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苏北部正在崛起的新兴中心城市。现辖四区四县,面积1.0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24万,市区人口80万。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江苏省“两个率先”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着力构建和谐淮安,实现了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一、从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认识创建健康城市的重要性、必要性建设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一项全球性战略,目的是应对21世纪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给人类健康带来的挑战。从国际上看,建…  相似文献   

2.
谈月明 《今日浙江》2007,(22):28-29
"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互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是省委、省政府在总结全省推进城市化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党中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21世纪也是城市化的世纪。据1998年统计,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4%,约为3.7亿。实现现代化,城市人口要占总人口的70%左右。当21世纪我国人口峰值达到16亿时,我们的城市人口将在11亿左右。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采访了建设部总规划师陈为邦,看他如何设想和规划我们21世纪的城市化和城市。中国这艘船太大目前,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接近50%,发达国家在70%以上,发展中国家平均在40%左右,我国仅31%,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已经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应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采取积极的  相似文献   

4.
"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互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是省委、省政府在总结全省推进城市化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党中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5.
一、城市化是中国经济跨世纪发展的关键城市化是指乡村转变为城市的过程,也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化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城市化对中国经济跨世纪的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1、城市化是世界潮流。联合国提供的资料表明,全球正在迅速城市化。1950年,全世界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29%;1995年则上升到45%;2025年将达到65%以上。在世界城市化的大潮中,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比发达国家更快。从1950年到1995年,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由4.47亿增…  相似文献   

6.
推进社区消防的意义 1.现代城市的发展和管理方式的变革,需要建立社区消防安全体系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现代化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标志,它反映出国民总人口中城市人口的变化规律.据国家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我国城市发展进程迅速,2001年底全国有城市688个,城市人口39590万,城市面积832817.6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为32.9%(上述数字不包括建制镇和集镇).根据中国科学院与民政部"中国城市预测与规划"课题研究组研究预测,201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2%左右,今后10年我国每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0.8-1个百分点,每年新增城镇人口1000万以上,我国城市化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其中沿海多数地方的城市化水平高达50%-60%,而西部大多数省区城市化水平将保持在30%-40%之间.  相似文献   

7.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在认真总结浙江推进城市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浙江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在指导思想上的一次新飞跃。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上来,充分认识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一,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光是一种理念,更要落到具体实践和工作中,而新型城市化就是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城市化发展之路。城市工作事关全省2700万城镇人口,也与广大农村居民紧密相联。作为一项全…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新型城市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市化。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促进城乡一体化,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最新要求的关键举措。当前,我省城市化率已达6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实现了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并由此带动了城市整体功能的完善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化的发展质量,对于促进江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不断提升城市化发展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期刊发由联合采访组撰写的“现代田园城市:太仓筑梦城市化新征程”一文,与读者共同聚焦太仓人在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新征程中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一个地方两个文明建设的缩影。国内外城市发展史充分说明,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城市化的过程。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高收入国家城市化水平达到78%,中等收入国家达到62%,低收入国家则为27%,而我区城市化水平只有21%,比全省低4.1个百分点,比全国低9个百分点。由于我区城市化水平偏低,不但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将影响我区现代化的进程。因此,以撤地设市为契机,狠抓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拉动内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动力,也是全区人…  相似文献   

10.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和城市化的生命力在于发展,不发展,城市就会随着时光的推移而颓废衰落,最终被淘汰。城市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支撑和辐射作用。大力推进城市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抓住城市建设,就抓住了经济工作的重点,就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就发展形势看,我国已加入了世贸组织,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实施西部  相似文献   

11.
一、几个需要说明的问题1、关于城市化的判定一般来说,城市是一个人口、经济在地理空间上的集合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即称为城市化。城市化的程度一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城市化快速冒进式发展态势,本文基于科学发展观,从城市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城市布局与交通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定位和功能开发、城市广场选址与建设、城市雕塑和标志性建筑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城市建设理念创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十五”期间,是金华市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大步迈进的五年;是扎实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建设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浙中城市群初步形成的五年;也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指针,对城乡规划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当前,宁波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规划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宁波城市总体功能和综合竞争力的有效发挥,关系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总体上说,宁波城乡规划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和“建设大港口、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实践中深化对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认识,理顺推进江苏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思路,十分必要。一、城市化的重要性。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是历史潮流。21世纪是城市大发展的世纪,它的前期是我国城市化加快发展和城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期。城市化将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城市现代化是新世纪我国城市普遍追求的目标。结合江苏实际,研究推进江苏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对策,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意义。二、城市化内涵丰富。城市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包含:(1)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方式工业化,非农业经济比重上升;(2)国内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城市人口在国家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提高;(3)城市空间形态变化,新城市产生,旧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城市布局趋向合理;(4)城市功能强化,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提高;(5)城市生活方式日益普及,农村人口生活城市化。由于在统计时,以按户籍统计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计算城市化率,故容易只重视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这一数量指标,而忽视城市化的其它内涵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推进城市化进程:湖南新世纪发展的战略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和必然趋势。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是湖南加快发展、实现新世纪初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客观要求。为此,必须充分发挥现有城市改革开放、体制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坚持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城市"三位一体"的发展原则,在扩大城市规模的同时不断提高城市质量,构筑现代化的城市群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这次全省城市工作会议,是我省城市发展处于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部署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各项工作,促进城市集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充分肯定我省城市发展取得的成绩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十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认真实施《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和《浙江省统筹城…  相似文献   

18.
况飞 《当代建设》2003,(5):19-19,96
城市是以市场和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非农产业的发展和集聚,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地区集中是城镇化的基本特征。进入九十年代后期城市化进一步得到社会的认同,城市化开始进入一个加速时期,人们对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认识进入一个更深、更高的层次。 一、城市化发展概况 五十年代建国初期,我们党提出将经济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城市来。改革开放以后,在农村经济突飞猛进的形势下,从1986年开始,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  相似文献   

19.
推进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有效途径。加快推进城市化是金华在新世纪初期面临的一大发展机遇,是实现把金华建设成为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这一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从城市化的内在要求和金华现状看,加快城市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进程,也叫非农化进程,它是在一定时期,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产业转移,人口由农村向城市地域转移的过程。研究城市化问题,对于加速河南城市化进程,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南城市化的基本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省共有大、中、小城市37座(其中省直辖地级市13座,县级市24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5.7%,城市密度为4630平方公里拥有一座,高于全国的城市密度;城市数量低于广东、山东、江苏三省,居全国第4位;各级市制与县制数之比为0.40:1,高于全国同类之比0.29:1,低于沿海发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