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韩非的“因情而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非是先秦法家之集大成者.人们之所以称韩非为法家、法家之集大成者,是因为他集法、术、势于一身,力倡封建君主依法来治国;是因为他毕生都站在封建专制国家和封建专制君主的立场上,研究和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国富兵强的方略.可以说,韩非的每一篇宏论都是他献给封建君主的“治世良言”,都紧扣如何治理国家的主题,或是如何驾驭群臣的方术,或是如何使用民力的招法,亦或是封建君主自身的“修炼之术”.在他集中论述治国原则的《八经》中,“因情”被韩非列为治国的首要原则和根本原则,他向封建专制君主提出了“凡治天下,必因人情”的治国方略.“因情而治”既体现着韩非的治国方略,又蕴含着他的人性思想.尽管“因情而治”是韩非为封建专制君主和封建专制国家提出的治国方略,但这其中对人性的蕴含透视和以人性为基础建构的治国方略,是非常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赵庆 《学理论》2011,(17):217-218
《明夷待访录》一书计十三篇。"明夷"指有智慧的人处在患难地位,"待访"是等待贤者来访。《明夷待访录》是一部猛烈抨击封建主义,闪烁着民主思想光芒的杰出政治专著。在这部著作中,黄宗羲试图探求封建社会兴衰演变的原因。虽然他还不能从经济关系中,去揭开封建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但他深入地探讨了封建君主专制所带来的种种病疾和弊端,接触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阎秀芝 《学理论》2013,(21):61-62
儒学与专制的关系一直是学界论争的热点,对于这一问题,我们的观点是儒学与专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儒学之所以被误认为和专制有必然关联是在它成为官方哲学后被术化的结果,从它的精神实质方面看儒学是反专制的,即使在它成为官方哲学后仍然对封建专制起到了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金海观是一位杰出的民主人士,他在浙江萧山湘湖师范任校长25年,治校实践的是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必然结出科学之果,湘师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建设的有生力量。出生在19世纪末叶、成长在20世纪初期的金海观,思想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基础。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行将崩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五四”运动科学与民主呼声日渐高涨,封建专制统治的愚昧、野蛮,列强铁蹄践踏的血腥、残酷,“创造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少年中国”的美好、圣洁,孕育了金海观反封建专制、反殖民奴役的民主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5.
“五四”以前的几十年中,对中国思想界影响最大的有两论,一是进化论,一是民约论。前者以生存竞争的理论适应了救亡图存、反对帝国主义的需要;后者以天赋人权的观念适应了要求平等、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需要。两论的传播,在观念形态上是区分先前与近代中国人的重要标志,而阐发民主思想的民约论更富时代性和战斗性,因为从世界范围来说,所谓近代史,就是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就是民主政治取代君主专制的历史。民主思想史是近代政治思想史的脊梁。中国古代没有雅典式的民主制度,近代也未建立起象样的民主国家。对于我们这个封建历史漫长、缺乏民主传统、吃够专制苦头的国度来说,民主是个迷人的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道德因素孙正甲潘科一、以传统道德批判为重点的道德理性批判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前提之一。我国是曾经遭受过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封建道德长期肆虐并流毒甚广。建国后,“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个任务,因为我们...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民教育观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小蔓  冯秀军 《民主》2007,(2):17-19
公民及公民教育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在与民主政治相对的封建专制体制下,中国只有臣民与私民,没有公民,遑论公民教育。公民是一个于近代自国外传入的概念,公民教育则是在近代中国由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所引发和启动的宪政进程中,借鉴西方民主思想与制度形式,寄望通过教育造就“新民”、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诉求。  相似文献   

8.
张永刚 《学理论》2011,(17):219-220
董仲舒虽然肯定"君权神授",替封建君主专制论证,但另一方面又要求"人君法天",遵守天道,希望用天来监督世俗社会至高无上的皇权。这种"君权天制"法律思想在封建专制的古代中国是难能可贵的,对于控制地主阶级过分剥削,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安定农民生活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影响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至今对于完善我国的国家权力监督制度具有时代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亮 《学理论》2013,(8):17-18
谭嗣同的《仁学》试图从社会政治思想上来对中国当时的现状进行鞭挞和改造。封建专制在中国由来已久,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的进步,由此衍生的封建纲常名教钳制了人民的思想,谭嗣同疾声控诉封建纲常的罪恶,猛烈批判了满清专制,创新并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富有重大的社会指导意义,并对变法救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政治哲学实现了当代政治哲学的重大转向。这种转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实现了政治哲学所探讨的研究主题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问题转向”;其次,实现了政治哲学所运用的研究思路从“形式主义”到“现实主义”的“逻辑转向”;最后,实现了政治哲学所追求的研究目标从“消极自由”到“积极自由”的“价值转向”。理解马克思政治哲学所实现的理论转向,不仅有助于理解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之本及内涵,同时也为政治哲学的当代发展开辟了新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1.
封建赋役制度是封建国家政权对人民实行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的法制。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都有它们自己的一套赋役制度,整个封建赋役制度表现为极其复杂的情形。如果我们主要不是从历史的横断面来研究其具体内容,而是从它演变的纵过程来考察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就会比较清晰地看  相似文献   

