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有组织犯罪是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一种最高形态的犯罪,被联合国大会称为“世界三大犯罪灾难”之一。立足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对有组织犯罪的中观防控进行研究和探讨。重点研究具体的制度,即在立法、司法和国际合作方面,对防控有组织犯罪加以阐述,以期通过制度的剖析,建构防控有组织犯罪体系。特别针对有组织犯罪的特点,在国际合作方面,强调《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为各国在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中的国际合作提供法律基础和统一的法律原则。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出台的历史背景主要是:跨国有组织犯罪在全球呈日益猖獗之势;跨国有组织犯罪造成的危害极其严重;跨国有组织犯罪不可能在国内一级加以解决;有关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国际法律文件的制定为《公约》构筑了基本框架。《公约》的立法突破主要表现在:加强了国际合作的力度;首次规定了法人的刑事责任;国际犯罪的主体类型得以拓展;普遍管辖原则获得进一步发展;创制并发展了时效延长制度、引渡程序简化制度等一系列新的制度;强化了预防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以来.国际刑事法院顺利成立并进入全面运作,《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相继缔结,各国越来越重视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在打击国际犯罪中的作用。前段时间,索马里海盗事件引入注目,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纳入国家立法规划令人兴奋.国际刑事法院向苏丹总统巴希尔签发逮捕令也让人心头一震,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时代的跨国有组织犯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犯罪指涉及两个以上的国家并触犯了它们的刑事法律的行为,绝大多数是由有组织的犯罪集团所为,故跨国犯罪也即跨国有组织犯罪。当前,我国跨国有组织犯罪日趋严重。要有效地打击这类犯罪,必须遵循巴勒莫公约,加强国际合作,并采取其他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2000年11月15日第5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该公约规定了控制下交付、特工行动、电子监控等特殊侦查手段,由于各国(地区)情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殊侦查手段在各国(地区)的立法、司法和执法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和争议,例如缺乏立法或立法不力,缺乏训练有素的执法人员,来自市民社会的质疑以及通过这些手段获得的证据的可采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争议,各国(地区)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争议的各种方案,具体包括加快立法步伐,加强国际合作,加强情报交流,加快研发新技术和新设备,培养训练有素的执行人员等,其结论对我国控制下交付、隐匿身份侦查、技术侦查的立法、司法与执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亚地区毒品犯罪的严峻形势及其对我国的严重危害.有必要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就打击中亚地区毒品犯罪开展合作。目前,应当完善打击毒品犯罪的区域性公约及其实施措施,加强各成员国禁毒立法的协调和完善,通过建立会晤机制等方式,加强合作打击中亚地区毒品犯罪的机制建设与机构建设。还应当就引渡、侦查协作等问题,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积极开展刑事司法合作,努力寻求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着眼于国际刑事犯罪公约英译汉官方版本的翻译特色分析、评价,力图在我国法律英语翻译水平相对滞后的学术和实务氛围中,为奋战在跨国犯罪执法、司法第一线的法律工作者,尤其是国际刑侦第一线的公安干警们提供更准确更合理的法条参考文本。文章撷取《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这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国际刑事犯罪公约的官方文本,作者在该领域进行了初步探索,并给出了理论及现实意义上的必要思考。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加强反洗钱领域内的国际合作,继《联合国禁毒公约》之后,又在《联合国反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中对反洗钱犯罪的国际合作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规定。因此,如何以该公约的反洗钱规定为借鉴来完善我国的反洗钱对策,是本文关注的问题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多项条款对其自身实施机制作了特别规定,包括公约缔约国会议、缔约国间信息交流、同相关组织合作、对缔约国定期审查、技术援助或建议、联合国秘书长提供秘书处服务以及缔约国立法与行政措施等多种形式.为推进该公约在国内的施行,可考虑设置专门的实施机构、整合相应的法律体系,在国内构建实行该公约的廉政法治平台.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禁毒公约》明确了通过对洗钱罪收益的没收以打击相关犯罪的宗旨。从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来看,应适当扩大洗钱收益的没收范围;制定洗钱收益没收的国内立法以加强国际司法合作;建立对没收的洗钱收益的资产分享制度等,以期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