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姬雄海  邢东升 《证据科学》2002,9(2):104-105
在押人犯死亡鉴定案例报告并不多见.现就我们在十余年间实践检案中遇到的7例在押人犯死亡尸体检验鉴定作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广泛而严重的体表软组织损伤 ,常表现为皮下出血 ,在短时间内可致人死亡。其死亡机制较为复杂 ,目前对此报道较少。本文报道 9例此类案例并就其死因及机制、法医学鉴定等进行讨论。1 案例资料本文 9例死者均为男性。损伤部位主要在四肢、臀部和躯干。其他情况见表 1。2 讨 论2 1资料分析⑴本文收集 9例均为男性 ,年龄在 2 1~ 4 6岁之间 ,多因盗窃等嫌疑被收容审查。受伤至死亡时间短者约 2 4小时 ,长者约 14天。平均为 5~ 7天。⑵较大面积的体表损伤 ,损伤面积一般都占伤者体表总面积的 2 0 %以上。本文收集的 9例皮下出血面积占体表…  相似文献   

3.
23例上肢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广州市公安局芳村区分局在2002年1月-2005年6月期间所鉴定的上肢(除手外)神经损伤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在刑事案件中上肢神经损伤的特点以及伤情鉴定要点。1案例资料本组23例伤者中,男性18例(占72%),女性5例(占28%);年龄16岁至58岁,平均年龄27岁;案件性质:伤害案19例(占82.6%),抢劫案4例(占17.4%)。1.1致伤物及损伤情况见表1。1.2神经损伤程度及伴发损伤见表2。1.3鉴定时间及结果见表3。2讨论2.123例上肢神经损伤的特点致伤物以刀类锐器为主由表1可见,除1例系被人推倒,肘部着地,引起肱骨中段骨折导致正中神经挫裂伤及3例由于棍…  相似文献   

4.
正1案例资料1.1基本情况200例故意伤害案件,男性180例(90%),女性20例(10%)。年龄:56岁以上178例,20~56岁19例,20岁以下3例。鉴定为鼻部新鲜骨折185例,陈旧骨折15例。1.2骨折种类鼻部X线片和CT片,按《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鼻部骨折类型,见表1、2。1.3损伤程度鉴定185例新鲜鼻部骨折中,鉴定轻伤二级115例(62.2%),轻微伤70例(37.8%)。  相似文献   

5.
自杀性犯罪是指自杀犯罪者主观上以自杀的方式采用爆炸、放火、投毒等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暴力手段进行的行为 ,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特殊性。笔者结合 6例尸检资料 ,分析报告如下 :1 案例资料6例案例为某县 1988~ 2 0 0 2年发生的已证实为自杀性犯罪案件。基本情况见表 1、表 2。表 1  6例自杀性犯罪受害者基本情况案例受害人数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否结果1 2女 1男 1 2 9、8 农小学已  1死 1伤2 3女 2男 1 4 9、2 7、3农小学已  2死 1伤3 1女 2 5  农小学已 伤4 1女 2 8  农小学已 死亡5 1女 71  农文盲丧偶死亡6 …  相似文献   

6.
伤病共存死亡28例复核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28例伤病共存死亡的实际案例的复核鉴定进行了回顾分析。资料来源选自1990—2004年复核鉴定1288例中,共发现具有伤病共存情况提请死因复核鉴定的案例28例,占2.17%。结果与分析一、一般情况1.性别:28例复核鉴定中,男20例,女8例。2.年龄:20岁以下2例,21~30岁6例,31~40岁7例,4l~50岁6例,51~60岁5例,61岁以上2例。二、鉴定情况(一)原鉴定情况至本次复核鉴定之前,只经过1次鉴定的10例,两次或两次以上鉴定的18例。原鉴定结论不正确或不准确者19例,占67.86%。原鉴定结论不正确或不准确的原因有5种:(1)未作系统尸体解剖或留取脏器检材不全…  相似文献   

7.
胸部损伤在法医检案中经常见到。本文对40例胸部损伤进行分析,提出胸部损伤鉴定的一些基本观点。一、一般情况:1.性别:男性31例,女性9例。2.年龄分布:年龄最大的73岁,年龄最小的19岁。(见表一)  相似文献   

8.
体位性窒息 (positionalasphyxia)死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罕见的机械性窒息死亡 ,指由于被强迫固定在一个特殊体位 ,造成呼吸运动障碍或致使上呼吸道阻塞导致的窒息死 ,具有明显的窒息死的一般特征。本文作者曾鉴定 2例 ,报道如下。1 案例资料例 1 尹某 ,男 ,2 3岁 ,因敲诈勒索被抓获 ,期间有打斗 ,后发现其神态有异 ,急送医院抢救 ,发现已经死亡。死后 2 7h解剖。体表检查见两眼睑结膜有较多出血点。外耳道及口、鼻腔均未见异常。颜面部皮肤见多处小擦、挫伤。颌下皮肤见两处挫伤 ,分别为 1 5cm× 0 5cm、 1 2cm…  相似文献   

