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向东 《中国公证》2007,(12):63-64
我是一名公证员,我常常把自己热爱的公证事业比做园丁的工作——普通而神圣。公证工作,没有惊天动地,没有跌宕起伏,也没有鲜花奖杯,有的只是平凡中见真情,用法律做武器,为你、我、他送来“及时雨”,撑起“保护伞”,解除后顾忧。这些,只缘于公证员为社会提供的公证法律服务能够预防纠纷,化解矛盾,增进信任,使人与人和谐相处。如果把公证比作种子的话。那么公证为社会播撒的是和谐的种子。盛开的是社会和谐的花朵。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当事人遇到难事的时候。不是找律师、去法院,而是先到公证处来问个究竟。我想,在他们的心目中。公证最值得信赖。  相似文献   

2.
白轶先 《中国公证》2008,(11):63-64
自从干上公证这一行,我深深体会到要想干好公证工作不仅需要精通业务、恪尽职守,更需要无怨无悔的付出。  相似文献   

3.
李富堂 《中国审判》2009,(11):90-93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屈指算来我到石家庄铁路运输法院工作已有十九个年头了口在这十九年里,我亲历了石铁法院的成长,也见证了全国铁路法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1984年的某一天,我到市司法局报到了.我最终落脚的部门是司法局管辖之下的哈尔滨市公证处. 在加强司法队伍建设之际,尽管我有很多机会,或去法院,或去检察院,但在妈妈的一再建议下,我还是决心到司法局了.妈妈太热爱她所从事过的公证事业了,她极力推崇公证事业的重要、公证工作的高尚,我也当真受了感染.  相似文献   

5.
马云 《中国公证》2005,(9):49-51
198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又站在了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上,从一名基层法院的法官步入了完全陌生的公证行业.时光荏苒,光阴似箭,二十年的风雨,当初不谙世事的毛头小伙儿,如今已成为一个业务熟练,领导着一个团队的公证处主任.看着摆放在书柜里的"全国优秀公证员"、"自治区优秀公证员"、"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的一本本荣誉证书,我感慨万千,每本荣誉证书后面都隐藏着一个故事,而故事的结束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回想走过的路,可以说是一个不断起跑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公证》2005,(8):10-21
全国公证队伍教育规范树形象活动已经开展了五个多月,各地都开展了各种活动以丰富教育规范树形象活动的内容。陕西省司法厅为把活动搞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独辟蹊径,于近期举办了“我爱公证”、“我为公证添光彩”主题征文·演讲比赛,本刊选择征文比赛中部分获奖的优秀文章予以刊登。现在。就让我们静静地去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情怀,领略他们的风采,为他们平凡而伟大的理想、追求和奋斗鼓掌喝彩!  相似文献   

7.
论公证人的判断义务(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群 《中国司法》2004,(1):47-49
一、本文主旨及“判断”一词的基本含义 公证活动中,公证人是否负有判断义务?这一问题的提出首先和公证的特性不无关系。 习惯上,人们往往将公证和法院司法作对比。西班牙法谚有“多开一家公证处就意味着要倒闭一家法院”这种近乎极端的说法。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公证有着和法院  相似文献   

8.
詹濮赫 《法制与社会》2013,(28):232-232,236
党的建设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建工作抓的牢不牢,直接影响到基层法院能否顺利的贯彻落实党的政策、路线、方针,也影响到审判机关在群众中的形象。本文结合基层法院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不足,浅谈提升基层法院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第24条以及《上海市公证条例》第30条明文规定:“公证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债权文书进行公证后,依当事人的申请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即此时的公证债权文书相当于1份生效的法院文书,它把法院本应审查的程度降到了最低。现笔者拟从经公证的债权文书和法院生效文书的区别、担保合同是否属于债权文书以及主合同与从合同间的相互效力关系3方面进行阐述。一、强制执行的债权文书的认定根据最新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执行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以下简称《联合通知》…  相似文献   

10.
苏玉菊 《经济与法》2003,(12):82-83
根据学者的研究,现代世界各国公证体制大体有五种模式:第一种,设立公证人事务所。系法国首创,也为其他实行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所采用。第二种,公证人在教会管辖之下从事公证事务。此制存在于英国及其海外殖民地。第三种,公证人在法院管辖之下办理公证事务。如英国的威尔士地区和我国台湾地区即是。  相似文献   