12.
秋风 《各界》2008,(1):65
几乎所有人,包括很多令人尊敬的学者,以及负责任的报刊,在反思中国历史及批判现实的时候,所针对的最主要的靶标是"封建专制".封建专制已经成为一个形容专制、愚昧、腐败的制度及其社会现象、价值观念的固有名词.人们也把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归咎于"封建专制".……  相似文献   

13.
神化领袖是封建社会特有的产物。封建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总是把他们的领袖说成是“君权神授”的“真命天子”、“逢凶化吉”的半人半仙的救世主。令人厌恶地是这种腐朽的封建糟粕也传染给了无产阶级,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神化领袖并非个别,原因何在?本文仅从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西堂 《各界》2013,(6):75-76
财富产生权力。封建专制权力的实质是通过一切生存资源的垄断达到对人的控制。管仲把这种生存资源垄断概括为“利出一孔”。  相似文献   

15.
赵轩艺 《学理论》2013,(15):167-168
城市是一种社会性质的组织和结构,西方的封建城市是自由的渊薮,就像一个堡垒一样,有市场有法庭,有自己的法律,还有自己的行会组织,西方城市中的经济色彩偏浓一些,但是越到后来其政治色彩会愈加明显。而中国的封建城市始终成为统治者奴役被统治者的地域,贵族官僚成为城市的寄生者,起初政治色彩偏浓一些,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经济色彩会变得尤为重要。试从中西封建城市兴起的途径开始谈起,通过对比城市之间的功能,分析中西封建城市发展的走向,从而映射出城市在中西封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吴钩 《各界》2014,(5):78-82
皇帝无法由着性子“做快意事” 目前的主流史学界与历史教科书,似乎仍将宋朝描述为“封建专制主义的发展期”,如周宝珠、陈振编著的《简明宋史》认为,宋朝的制度“都是为加强君主专制主义而设,皇权大大地膨胀起来了”;历史学者程念祺提出,“从宋朝开始,的确可以说,历史已为专制和大一统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7.
时常浩 《侨园》2015,(Z1):66-67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关于它的主题思想至今仍有不同说法。但经笔者研究认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理想追求阐释得很清楚:即"改天换制"就是《红楼梦》的主题。"改天",就是彻底改变当时的封建社会国朝;"换制",即彻底抛弃当时封建社会的一切国体、政体、政治、经济、文化、法规、婚姻制度……这和过去提出的"政治历史主题说、爱情主题说、封建家族衰亡史说、封建社会青年女性普遍悲剧说、反封建主义说、贾宝玉叛逆道路说、封建阶级子孙不肖后继无人说、影射  相似文献   

18.
克服片面性思维,是当前我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而在理论上解决克服片面性思维的途径问题,则是克服片面性思维的首要前提。 第一,深刻认识片面性思维产生的社会、历史和认识根源。我国的封建社会历史很长,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很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我国又是一个小生产众多的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史上,首次从近代意义上对封建专制思想文化给予猛烈冲击和全面荡涤者,当推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透视与探析这一历史狂飙的冲击范围及摧折力度,无疑会成为现代化建设中全方位多层次清理封建专制文化残余的指南和殷鉴。陈独秀则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坚和擎大纛者,其思想既展现了运动的最高峰,亦暴露出运动的波谷。(一)纵观陈独秀自1897年发表《扬子江形势略论》至五四前后,其挞伐批判封建专制举凡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及教育,倡言宣示启蒙思想诸如民主、科学主张者,计下述数端。  相似文献   

20.
《北京日报》刊登文章分析党员为何缺乏民主意识。文章从外部因素及党内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剖析: 外部因素:(1)封建专制传统的根深蒂固。邓小平曾尖锐地指出: “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