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莉 《两岸关系》2009,(2):15-17
日前,大陆方面公布了《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项目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鼓励符合条件的大陆企业积极稳妥地到台湾投资,台湾方面也修正了《大陆地区经贸专业人士来台从事相关经贸活动申请案件审核处理原则》。新的一年,台湾当局如果能对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予以开放,使两岸资本流动实现自由化,两岸经贸往来实现正常化,两岸关系将迎来“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和大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陆红梅 《台声》2002,(4):30-32
在2001年12月11日中国大陆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台湾也于2002年元旦以“中国台北”的名义成为WTO的正式会员。由于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交流的限制有悖WTO自由贸易的规则,而且束缚了台商在大陆的发展,因此在两岸正式成为WTO成员前后,台湾当局着手对其大陆经贸政策作出了一系列的调整。但这些调整很有限,“犹抱琵琶半遮面”,与两岸经贸交流的现实发展及两岸人民特别是工商界的要求,仍有相当差距。正式松绑“戒急用忍”审查原则2001年11月20日,台湾“经济部”宣布修正“在大陆地区从事投资或技术合作审查…  相似文献   

3.
不管台湾局势如何变化,实行“三通”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两岸人民,特别是2300万台湾同胞切身利益。对于两岸“三通”,一方面祖国大陆积极推动,台湾主流民意高度赞成;但另一方面台湾当局屡屡作出有关表示,又屡屡自己推翻自己所讲的话。那么,究竟如何才能“通”,确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三通”能不能“通”,关键是要有“三通”的诚意。说到诚意,祖国大陆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是态度积极。祖国大陆24年来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创造出今天两岸交流和经贸的喜人局面;在两岸经贸交流中主动让利,以保证台胞利益切实到位…  相似文献   

4.
编辑部吹风     
《两岸关系》2001,(10):4
在台湾当局领导人内外交困,台湾经济持续恶化,引起岛内民众强烈不满和恐慌的情况下,台湾“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开了一个月,于8月26日收场。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冲破台湾当局的阻挠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包括台湾工商界在内的台湾各界人士提出的“积极开放两岸经贸及投资”,“积极推动两岸通航”的强烈呼声,作为“经发会”的共识得到了确认。李登辉“戒急用忍”的  相似文献   

5.
编辑部吹风     
《两岸关系》2001,(11):7
两岸加入WTO在即。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两岸都应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这是责无旁贷的。比如,根据WTO的非歧视性原则和贸易便利化原则,台湾当局理应开放两岸直接“三通”,取消“戒急用忍”等阻碍两岸经贸交流的一切不合理限制。对此,台湾工商界和各界人士已多次呼吁。就在8月底结束的“经发会”上,他们提出了“积极开放两岸经贸及投资”、“积极推动两岸通航”等要求,也反映了开放两岸直接“三通”,解除“戒急用忍”政策,不仅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而且已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6.
彭莉 《台湾研究集刊》2006,(4):46-53,69
基于两岸经贸交流的特殊性,行政立法在台湾对大陆经贸法规体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近些年来,在两岸经贸关系问题上,台湾方面行政立法“泛化”与“缺位”现象日益凸显,一方面“立法院”立法与行政部门立法严重失衡,行政法规在相当程度上掌控着两岸经贸交流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在直航、陆资对台投资、复委托机制等两岸经贸交流核心议题上,相关配套子法始终付之阙如。这一现象已严重阻碍了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7.
(1)现有的解决经贸纠纷方式不能很好地处理涉台经贸纠纷案件.随着两岸间经贸交流的迅速发展,经贸纠纷也日益增多.但是,由于台湾当局的限制,两岸间的经贸交流呈现出“单向、间接”的特点.现阶段,一般是台商经第三地到大陆投资,从事贸易等,而大陆人民还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进入台湾开展经贸活动.因此,两岸间的经贸纠纷主要发生在大陆,应按大陆法律规定的方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近期,毫无政绩、弊案频出的台湾当局不仅决定终止“国统会”、“国统纲领”,而且还抛出了限制两岸经贸往来的“积极管理”政策。这些违背台湾主流民意的行径激起了台湾民众的_愤怒。3月12日,数万台湾民众举行声势浩大的“拼生活、救台湾”游行,抗议台湾当局的倒行逆施。(陈立宇  相似文献   

9.
台湾报纸近期披露,台湾当局将“整顿交流秩序”,对祖国大陆赴台人员全面监控,“监控对象包括以学术研究、科技交流、演艺表演甚至新闻采访名义来台的所有大陆人士”云云。虽然台湾“陆委会”有关人士表示“绝不紧缩两岸交流”,但依旧声称要采取措施,“重建交流秩序”。台湾方面的这一动向,引起了关心两岸交流人士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陈立宇 《两岸关系》2006,(4):F0002-F0002
近期,毫无政绩,弊案频出的台湾当局不仅决定终止“国统会”,“国统纲领”,而且还抛出了限制两岸经贸往来的“积极管理”政策。这些违背台湾主流民意的行径激起了台湾民众的愤怒。3月12日,数万台湾民众举行声势浩大的“拼生活、救台湾”游行,抗议台湾当局的倒行逆施。  相似文献   

