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伟 《法制与经济》2009,(10):82-84
西塞罗基于理性主义自然法的理论基础,深刻论证了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这是人类社会政治法律思想历史上的一次飞跃,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在相当程度上,这一思想对于罗马后期的奴隶解放,促进万民法的发展和市民法的改革等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就自由本身而言,自资产阶级革命起,这一名词就已成为每一种政治文件里、每一次革命的口号中、每个公民心头上最为神圣和敏感的词汇。"自由"、"平等"等理念的确立,在人类社会的构成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当这种思想树立之后,人类从形式上便已经彻底告别了等级秩序的构架模式,  相似文献   

3.
就自由本身而言,自资产阶级革命起,这一名词就已成为每一种政治文件里、每一次革命的口号中、每个公民心头上最为神圣和敏感的词汇."自由"、"平等"等理念的确立,在人类社会的构成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当这种思想树立之后,人类从形式上便已经彻底告别了等级秩序的构架模式,转而进入了宪政统领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实现正确而合情理的人际团结是人类长期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石,正确的团结观是人类应对当下与未来各种不确定性的有效思想机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的核心环节之一。然而在新媒体时代,全新的传播形式带来新的思想内容,并迅速塑造出与以往不同的生存方式,这一现状对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平台来强化高校学生的团结观形成了严峻挑战。为有效应对这一挑战,亟须创新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5.
格言解析 任何人不因思想受处罚这一罗马法格言的基本含义是,思想是自由的,国家不能将任何人的思想作为刑罚处罚对象;反过来说,只有行为才能构成犯罪,才是刑罚处罚的对象.在人类社会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确存在将思想作为处罚对象的现象,即在刑法上意图被视为行为.这是由于法律没有与宗教、道德分离.而这一现象,必然导致过剩犯罪化,即刑罚处罚范围过于扩大,从而导致将思想作为处罚对象.  相似文献   

6.
环境危机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人类中心论是环境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作为一种反人类中心论的生态中心论是一场人类价值观上的范式转变,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伦理观和价值观,而且也提供了"人—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的权力配置思想是人类法律思想宝库中的精华。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为核心的政治社会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权力配置思想的哲学基础。在这一哲学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分权思想、司法独立于政治权力的思想和法律规范权力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刘蓉 《法制与社会》2011,(15):224-225
马克思主义作为迄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思想理论,是在继承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彻底的社会革命论,是一个博大精深、严谨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同人类思想史上任何一种伟大理论一样,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历程中也曾被这样或那样地误解和扭曲过。这就要求我们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在人类思想的发展史上,通常是一种思想模式(paradigm)〔1〕受到多数人质疑,被认为是不合常理且不再有效时,思想模式的转变就发生了。人类探寻宇宙本质的辨证的声音就如同“交响乐的鼓声,高扬的鼓声此起彼落”。〔2〕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思考从来就不是完全一元化的。它总是像历史舞台上的一对舞者:原子论(Atomism)和有机论(Organi-cism),在并不舒服的哲学舞台上起舞。它们是不和谐的一对,自始至终都在不停地争吵,两种思想模式共存了数个世纪。不过,像双人舞者一样,只有一种模式——主流模式占主导地位。在古代和中世纪,无论是在宗教层…  相似文献   

10.
管理,作为人类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的。它既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又反过来实实在在地渗透并影响着社会文化的每一个角落。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的发展史。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许多永载史册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影响甚至改变着管理的理念、方法和目的。泰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是他将科学的方法引入了管理,使管理从此成为一门科学。然而,但我们今天还在津津乐道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时候,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其实质,对泰罗的评价是否客观公正。对此,丹尼尔.A.雷在《管理思想的演变》中提出了置疑。  相似文献   

