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纪贤伉俪     
在成都人民公园里,巍然屹立着一座石碑。碑分四面,坐北向南,碑基上刻着火车的年头、铁轨、路标,每面都刻着十个人字:“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这些字,都出自当时川中著名书法家的手笔。其中,南方正面为颜楷所书,笔锋雄浑挺拔,让人感到一种冲霄汉惯长虹的气概。  相似文献   

2.
杨飞 《党课》2013,(20):113-115
祝枝山(1460--1527),字希哲,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他家学深厚,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  相似文献   

3.
艺术长廊     
【院体】宋太祖时曾置御书院,书院成员都是学习王羲之的字,以用于书写当时朝廷的各种文告敕令。这种字,体轻势弱,多呆板无神,了无神韵,人称“院体”。后来,人们不管其书者为谁,书为何体,凡无骨力、无神韵的书法皆被人称为“院体”。故这一书法术语一般含有贬意。  相似文献   

4.
字碑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内 ,有一块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写的“鹅”字碑 ;在福州鼓山上 ,也有一块由宋代哲学家、教育家朱熹题写的“寿”字碑。这两块碑虽然都只刻着一个字 ,但由于它们均出自名家大手笔 ,因此仍然是难得的艺术珍品。一字师唐代有个名叫齐己的和尚 ,诗写得很好。有一次 ,他拿着自己所写的诗给朋友郑谷看。其中有一首题为《早梅》 ,诗中有这样两句 :“前村深雪里 ,昨夜数枝开。”郑谷看了以后说 :“把‘数’字改为‘一’字更确切 ,因为一枝梅花先开 ,才能显得早 ,如果数枝梅花都开了 ,又何谓早梅呢 ?”齐己听了深表折服 ,当时…  相似文献   

5.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太宗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武德初年随父亲褚亮入唐之后,始终得到唐太宗及父友魏征、虞世南、长孙无忌等元老重臣的眷顾.褚遂良一生以“骨鲠风采”为世人称道,书法亦与欧、虞并称,时有“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的赞誉.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等碑刻,《褚摹兰亭序》及传为其书的《倪宽赞》《枯树赋》《大字阴符经》等墨迹传世.  相似文献   

6.
临山镇     
临山镇位于余姚西北部,北濒杭州湾,南临四明山余脉,呈南山北海中平原的地貌特征。该镇子1992年撤区井镇,全镇境域面积46.5平方公里,海岸线2.9公里,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全镇人口4.1万人,是宁波市的西大门。临山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历经庸宋繁华,史称“江南小扬州”。明·洪武年间,朝廷在此设卫筑城,是浙东著名的“三卫”之一。嘉靖时期,抗倭名将戚继光曾与此屯兵杀敌,目前尚存有古城墙、烽火台、洗心池等遗迹。临山因其“军事重镇”和“经济重镇”的双重身份而在当时便声名遐迩。临山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  相似文献   

7.
《党的建设》2014,(9):41-41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郡望出自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魏晋以降,颜氏即为江左望族,世代以儒雅传家,善小学,留心翰墨。颜真卿幼承家学,并重真、草。在书法史上,颜真卿是继“二王”(即王羲之和王献之——本刊注)之后书法成就最高、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端严宏伟,颇具盛唐气象,是书法美、人格美浑然一体的杰出典范。颜真卿楷书风格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最初轻健秀逸。源于母旋殷氏,而得力于褚遂良、张旭,如《王琳基志》《郭虚己墓志》《多宝塔碑》等;广德(763)以后,趋于茂密圆劲,成就自家风貌,如《郭家庙碑》《颜勤礼碑》等,世称“颜体”,与柳公权的“柳体”并称,有“颜筋柳骨”之誉。  相似文献   

8.
艺术简历     
《党的生活(河南)》2014,(22):F0003-F0003
王誉文,山东省陵县人,自幼爱好书法,先习颜、柳,又习二王,有深厚的传统功底,作品曾获全国青年书法展二等奖,京津冀鲁青年书法展一等奖,2011年榜书精品国际巡回展优秀奖,入选文达杯“金刚经”书法作品展,2012年全球华人龙年龙字书法大展金龙奖,同年,应聘担任国际龙文化交流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毕业,原山东省书协会员,现任中华清风书画协会顾问、河南省清风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相似文献   

9.
冶青祥  徐昭 《党的生活(青海)》2010,(11):I0001-I0008
北倚拉脊山脉,南临黄河谷地。它既有山大沟深、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势,又有生态环境较好、交通相对便捷的黄河谷地,令人却步而神往。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逝世690周年。郭守敬,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自幼秉承家学,史称其“通五经,精于算数、水利”,曾与当时的著名学者刘秉忠、张文谦、王恂等人一起钻研学问。作为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在生前受到元朝统治者的尊敬。元朝特别规定,他所担任的太史令的官职到了70岁也不许退休。在今天的积水潭附近,修建有郭守敬纪念馆,记录着他对北京城的发展、中国科技发展以及整个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郭守敬的一个突出贡献是为元朝制订了新的历法——《授时历》。宋元时期,由于宋朝与辽金之间的对峙,使得历法也一分为二:宋朝…  相似文献   

