,均衡协调与快速发展同等重要。这其中还包括三个“统一”与三个“相对均衡”:人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统一,富民优先与强省发展相统一,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相统一,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对均衡,乡村发展与城市发展相对均衡,人与自然发展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近年来,执政党所倡导的理念与实施的政策充分说明,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成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缺乏社会政策的概念和理论,在中国的政策实践中,社会政策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10.
方舒 《理论研究》2010,(4):10-1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伴随着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内衍生出了众多社会问题。尽管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事业,但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的社会福利缺乏科学合理的社会政策作指引。我国的社会政策如要履行时代使命就需不断改革创新,努力走出一条科学合理的中国特色社会政策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主创新政策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创新是一国科技进步的灵魂,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自主创新由于具有外溢性、风险性,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建国以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软环境,扶持自主创新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自主创新政策发展历程梳理和分析,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调整社会政策,以加强利益协调、维护社会公平为核心,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充分发挥社区和民间组织的作用;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居者有其屋”是每个公民为之奋斗的理想,“人人拥有适当住房”则是当今政府应努力达到的目标。由于住房对于居民和礼会的重要性以及房地产业的巨大影响,因此政府的住房政策首先要考虑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需要,即把保障居民的住房作为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内容,制定恰当的住房政策。同时,政府也要针对住房的居住和投资功能,采取不同的住房政策,使之形成相对独立的住房消费市场和住房投资市场(住房资本市场),防止房地产市场再此出现消费与投资市场混淆、单一市场化、过度市场化的现象,使住房政策在体现社会公平、保障民生、有序转移财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而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二孩政策自颁布以来广受热议。全面二孩涉及到政府、家庭和社会各层次长期调整问题,包括政策的衔接,措施的执行、家庭的准备、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心理的调整等方面,其实施将对经济、社会、家庭各层面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杭州市城郊失地农民社会认同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认同是衡量个体融入主体社会程度的一个重要维度。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杭州市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具有模糊的身份认同、略偏向于负面的经济认同、失衡的制度认同和滞后的城市生活方式认同的特点。因此,建议政府要通过完善征地安置补偿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就业政策、撤村建居政策和教育政策,提高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中的生活能力,夯实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的基础,落实失地农民的市民待遇,促进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16.
从2008年下半年起,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实体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众多企业受到严重冲击,大量的工人失业。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政府采取了“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的行动。并在此过程中促进了社会政策的发展。认真总结此次应对金融危机而带动的社会政策行动,分析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的社会政策议题,对我国社会政策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民社会是指公民在国家或政府和营利性企业之外进行自愿结社和自由交往的社会公共领域,各种民间组织是公民社会的主体。现阶段中国公民社会参与政策制定的效果总体上是有限的,而政府层面的原因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政府层面存在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政府信息公开不充分、参与的渠道单一、参与的方式不足、参与政策制定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程度低四个方面。在这些制约因素背后还存在着更根本的原因,即政府官员思想观念的落后和政府的自利性倾向。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繁荣市场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是解决就业的主渠道,是社会稳定之基和创新创业之源。从2011年以来,在国外经济持续低迷、国内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大幅调整的影响下.我国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9.
中外企业规模经济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世纪的经济竞争中 ,企业的规模优势将是重要的制胜因素。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规模经济结构优化的步伐加快 ,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本文就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企业规模经济的状况进行比较 ,从现阶段我国发展规模经济的制约因素出发 ,提出政府的产业组织和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陕甘宁边区的移民主要有三大来源。一是境内的移民;二是沦陷区的移民;三是国统区的移民。陕甘宁边区制定了鼓励迁移、检查登记、妥善安置、实行优待等多项富有针对性的移民政策。这些政策在民生、经济、社会和统战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