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全是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大力弘扬铁路的先进文化,对于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太原分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安全理念,创新安全管理,规范安全行为,优化安全环境,全面实施安全文化建设,促进了安全周期的不断延长,为新形势下认识安全工作、把握安全规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万学斌 《政策》2002,(11):52-52
加入WTO后,加速了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给国家安全带来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使构成国家安全的要素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领土安全、政治安全与军事安全,共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该段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安全文化理念为导向,以安全建设打造安全发展新平台,以安全控制实现安全生产新跨越,不断拓展安全文化外延和内涵,使企业安全文化对内升华为企业精神,对外升华为企业形象,铸就了供电安全文化特色品牌,提升了企业职工想安全、为安全、保安全的思想境界,增强了企业凝聚力,激发了企业活力,确保了铁路供电安全畅通。具体做法是:一、以“培育”为导向,提升安全文化理念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力量,增强人的安全意识,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激励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中国石油安全的影响因素及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惠芬  张斌 《理论月刊》2010,(3):75-77,146
石油安全对于不同类型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含义,对中国而言是指石油供应安全。本文在对石油供应安全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国内、国际的19种因素,提出了保证中国石油安全的一系列战略选择(地缘安全战略、价格安全战略、运输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5.
杨涛 《中国减灾》2013,(7X):27-27
<正>在刚刚过去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中,很多企业开会讲安全、现场抓安全,开展了安全宣传教育、检查评比、应急演练、安全检查等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活动,时刻紧绷安全弦,取得了好的安全效果,也总结了很多好的安全经验和教训。但是,"安全生产月"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安全工作可以有所放松。比如,个别单位和个人安全意识逐渐淡薄,安全制度管理有所放松,麻痹大意的思想再次抬头,违章现象故态复萌等等。因此,巩固"安全生产月"里所取得的成果,继续保持安全生产高压态势很有必要。安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通过短短一个月的工作取得一劳永逸的效果。所以,安全生产这根弦始终不能松。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常态化地抓好抓牢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使之达到安全教育常态化、检查整改规范化、技能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6.
周力敏 《创造》2019,(4):60-62
随着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的变化,国家、地区面临的安全环境和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边疆城市安全风险治理需要从以往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安全”[1]问题转向包括恐怖主义、国民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卫生安全、经济安全、粮食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等多领域在内的“非传统安全”[2]问题。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凸显,加大了边疆地区城市安全风险。边疆民族地区特殊的区位、滞后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等特点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风险治理的难度。  相似文献   

7.
一、深刻认识铁路运输安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深化安全基础建设的自觉性和紧迫性 第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对铁路运输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铁路确保安全稳定责任重大。一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铁路运输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对铁路运输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维护全国安全生产稳定对铁路运输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铁路保证运输安全的责任更大,必须全力确保运输安全稳定,杜绝严重的客车事故。这是中央领导对我们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期望。  相似文献   

8.
我国安全社区建设发展迅速,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已建成安全社区204个,国际安全社区33个。这些安全社区以人防、物防、技防建设为重点,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安全体系的建设,有效提升了社区事故伤害的预防能力。随着社会各界对于安全  相似文献   

9.
简单阐述了建筑施工中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建筑安全事故频发的几个因素。结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提出了从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等方面改进安全工作,减少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学术界对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强。基础型和传统型城市生态安全理论完全围绕自然生态安全,鲜有从城市经济生态安全、城市社会生态安全角度进行探讨。本文以城市自然生态安全为基本立足点,拓展了城市生态安全的定义和范畴,提出广义城市生态安全的概念,并对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态安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湖湘论坛》2021,34(5)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也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国家安全的坚定捍卫者,有着丰富的国家安全思想。这主要体现在有效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安全、确保了国家的领土安全、增强了国家的国防实力、推进了国家的民族团结和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等方面。这些思想,对引领和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重温毛泽东国家安全思想,对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国家安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营造良好的国内外安全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国家军事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共同构成国家安全体系。全球化在促进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国家的经济安全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对此如何在全球化背景探讨经济安全的路径也就成为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一项重要的议题。  相似文献   

13.
刘四龙 《前进》2006,(4):51-52
去年以来,我省先后发生了多起污染事故,特别是临汾市一些农村群众使用汾河水浇地,导致大面积麦苗死亡,引起了国务院和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作出了要求认真查处的重要批示。接连出现的环境污染事件,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环境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一、环境安全至关重要环境安全对许多人来说已经不再陌生。由于近年来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安全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安全问题,并且对国家安全产生重大影响。人们开始将环境问题与国家安全联系起来,环境安全这一概念也随即提了出来。环境安全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处于一种不受污…  相似文献   

14.
确保旅客购票、候车、乘降的绝对安全,是高铁车站的"生命线"。本文结合北京南站的工作实际,对高铁车站如何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正确处理安全与服务的关系,进一步强化安全风险意识,加强安全风险研判,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转变干部作风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丁洪涛 《求索》2010,(6):74-75
本文通过阐述组织学习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学习型组织安全管理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安全管理创新模式。重点指出了学习型安全的本质是指以企业内部安全管理为载体,形成安全管理的学习共享与互动的团队组织氛围,并使这个团队为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共同愿景而不断增长学习力,让人的思想对安全产生根本的认识想方设法、积极主动解决生产的安全问题,并促进组织的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宋晓敏 《人民论坛》2012,(14):166-167
建构主义安全研究范式是国际安全研究中的主要理论范式之一,主要关注规则、制度、价值等国际社会的规范对安全关系的影响。建构主义安全研究范式对现实主义安全研究的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进行了批判,推动了国际安全研究的整体进步。  相似文献   

17.
6月5日,公司在河西三角地骏马奔腾雕塑前隆重举办了一场安全生产宣传展览,拉开了公司“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序幕。今年6月是全国第5个“安全生产月”。今年“安全生产月”的活动主题是“安全发展,国泰民安”。顾名思义,“安全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国泰民安”,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则是“安全生产”,没有安全生产作保障,发展和国泰民安就无从谈起,而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则是人们安全意识淡薄。公司对今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前认真部署,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2006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明确了活动的指导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18.
安全风险管理是铁道部党组针对铁路运输安全实际,通过强化安全风险意识,识别和研判安全风险,有效实施风险控制措施,从而防范和降低安全风险的管理模式。本文就工会组织在安全风险管理中如何发挥保证监督作用,扎实推进安全风险管理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安全生产状况由2003年全国倒数第三位,跃升至2010年全国并列第一位,2011年继续全国领先,实现了安全生产向安全发展的重大跨越。"2012年11月27日,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专项审议了我市安全生产工作的报告。而在此前,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部署,全市各级人大以安全生产为监督牛鼻子,上下联动,轰轰烈烈开展了历时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评议。据了解,为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专项评议,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评  相似文献   

20.
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下简称《国家安全法》),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为国家安全机关、公民和组织依法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为贯彻这一指示精神,国家安全机关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坚持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国家安全法》的威力,保证了国家安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安全机关依法维护国家安全,改善国家安全工作的外部环境,建立新时期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的工作就尤为重要。2001年,全国各级国家安全机关以《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八周年为契机,加大了《国家安全法》的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公民的国家安全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