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 刘耀同志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若开问题的探讨》一文中,对近代中国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了系统的新看法,认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包括两个意义:一是中国由独立国变为半殖民地;一是由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社会.前者是国家地位的变化,是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后者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把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社会也归结为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或者归结为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相结合,那就会曲解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实际情况”.①对于这些新颖观点,我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所得出的科学结论。这一论述表明党的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认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刻关联。它们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党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正确认知反映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成为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党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理论成果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特征与优秀品格。  相似文献   

3.
蔡和森认识中国社会性质的杰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和森认识中国社会性质的杰出贡献李曙新“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①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在今天已经成为常识。然而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获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曾经历过一个长期的探...  相似文献   

4.
正确地认定一个国家社会的特点和性质,是抉择这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基本依据。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至今似乎得到了公认,然而,这个结论实属来之不易,它经历了一个长期探讨和争论的过程。19世纪中期,由于1848年欧洲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5.
洋务运动史,是近代史中一段十分复杂的历史。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已经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与旧、侵略与反侵略、斗争与投降、失败与胜利、前进与倒退,都交织在一起。这是一个社会发展上的过渡时期,在经济上,它诞生了资本主义因素,诞生了资产阶级和发展了无产阶级;在政治上,它准备了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演出维薪的新剧;在思想上,它冲破了封建思想体系的牢笼,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思想。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向前发展的量变阶段。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多灾多难,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中国人民进行过无数次的斗争,其中包括太平天国的农民革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关于过渡时期的著名论断的含义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是一个由无产阶级政治革命转向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革命转变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社会主义国家。根据马克思的观点,我国的过渡时期可以表述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向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也就是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8.
“救亡与民主”这一政治主题贯穿着整个中国的近代社会,由此形成起来的“中华民族主义(即救亡救国)不断地为中国人追求政治主权的运动提供力量。追求“救亡与民主”的道路实际上也是中国社会在近代“国民国家”这一国际秩序中寻找自身地位,并进而塑造中国的“近代国民国家”的政治道路。“国民国家”指的是欧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它的核心包括主权、领土、国民三个内容。其表现形式也具有三个要素;(一)对内有效的政治统治;(二)可以确定的与邻邦的边界;(三)同其他“国民国家”保持着持续的交流关系。人们通常用对内主权和对外主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社会制度下的社会动荡不安,主权的非独立性,社会内部各种力量的剧烈冲突,决定了近代中国侦查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近代侦查的军事色彩依然浓厚,外国列强在中国领土上行使侦查审判权,国家司法独立丧失,侦查制度出现了独立化的萌芽,并朝着近代化缓慢发展。中国古代侦查蓬勃发展的势头到近代日趋减弱,侦查技术停滞不前,侦查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中国侦查逐渐处于落后地位,现代侦查科学终究未能从侦查职能的发源地——华夏中国的土壤中滋生出来。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选举制度简述邹通祥中国的民主选举制度,发端于中国近代社会。最早产生的是资产阶级选举制度。一、西方民主选举思想的影响和中国民主选举制度的萌芽1840年6月,英国发动侵华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  相似文献   

11.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曾经创造了灿烂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中华民族被甩在了世界发展大潮的后面。国家四分五裂,社会战乱不已,人民水深火热。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追赶潮流,救亡图存、奋发图强,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正> 1987年11月初,在青岛召开的一次康有为学术讨论会上,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见解。对于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半个世纪以来尚无人进行科学的论证。在实际认识上存有很大分歧。很多人认为它是一种沉沦。这次会议有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殖民地”指的是国家的地位,而“封建”指的是社会形态,二者不是一个范畴的概念。在世界历史范围内,同是殖民地的不同地区分属多种社会形态:而同为封建社会的不同国家也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非殖民地之分。这二者在中国近代既不同步,也不是密不可分。辛丑条约的签定是清王朝完全屈服的标志,是中国半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和我们党创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是非典型化的方法。它是对毛泽东和我们党创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思想方法的继承和在新条件下的出色运用,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和我们党提出,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里,体现着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无论对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都应当注意区分“基本类型”与“非基本类型”,即“典型的”与“非典型的”两大类。作为“基本类型”或“典型的”社会形态,有原始社会…  相似文献   

14.
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到经典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领导中国人民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总结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独创了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出:近代的中国社会不是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  相似文献   

15.
周卫 《长白学刊》2007,(5):137-138
鸦片战争不但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同时也使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发展偏离了原来的历史轨迹,把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而鸦片战争的结局则决定了资本主义在中国注定是短命的并带有浓厚的附属性,预示着领导完成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使命必然落在了即将诞生的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  相似文献   

16.
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濒临解体的历史条件下的中国帮会,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土壤中迅速发展起来。其数量之多、人数之众、蔓延之广,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在近代史上,帮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群落,表现出了许多令人费解的现象。比如,在一场运动中间,它可能既是热心的参与者,又可能是积极的破坏者、镇  相似文献   

17.
近代,民权思想是人民大众反对封建主义的理论结晶,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思想概括,民权加爱国,构成了近代中国进步思想的主体。由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性质,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并且较阶级矛盾居于更主要的位置,因此体现阶级矛盾的民权思想便受到民族矛盾的制约,无法独自发展。救国的使命刺激着中国近代民权思想的产生、发展,使其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特色;而尤以甲午战争以前的早期民权思想为典型。  相似文献   

18.
《当代广西》2010,(9):10-14
6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彻底扫清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制度转型,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一次重大抉择。30年前,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拉开了改革开放的恢弘巨幕,开始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使我们这个曾占据人类文明中心地位的古老民族,在落后世界现代化进程一个多世纪后,赶上了现代化的最新浪潮。经济体制转轨,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二次重大抉择。  相似文献   

19.
贵州僻处祖国西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在贵州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侗族地区的社会性质是否也同时起了变化。本文试就鸦片战争至一九四九年贵州侗族地区的社会性质,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希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理论话题被提出并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都鲜明地从文明的高度来总结我们党的历史,阐释中国道路。比如,提出近代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遭受“文明蒙尘”;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提出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提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