11.
张卫平 《法学研究》2011,(1):98-110
公证证明具有约束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效力,法院对公证证明事实的实质审查判断的自由裁量权受到限制或排除,对提出公证证明的当事人而言则具有免证的法律效果。公证证明在证据证明力方面具有优越性。公证证明的效力源于法律上的推定。公证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存在复式证明和单式证明两种形式,无论哪种形式,公证文书都是一种证据,在证据属性上属于书证,且是公文书、报告性文书。应在民事诉讼法中明确将当事人要求确认公证文书真伪的诉讼作为确认之诉加以规定。除涉及公证文书本身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公证证明事项在内容上具有很强主观性以及其他难以通过公证确认其真实性和合法性的证据以外,其他经公证证明的事项无须质证。  相似文献   

12.
弹指一挥间.我到法院工作已有15个年头了。最初5年,困工作需要,我先后换了3个法庭,2004年,刚到民二庭工作不到一年的我.又被组织选派到村去任第一书记。2007年,我结束选派任务,回到民二庭从事审判工作。从村书记到审判员,一开始确实有些不适应,特别是已经几年不办案子,干什么都觉得生疏。  相似文献   

13.
李鹏 《天津律师》2005,(3):48-50
一、问题的提出。张小姐在一家网站的网络商店里在线订购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货到后却发现该商品并非如广告声称的是“德国公司制造”。她准备起诉网络商店.但原先存在电脑上买到假货的证据很可能不被法院认可,张小姐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14.
李莉 《中国公证》2006,(6):60-61
1997年秋天,我从某核试验基地转业到西安市公证处,弹指一挥间,近十年时间过去了,在我走过的人生岁月里,这是一段“痛并快乐着”的日子.  相似文献   

15.
“我到过国内不少法院,大都是威严肃移、高高在上的感觉,安次法院给我的印象可以这样来形象,法院文建设平实中透着精致平凡中透着不平凡”。到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人民法院参观学习的一位外地干警如是说。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普通的法律工作者.我和公证有着三十多年的缘分.不仅参与了河北公证制度的恢复重建,也见证了中国公证事业的发展壮大。时光荏苒.如今.我已经由一个朝气蓬勃的热血青年变成了即将退休的老司法人员,但我对公证工作的热爱,对公证事业的拳拳之心却一直未变.而且历久弥坚。  相似文献   

17.
方晓阳 《中国公证》2004,(11):41-45
一、关于证据效力问题 (一)采信规则 法律只规定公证证明应当作为法院认定事实的依据,但却缺少对法官采信的约束性规则.  相似文献   

18.
冯健 《法制与社会》2013,(24):160-161
公证制度对于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国家法规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维护法治秩序、帮助民事纠纷调解、巩固法治社会的重要司法手段。公证的涵义是指公证机构根据法人、自然人以及其他组织的申请,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对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民事法律行为、文书的真实合法性进行证明的活动。公证的证明活动与法院的诉讼活动有所不同,公证的证明活动主要是为了帮助解决民事纠纷。它不能直接为当事人解决纠纷,只是提供帮助的作用。而法院诉讼活动则是为当事人的争议直接做出裁决。  相似文献   

19.
正讲一个非常典型的证后调解案例,是我处对兄妹二人因父母遗产继承问题产生的纠纷启动了调解程序。最初,妹妹和律师向公证处递交了对其父母遗嘱公证及其兄遗嘱继承公证的复查申请。她已起诉到法院,官司打了一年半,是法官建议她来到公证处复查,她要求撤证。当时我接待了她,她情绪很激动,对公证员及法院的公正性均持怀疑态度,兄妹矛盾有进一步激化的可能,还有上访的打算。我征求了哥哥的意见,他表示配  相似文献   

20.
袁野  杨延超 《中国公证》2005,(11):50-52
公证和审判是人们常常比较的焦点.作为整个法律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公证制度和审判制度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即虽然在法律的帝国中,"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法律帝国的王侯",但审判总是在纠纷进入诉讼才开始介入,对纠纷的前期预防无能为力,而公证却可将各种纠纷遏制在萌芽状态.公证的这一优势可以说是它能走过漫长的历史,在今天依然蓬勃发展的一个本质性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