9.
162例掌指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法医鉴定工作中,掌指骨骨折的问题十分常见,占同期鉴定总数的11.3%,目前这方面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就此进行法医学分析。资料162例均从本法医室及所属6县近年来全部鉴定案件中筛选出来的,且全经互片证实或当时的手术记录证实确有骨折。检查时间是伤后1天一3个月。一般情况:162例中男87,女75。年龄最大72岁,最,J\6岁,平均16.8岁。致伤原因见表1,致伤工具见表2麦1.162用激伤四团致伤部位与损伤结果:左手80处,右手82处,指骨损伤91例,见表3,掌骨损伤44例,见表4,掌指骨同时骨折27例,其中重伤4例,轻伤9例,评残的20…  相似文献   

10.
附加伤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实施杀人过程中,出于某种心理的需求,在被害人濒死期或死亡之后,又在被害人身上附加实施的损伤。本文收集已破获的48例有附加伤的杀人案进行分析,以探求附加伤的种类、特点及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痕迹。1案例资料1.1案件性质48例中,仇杀9例、强奸杀人9例、奸情杀人12例、抢劫杀人7人、绑架杀人2例、经济纠纷杀人3例、同性恋杀人2例、杀人灭口2例、变态杀人2例。1.2被害人情况见表1。表1被害人年龄、性别分布年龄(岁)男女合计10~18 1 9 1018~35 14 12 2635~45 3 3 645~5 1 6合计23 25 481.3附加伤种类48例被害人中碎尸11例…  相似文献   

11.
孙勇  罗淑琼 《法医学杂志》2004,20(2):125-125
1案例某男,5年吸毒史。某日晨3时30分许,被同监房人犯发现口吐鲜血,遂急送医院,11时20分,抢救无效死亡。据反映,该人曾于5天前吞下牙刷柄(去掉有毛的一端)自杀,当时送医院检查时并未发现咽喉部及胸腔有异物,由于当时该人并未表现出明显异常及不适感,认为牙刷柄并未进入体内,经简单口腔创伤处理后又送回场所,5天来,该人仅诉有喉痛,劳动(手工)、生活都可正常进行。2尸体检验口腔近舌根右下软组织见溃烂,有血性液体溢出,右颈内静脉内侧见一破裂口,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之间见一长14cm的黄色塑料牙刷柄(见图1),牙刷柄于上腔静脉部分长度为9cm,于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收集了我室1993年至1997年鉴定的38例有视力受损的案例,并均在适当时机以视力损失情况按重伤、轻伤鉴定标准进行了损伤程度评定,现对有关问题予以分析探讨。鉴定资料1一般情况 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者71岁,平均年龄34岁;男30例,女8例,男女之比375∶1;左眼24例(632%),右眼12例(316%),双眼同时受损2例(52%)。2损伤原因 拳击24例(631%),脚踢2例(53%),砖石击伤5例(132%),意外事故6例(158%),刀砍伤1例(26%)。3损伤程度 重伤12例(316%),轻伤10例(263%),轻微伤12例(316%),未确定损伤程度4例(105%)。4鉴定距受伤经历的时间 最短为33d,最长为2…  相似文献   

13.
自1973年至今,本文作者收检某地区有关县市水尸456例,这些尸体均经尸体检验,现将综合检验鉴定分析情况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1 一般统计分析 1.1性别与年龄 男性312具,女性114具,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82岁,其中以中青年为多(见表1)。 1.2职业以农民、工人为多(见表2。) 1.3分尸分布场所 分布场所有江河、湖塘、沟渠、水缸、水桶、烘缸、路边水塘等,尤以江河为多(见表3)。 1.4性质分类 他杀39例,占8.55%;自杀159例,占34.87%;意外事故247例;占54.17%,待定11例,占2.41%。  相似文献   

14.
面部损伤的特点及其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面部损伤的特点及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 对 1 997年 1~ 6月期间活体损伤鉴定例中有关面部损伤的案例进行分析 ,并按年龄段分为 3组 :Ⅰ组 (未成年组 ) <1 8岁 ;Ⅱ组 (青壮年组 ) 1 8~5 9岁 ;Ⅲ组 (老年组 )≥ 6 0岁。结果 半年期间所有活体检验案例中 ,面部损伤占总数的 4 3 4 0 % ( 1 2 3例 ) ,其中未成年组 1 5例 ,青壮年组 1 0 0例 ,老年组 8例。各组研究结果显示 :( 1 )未成年组多因意外事故致伤 ( 6 6 6 7% ) ,发生地点以学校和住家附近为主 ( 6 6 6 7% ) ,主要被认识的人致伤 ( 73 33% ) ,未发现亲属致伤 ;老年组 ( 8例 )损伤较轻 ,多为软组织损伤 ( 5 7 1 4% ) ,因家庭纠纷引起多见 ( 5 0 0 0 % ) ,发生在住家及其附近为主 ( 75 0 0 % ) ,大多数被亲属及熟人所伤 ( 75 0 0 % ) ;青壮年组 ( 1 0 0例 )的起因、发生地点及损伤情况广泛及多样。结论 面部损伤是法医学鉴定中常见损伤之一 ,面部损伤的特点与不同年龄组别有密切关联。但由于损伤的部位特殊 ,有些问题需要在法医学鉴定中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济南市5个区法医共检验尸体4 473例,其中自杀者675例(15.09%)。现将自杀者的基本状况、自杀原因、手段,以及处理自杀案件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分析。1案例资料1.1自杀者的基本情况男性374例(55.4%),女性301例(44.6%),男女之比为1.24:1;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91岁。其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婚姻状况见表1。1.2自杀原因、手段及其时间地点675例自杀案件,发生在1~3月份的147例(21.78%),4~6月192例(28.44%),7~9月172例(25.48%),10~12月164例(24.30%)。其发生原因、使用的手段、选择的时间和地点见表2。2讨论本组资料显示,…  相似文献   