11.
马康庄 《台声》2006,(5):29-29
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团赴大陆参加第一届“两岸经贸论坛”。去年的连战大陆行引起国际瞩目,各方都誉之为两岸的“破冰之旅”,尤其是美国方面一再向台湾当局表示,这是个正面有益的发展方向。连主席也从大陆带回来善意响应和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两岸直航包机正常化、台湾水果销行大陆,熊猫来台湾等等。一年了,所有的议题?都遭到台湾当局以不同的理由——挡住,或完全不作响应,不为所动,两岸关系还在原地踏步。就在连战一行人出发之前,“陆委会”主任吴钊燮发表谈话,宣布有关两岸包机及大陆人士来台观光事宜,希望大陆能在6个月内和台湾完成协…  相似文献   

12.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主席在讲话中指出:“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是两岸经济发展和各方面交往的客观需要,也是两岸同胞利益之所在,完全应当采取切实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在江泽民主席的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的时候,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部长吴仪、邮电部部长吴基传、交通部部长黄镇东、民用航空总局局长陈光毅等纷纷发表谈话,呼吁台湾当局采取实际步骤,拆除人为设置的障碍,加快实现两岸直接“三通”。 积极推进两岸直接通商 吴仪部长在讲话中指出,按照江主席的八项主张办事,两岸关系就得以发展,而台湾当局某些领导人分裂祖国的倒行逆施,则使两岸关系遭受严重挫折。台湾当局既要在国际上从事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活动,又要从两岸经贸交流中捞取  相似文献   

13.
越东 《两岸关系》2002,(8):10-10
台湾当局为阻挠两岸直接“三通”,以“三通”威胁台湾安全、直接冲击台湾的经济为借口采取了种种限制措施。从两岸试点直航五年情况看,并未出现任何安全问题,也没有出现一起商务纠纷。两岸直航会威胁台湾安全的借口不攻自破。如果台湾  相似文献   

14.
自大陆实施改革开放及台湾开放企业前往大陆投资以来,两岸经贸关系进展迅速,至去年(1994)年底,台湾企业在大陆投资的家数已超过两万家,投资金额估计高达200亿美元以上。在大陆的外资中,台湾排名第二,仅次于香港,而大陆也成为台湾企业最大的对外投资地区。 依据台湾当局所制定的“国家统一纲领”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规定,现阶段只开放台湾企业以第三地企业的名义前往大陆投资,而未准许大陆企业前来台湾地区投资,同时大陆企业在第三地的合资企业如其股权超过20%以上,也不准许前来台湾投资。这样的政策,导致两岸的投资形成了“单向、间接”的关系,也造成了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跛形形态。 最近,台北方面宣称,“两岸关系以经贸为主轴,以双赢为目标”,同时通过了“发展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计划”。迹象显示,台湾可望加强与大陆的经贸交流。同时,随着九  相似文献   

15.
20多年来,两岸经贸交流获得了长足发展,推进了两岸经济的一体化,促进了两岸不同属性经济空间的交接、重组和整合。然而,由于台湾推行限制性两岸经贸政策,迟滞和延宕了两岸经贸交流的时空演进,从而使两岸经贸交流存在诸多问题。但“障碍”是一时的,在全球化和区域化洪流的推进下,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主导下,两岸经贸交流的深化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杨茜  章易 《统一论坛》2004,(1):21-22
2003年10月9日,台湾当局终于通过了修订后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条例”在某些方面对两岸交流虽有一些积极意义,但其阻碍两岸交流的实质并未改变。台湾当局不得不修订旧“条例”早在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赴祖国大陆探亲不久,即开始着手制定相关的“规定”,以“规范两岸人  相似文献   

17.
陈筠 《两岸关系》2008,(7):13-13
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台湾当局的阻挠,两岸经贸交流仍处于间接、单向的状态。两岸通商仍存在着许多限制,两岸不能直航增加了货物和人员往来的成本费用和时间等等,这些人为造成的障碍,大大阻碍和束缚了两岸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也是近年来台湾经济放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两岸政治关系陷入僵局,台湾当局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改采“戒急用忍”的大陆经贸政策,最近,台湾一些工商界人士公开批评此项政策,呼吁海峡两岸尽快实现直接“三通”.这里透露出一些问题引人深思:台湾工商界发展经济的要求真的是罔顾“国家安全”而图私利么?“戒急用忍”政策真的有利于台湾经济的发展么?在台湾经济未来的发展中,两岸经贸关系究竟应该如何定位?  相似文献   

19.
《两岸关系》2004,(4):39
商务部副部长安民近日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峡两岸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很大,我们非常愿意以适当方式与台湾有关方面就建立两岸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问题展开探讨和磋商,也希望两岸能尽快实现直接“三通“,希望台湾当局尽快取消对两岸经贸交流的人为障碍和阻挠,为这一前景的推进提供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月台湾继祖国大陆之后加入了WTO,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半年多来,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政策作了哪些具体调整?是否真的放弃了“戒急用忍”政策?以下将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