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后,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一直是哲学和史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建国初期,围绕翦伯赞关于要承认封建剥削阶级,脑力劳动者对历史的推动作用的观点,学术界展开了第一次大讨论;之后,围绕“农民动力论”的是与非问题,学术界展开了第二次大讨论;近几年,围绕黎澍提出的生产的历史是由劳动者创造的,此外的历史是非劳动者创造的观点,学术界展开了第三次大讨  相似文献   

2.
黎澍同志论历史创造者的两篇文章(《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历史研究》1984年第5期;《再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光明日报》1686年7月30日)引起了理论界的普遍关注。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参加讨论。一、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讨论理论问题,必须明确概念,并保持其内涵前后一致。这对于弄清问题,防止假  相似文献   

3.
关于吴晗同志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讨论,已经日盆广泛地展开,学术界和其他方面的同志发表了不少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海瑞罢官》,探讨吴晗同志写作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这样做是有助于讨论的深入发展的。《海瑞罢官》是一出历史剧,主人公是历史人物海瑞,而吴晗同志又是一位历史学家。因此在讨论中,就不能不涉及到吴晗同志的历史观。我想在本文中把吴晗同志的历  相似文献   

4.
回顾和祝贺     
《学习与研究》编辑部的同志想办一个杂文专栏,取名为《三家村后学札记》,嘱我写点什么。推辞不掉,只好随便说几句。记得《三家村札记》缘起于1961年9月中旬或下旬的一天,《前线》编辑部的同志将我同邓拓、吴晗两位邀集在一起,商量在《前线》开辟一个专栏,署名吴(吴晗)南(邓拓的笔名是马南邨)星(我的笔名是繁星)。邓拓说,既是三个人,就干脆叫《三家村札记》,行不行?这一提议得到大家的同意。至于文章的內容和写法,并没有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有同志曾多次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质疑。冯穗在《高校理论战线》1991年第2期撰文对此进行了评驳。反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的同志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只提出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1965年11月10日,《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毛泽东的指示下,全国各报纷纷转载。一时间,关于吴晗的性质问题引发了一场争论。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各执一端。当时彭真的思路,一是不赞成批吴晗,认为吴晗是“左派”;二是即使是非批不可,吴晗的问题最多也只是个学术问题。《二月提纲》便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出现的。为了便于操作,有必要搞个文件,规范这场学术批判运动据《1965年9月至1966年5月文化战线上两条道路斗争大事记》(以下简称《大事记》)记载,1965年12月21日,毛泽东关于《海瑞罢官》的要害是“罢官”的谈…  相似文献   

7.
《奋斗》2020,(11)
正2020年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这篇饱含真情的讲话,我们依然深受教育、大受鼓舞。它深刻阐释了一个真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才能不断创造历史伟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相似文献   

8.
由刘勇、高化民主编,珠海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的三卷本《大论争——建国以来重要论争实录》一书,是第一部专门记述共和国历史上各类重大论争的史书。它以新颖的体裁、生动的史料、点睛的叙述,为读者展示了共和国史上在各个领域中发生过的具有较大影响的35次论争。其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与五六十年代的史学论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云 《世纪桥》2000,(3):15-19
二十一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历史学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在此时得到进一步确立和发扬。《历史研究》的创刊和三个历史研究所的建立,意味着历史研究迎来了新的春天。尤为重要的是,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为历史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毛泽东酷爱历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相关的史学论争中,并影响和左右着论争。本文以毛泽东与此期的论争之关系为线索,探讨五六十年代史学论争的特点,进一步研究史学论争的时代色彩,并  相似文献   

10.
1909年,吴晗出生于浙江义乌的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是个清末秀才,字写得好,诗词做得好,历史知识也很丰富。因吴晗的父亲教子很严,吴晗是长子,因而对他要求更严。七岁时,吴晗就进小学念书了。他学习刻苦勤奋,风雨无阻,不仅功课好,还利用课余时间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名著。家里的书看完了,他就到处借书看,尤其喜欢读历史书和历史小说。有时为了借书,竞要跑上百八十里路。他看书既快,又能过目不忘,  相似文献   

11.
第一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在对待人民群众作用的问题上两种对立的历史观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这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之一。如何看待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同如何解决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20,(4)
正翦伯赞,湖南桃源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历史学系主任和教授。1924年7月,翦伯赞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求学,在那里接触到一种令他终生追寻、至死不渝的新思想——马克思主义。读完《共产党宣言》,翦伯赞在日记中写道:"这是黑暗世界中的一个窗户。从这里,我看见了光明,看见了真理,看见了人类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正翦伯赞(1889-1968)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是维吾尔族人,出生于湖南省桃源县,早年毕业于武昌商业专门学校,1924年赴美国加利福亚大学研究经济,次年回国。1926年,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过北伐战争。1928年,他开始运用马列主义研究中国历史和社会,发表了《前封建时期之中国农村社会》《东方民族革命运动的过去  相似文献   

14.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命题再阐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牛方玉 《理论学刊》2008,2(1):101-104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创造者命题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是历史事实层面的,通常提法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一个是历史价值层面的,相当于汉语表达习惯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作为历史价值层面的特殊命题,"人民群众"、"历史创造"有其具体的确切的内涵."人民群众"是指无产阶级先锋队及其联合的力量,"历史的创造"是指自觉的人类历史的创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深刻地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时代视角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达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5.
波普尔在《历史主义贫困论》一书中,给出了反驳历史主义的五条纲要,试图证明历史主义是一种贫困的方法。他的五条纲要陈述如下:1、人类历史的进程受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2、我们无法以合理的或科学的方法来预告我们的科学知识的增长;3、因此我们无法预告人类历史的未来进程;4、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摈弃理论历史学的可能性,即摈弃与理论物理学相当的历史社会科学的可能性,没有一种科学的历史发展理论是可以构成为历史预告的基础的;5、历史主义方法的基本目的就是错误的构想,于是历史主义也就崩溃了。  相似文献   

16.
群众观点与群众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讲话》通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深刻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再一次表明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定政治立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讲话》继承、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国…  相似文献   

17.
刘仁 《广东党史》2016,(7):14-18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逻辑学大论战对我国学术界影响重大。毛泽东十分关注这场逻辑学大论战,对于此次论战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与毛泽东对建国初期《武训传》、《红楼梦研究》、梁漱溟文化保守主义以及胡风文艺思想等论战中的态度相比,他在逻辑学论战中的态度是比较恰当的。通过对比,可以从中得出一些历史经验:在学术论争中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学术创新,实现国家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学术论争,并把学术问题政治化。  相似文献   

18.
正吴晗(1909-1969),浙江义乌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1943年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积极从事民主运动。这一时期,吴晗写下许多历史杂文,以辛辣的笔锋揭露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加入民主政团同盟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云南大学新任校长熊庆来聘请吴晗到该校当教授。吴晗应聘之后,于1937年9月,离开生活8年之久的古城北平来到昆明。自此,吴晗在昆明战斗生活了12年。  相似文献   

19.
张玉宝 《党课参考》2023,(Z1):130-139
<正>学原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相似文献   

20.
最近许多报纸正在开展关于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问题的讨论,这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重视。我看过姚文元同志的文章之后,重新翻阅了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吴晗同志一九六○年十一月十三日七稿、一九六一年八月八日改定的剧本,同时参看了从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二年这个期间的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和晚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所刊登的有关海瑞的其他文章和几种剧本,加以比较,反复探索吴晗同志研究海瑞和创作《海瑞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