16.
复核鉴定是对原鉴定的认定或否定、补充。我室自1991年8月至1996年12月期间受理的1542例活体检验中复核鉴定有150例,占鉴定总数的9.72%。本文将150例复核鉴定情况总结分析如下:资料分析1.案件性质刑事案件143例,民事案件7例。2.复核鉴定时间距发案最短31天,最长4年,平均157天。3、伤情及原鉴定结论头部外伤69例,容貌毁损10例,各种骨折42例(肋骨骨折8例,肢体骨折26例,脊椎骨折6例,鼻骨折2例),耳损伤5例,眼损伤14例,外伤性血尿6例,外伤性癫痫2例,软组织挫伤2例。150例中,原鉴定重伤73例,轻伤70例,轻微伤7例。4.鉴定…  相似文献   

17.
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1989年至2006年检验本地区伪装性杀人案件共13例,见表1。上述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在实施杀人后,均对受害人尸体等进行了伪装,伪装手段见表2。表1 13例杀人案件中相关的人员基本情况中国法医学杂志CH IN J FO R EN S IC M ED 2006年第21卷增刊1.2资料统计分析在13例案件中,受害人与犯罪嫌疑人均系成年人。受害人中:男7例,女6例,男女之比为1.17:1;其中城镇6例(46.2%);农村7例(53.8%);文化程度:初中以下8例(61.5%),高中2例(15.4%),中专以上3例(23.1%)。受害人与犯罪嫌疑人的关系:夫妻6例(46.2%)、情侣3例(23.1%)、邻…  相似文献   

18.
张晓芳  马开军  周晶 《法医学杂志》2005,21(1):41-41,44
股骨颈骨折后易发生股骨头坏死,在法医实践中,股骨头坏死经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行损伤程度及伤残程度的鉴定存在着分歧,本文主要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1一般资料本文共查阅了某法医鉴定中心五年间的股骨颈骨折的鉴定案例共50例,其中24例发生了股骨头坏死。1.1性别、年龄50例股骨颈骨折中女性32例,男性18例,35岁以下均为男性,55岁以上均为女性,见表1。表1股骨颈骨折的不同年龄段分布(例)年龄(岁)男女总计<3560635-45911045-55347>5502727总计1832501.2股骨头坏死的年龄及性别分布(见表2)表2股骨头坏死的年龄及性别分布年龄(岁)男女总计<45岁2…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脾破裂的案例 ,在法医检案中并不少见 ,但延迟性脾破裂相对较少 ,本文收集了 1996年至 2 0 0 1年 6年间我院所办的 18例延迟性脾破裂的鉴定案例资料 ,并加以整理、归纳、分析。案例资料(一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的伤者 ,男性 15例 ,女性 3例 ,年龄最大的 6 0岁 ,最小的 18岁 ,平均年龄 30 .5岁 ,拳击伤 8例 ,占 44 .4% ,棍棒伤 5例 ,占 2 7.8% ,交通事故 3例 ,占 16 .7% ,高坠 2例 ,占 11.1%。(二 )破裂时间本组案例 ,在 1周内破裂的 3例 (最短的 1例仅 45h) ,2周内破裂的 12例 ,超过 2周的 3例 ,最长的 1例达 38天。(三 )伴随症状所有…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个体行医引发的医疗纠纷有所增加,笔者搜集了有关这方面的临床法医学鉴定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案例资料一、被鉴定人一般情况9例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从5岁至5 1岁不等;骨折治疗2例,臀部注射3例,皮下注射1例,痔疮切除、烫伤、关节炎治疗各1例,均为伤病后首次就医。二、个体行医者一般情况被告均系自然人,案由均为人身损害赔偿,未涉及非法行医刑事诉讼问题。被告人中退休医生2人,个体从医人员7人。取得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执业许可证的2人,无执业许可证7人。三、鉴定情况不良后果中死亡1例,余为程度不等的功能障碍。与医疗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