11.
经过3年多的整理、编辑、校对工作,《人间世—陈嘉(杜襟南)日记初页》终于出版了。全书分上、中、下3册,共80多万字。这是陈嘉(杜襟南)同志1933年至1950年的日记选编,是他革命生涯的真实记录,也是研究中共广东地方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杜襟南同志长期在广东从事革命活动。1933年在广州参与组织“力社”,曾参加中大抗日剧社的活动,后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关押在南石头监狱。1935年出狱后,经历过”一二·九”运动,并继续参与左翼文化活动,与当时一大批左翼文化人有过接触和工作上的联系。抗战爆发前参…  相似文献   

12.
这是唐朝诗人张继写的一首题为《读峄山碑》的七绝。“峄山碑”是秦始皇28年(公元前219年)东巡时竖立在邹峄山上的一块颂德碑(今山东邹县东南25里)。由丞相李斯撰文并书写。李斯以诗一般的语言赞颂了秦始皇“灭六暴强”,“一家天下。兵不复起”,“黔首(秦时对平民百姓的称呼)康定,利泽长久”的丰功伟绩。此书小篆字体,笔力遒劲,字形严谨、整饬,  相似文献   

13.
以碑纪事,以碑颂人,是世人的传统习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简陋的四合院内就矗立着两座石碑。一座是10年前当地百姓为实验站立的碑,碑文先后请了3个人写,修改了无数次,“希望每个字都能表达谢意”。另一座是去年10月22日,永州市委、市政府为感谢实验站科技人员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深情厚意而立的碑,碑文写道:“对红壤实验站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默默奉献;敢于创新,勇攀高峰;扎根农村,服务基层:  相似文献   

14.
<正>此《文赋》特指被誉为“大唐第一行书”的唐初书法代表作——其书为纸本墨迹,无款。文为晋代陆机撰,唐朝陆柬之书。全卷纵26.6厘米,横370厘米,共144行,计1658字,其中行楷1566字、草书92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陆柬之(585—638),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是唐朝著名书法家,也是唐朝书法家虞世南的外甥、“草圣”张旭的外祖父。陆柬之年少时随舅舅虞世南修习文论,早年出仕隋朝,官至朝散大夫。入唐后,官至太子司议郎、崇文馆侍书学士。书法初学虞世南,又学欧阳询,晚学“二王”,在初唐与欧阳询、褚遂良齐名,曾得唐太宗李世民称赞。  相似文献   

15.
郭庆晨 《奋斗》2010,(1):61-61
60年前毛泽东为当时的松江省委题词:“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这三幅题词都与我们党的执政有关。“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只是短短的十个字,像是要求,像是告诫,又像是提醒.看似态度平和、但认真细想.实际上要求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16.
《当代党员》2007,(1):73-73
大足工业园区位于大足县龙水镇、邮亭镇。园区南接成渝高速公路、铁路、邮亭火车站;北临大足县城、石刻风景区;东靠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水湖。产业特色定位为“以五金、汽摩配件为主导产业,打造西部小五金之乡,发展铸造、锶盐、建材等产业”。  相似文献   

17.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军游仙(今属福建省)人,天圣八年及进士第.性情醇厚,为人耿直,颇有政声.工诗文,与当时的贤达名流石延年、苏舜钦、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人互有唱和,有《蔡忠惠公集》传世.工书法,兼擅真、行、草、隶诸体,又以散笔作草书,自称“散草”或“飞草”,为“宋四家”之一.蔡襄书法的个性面貌不如苏、黄那样强烈,但能广收博取,既能很好地继承晋唐法度,又能祛除晚唐以来书坛颓败卑浊之气,堪称继承晋唐法度、引领宋人尚意书风的关键人物.蔡襄书法在其生前就极负盛誉,文坛盟主欧阳修盛赞其书“独步当世”,苏东坡则认为“蔡君谟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可谓推崇备至.  相似文献   

18.
苏轼(公元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轼是宋诗的奠基者.词题解放的开山人.又是赋文领域“唐宋八大家”的杰出代表.千古风流人物各领风骚.但是诗词文赋乃至书法绘画中都取得很高成就的艺术全才.则苏轼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相似文献   

19.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一作唏喆,因右手多生一指,又号支指生、枝指生、枝山等,晚号枝山道人.出生于苏州常洲县(今属苏州)的官宦书香世家.明弘治五年举人,正德九年授广东惠州府兴宁县知县.嘉靖元年转任南京应天府通判,因有“祝京兆”之称.擅诗文书法,才气横溢,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号称“吴中四才子”.书法造诣尤深,兼擅诸体,融会贯通,蜚声艺坛,是“吴门书派”的杰出代表,与文徵明、王宠、陈道复合称“吴中四家”.  相似文献   

20.
“人”字只两笔,一撇一捺,却不好写。从书法角度讲,字的笔画越少,想写好越不易;从社会学角度讲,“人”字这两笔,内涵丰富,哲理深邃,想写好更难。这两笔有一笔没写好,便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