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8世纪下半叶以来,在英、美、日先后获得"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中心"等称号之后,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在大踏步向"世界工厂"迈进.尽管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离合格的"世界工厂"尚有较大距离,但其发展势头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撰文认为: 世界工厂这个题目与中国产生联系的时间并不长,但在中国加入WTO,更深、更广地融入全球市场竞争的背景下,对这个问题在理论上、政策上进行深入讨论和广泛研究,将对促进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有利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对于世界经济而言不仅是“世界工厂”,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中国会成为世界工厂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国内外都有报刊在评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问题,国外评论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的工厂。如,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提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工厂”。2001年7月日本《产经新闻》连续发表文章,认为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珠三角”地区曾独领风骚多年。中国被誉为世界的“制造工厂”,而这里被誉为中国的“制造工厂”。在经历30年的快速发展后,“珠三角”劳动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凸现,“珠三角”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们正处于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重要时期。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制造”的“优势”使中国企业正在变成“世界工厂”。但是,世界工厂”并不是“世界工地”,更不是不承担社会责任的“血泪工厂”。应该看到,中华民族是勇于担当责任的民族“。身无半亩,心忧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都表明了中国人历来具有担当社会道义、承担社会责任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企业秉承这种兼济天下的优良传统,积极担负社会责任,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也有一些企业让人们感到痛心。从一起起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被人们誉为“世界工厂”的声浪越来越高,但“世界工厂”的建设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有很多“坎”需要过,有很多国际贸易壁垒需要冲破。社会责任障碍,或曰“蓝色贸易壁垒”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7.
美国:精心打造“双岸”沿海经济带。 美国大西洋经济带和西太平洋经济带的开发,是当今全球沿海区域发展战略的成功典范。美国大西洋经济带是19世纪美国工业化的先驱、西部大开发的基地,也是20世纪初美国崛起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和得以占据“世界工厂”地位的基础。太平洋沿岸经济带是美国西部前沿。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上半叶,俄国、中国等一系列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先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取得革命成功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什么“历史的误会”、“早产儿”,而是20世纪上半叶时代特征、世界矛盾和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合乎规律的自然的历史进程。苏东剧变并非源于“不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就业与保障》2010,(7):56-56
英国《金融时报》发文指出,中国的“世界工厂”目前遇到了一些麻烦,多家工厂的工人为了薪酬而向管理层发起挑战。这一现象为全球消费者带来电子产品、服装和玩具成本上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最近为《中华传统美德格言》题词:“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这对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有重要意义。中华传统美德,亚洲文化圈非常重视,经济发达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不仅学习吸收了中华传统美德,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自己国家的道德传统。现在,西方有见地的学者也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起来。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就曾经说过:“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他认为,到了21世纪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文化…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因此21世纪也是中国人说“不”的世纪。对此,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学者们为本刊撰写了《21世纪:中国与世界》一文,发表了与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中国制造”几何级速度的蔓延,“中国制造”面临着多重困境。中国企业要摆脱困局,就必须走向“中国创造”。笔者在文中阐述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指出了转变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转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整个21世纪里,“中国梦”与“美国梦”必将是两大影响世界的梦.但二者在文化背景、国家性格、根本价值观、具体内涵、圆梦途径和世界意义等方面都有重大区别.尽管二者有诸多不同,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之间都是一种激烈竞争而又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必然也是这样.那么,“中国梦”和“美国梦”也应该是一种大国比翼双飞的关系,而非大国对抗冲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要有登上世界“高技术舞台”的决心邓小平同志以一个大战略家的眼光审视中国的未来发展走势,从国际政治格局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高度,看待加快高新技术开发、提升我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地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988年他在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指出,“下一个世纪将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1992年春,他在南巡讲话中再次强调,“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明确清晰地表明了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决心。邓小平同志关于“在世界高科技…  相似文献   

15.
由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和中共上海市工业党校联合举办的“面向21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研讨会日前在上海卷烟厂召开。与会学者围绕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世纪初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加入WTO后的经济前景和企业行为等课题展开了热烈的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6位,制造业总量居世界第4位,有172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是,“中国制造”的繁荣与日益对进口装备依赖的矛盾、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与国内资源环境恶化的矛盾使得我国企业不能仅仅凭借“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在整个中国经济转型的时代,我们必须清楚民族文化如何与现代化企业管理结合、民族工业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国营企业在经济转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民族品牌所担负的国家经济安全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新论摘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说,客观分析全球经济,中国现在还说不上是“世界工厂”,而只是世界加工厂的一个生产车间。 他说,1999年,美国制造业占世界20%,日本占15%,中国只占5%,出口额远在美、德、日等国之下,而且产品品种少,档次低,真正大而强的企业不多。2001年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有11家,都不是制造业。中国出口产品构成中,加工贸易占50%以上,中国外贸200强企业出口值70%  相似文献   

18.
第六届世界大城市首脑会议《北京宣言》指出,“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城市文明高度发展的世纪。”二十一世纪则是“城市世纪”,并强调:“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功能的国际化日益明显,城市之间更加相互依赖,需要我们在繁荣与平等的原则下,在更宽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加强交流与合作。”在世界现代化的历史潮流中,中国加入了 WTO,中国城市的发展纳入了世界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鞋“世界”的金凤凰杨大力浙江温州市有“中国鞋都”之誉,5000家工厂每天生产的皮鞋达数百万双,这其中,有“奥康”牌皮鞋一万双。奥康集团是一家以鞋业为主,兼营餐饮、医疗器械等多种产业的综合性企业,去年的产值、利税分别在两亿元和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面...  相似文献   

20.
由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金融危机和21世纪初世界经济形势发展前景估计”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7月在上海召开。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会长黄华、副会长爱泼斯坦、上海市社联主席李储文、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会长李寿葆、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名誉会长浦山、上海市外办主任周明伟以及来自北京、天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