11.
"无讼"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不仅是理论思想界崇尚的社会目标,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终极社会理想。这个伴随人类整个发展过程的理想目标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不仅如此,"无讼"中所蕴含的智慧和精神追求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即价值合理性。对"无讼"思想中的和谐理性追求这一问题的今昔探求,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本土的传统法律文化,有助于我们在关于法律本土化和法律移植这个问题上做出适合中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引导、选择的主要方向、方面和重点,并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特性。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人类实践活动的始终。因此,本文着重从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内涵、生成根源、发展的新境遇和本质、特征等四个方面展开了论述,深刻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分权制衡"这一宪法原则是人类在国家政治领域建设方面的重要成果.分权制衡的理论及其在制度设计上的实践,对于限制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行为、保障人民权利、推进民主法治和政治现代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分权制衡的制度表现因各个国家的国情而各有不同,然而这一政治思想本身却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普遍意义,一个国家若想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就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分权制衡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4.
试论《独立宣言》的思想渊源及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 ,在人类政治思想史上 ,1 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几乎和 1 789年法国《人权宣言》一样 ,具有划时代的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说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是因为她宣示着一个崭新的人类历史时代 ,即独立、民主和人本、民权的时代到来 ;说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是因为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 ,她都体现了人类社会的一种永恒不变的基本精神 ,即自然正义和平等自由的精神。美国后来的国运 ,美国今天的国力在《独立宣言》宣示之时就已经注定和断定。作为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社会价值定位与取向 ,作为那个时代的思想产品 ,《独立宣言》独树一帜 ,震撼世界。但作为整个人类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为人类社会政治思想史发展的一个结果 ,美国的《独立宣言》并不独立偶然 ,并不是美国人自己冥想沉思的产物 ,她实际上是人类思想的体现。看看美国短短的二百多年的历史就会发现 ,美国所以能有今天的国家实力和世界地位 ,这与她没有任何历史包袱和思想忌讳 ,善于学习和敢于创新有密切关联。如果说学习先进文化 ,美国人是做得最好最成功的。当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已经是一方霸主和强盛帝国时 ,当他们为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现实辉煌骄傲陶醉时 ,美国及其思想与文化还不存在 ;美国人从建国之初一无所有 ,到现在应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法律思想是他的社会理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继承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基于理性 ,对现实社会及其法律制度进行了深入批判和否定 ;他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 ,同样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他把法律看成人类社会的一种暂时现象 ,这种观点根本上来源于他对工业化所开辟的人类社会历史前景的乐观态度。因此 ,马克思法律思想的深刻性与他对现代性问题的洞察是分不开的。换言之 ,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问题性 ,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基因技术管理、立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继2000年6月26日人类第一个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之后,今年2月12日科学家又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这无疑是人类科学史上出现的一座新里程碑。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认为是人类最伟大的认识自身的科学探索之一,被喻为人类生命科学史上一次伟大的登月行为。之所以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是因为它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让人类了解了自身,并有助于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将给人类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预示着“基因经济”将与信息经济一起,成为新经济的双子星。该计划的实施将极…  相似文献   

17.
人类基因组计划带来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是对于这一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还没有在心理上、伦理思考、法律建设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因而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因此,法律应该充分表现出自己的前瞻性,提前介入这一争端,对基因技术的使用加以规范和引导,使之按照符合人类伦理、道德的方向发展,避免出现一些危及整个人类的尊严、情感乃至生存的后果。  相似文献   

18.
在民主作为一种思想和制度进行普及后,投票作为贯彻民主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就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决议是体现多数人的意志的,而具有戏剧性的是多数人这个概念有时是通过一票的差距体现的,而这一票有时便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意义,它能对一个国家的历史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已成为当前指导中国开展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指针和发展方向。而"一带一路"建设正是这一话语生成的重要实践场所。从其发展演变来看,"一带一路"涉外法治实践不仅体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规则意识、安全意识以及公平公正意识,而且亦形成了反制、竞争与合作的具体实践路径。更为重要的是,在全球治理上,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都揭示出新的国际法命题。因此,未来"一带一路"涉外法治实践应紧密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涉外法治战略布局,形成强有力的涉外法治保障体系,以期促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重塑国际法治新秩序。  相似文献   

20.
金开诚在2006年11月2日的《光明日报》上撰文《中华传统文化的四个重要思想及其古为今用》说,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复杂,其中有四个思想最为重要,也最有概括性。这就是:1.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2.解释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天人统一思想;3.指导解决社会问题的中和中庸思想;4.指导如何对待自身的修身克己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