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级政府、部门近年来纷纷开设门户网站,建立政务论坛、留言板、领导信箱等互动栏目,通过网络实时交流捕捉民声、了解民意、沟通民情。可以说,"键对键"的网络交流已经成为民意直通车。比如,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网同网友在线交流,温家宝总理走进新华网问政于民,回应人民关切的问题等等。“键对键”的网络交流不仅顺...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10,(4):61-64
与网友在线交流是总理倾听民意的一个新形式、新途径。从邀请基层代表座谈,到"农家小院商国是",再到与网友在线交流,最广泛、最真切的民意通过更直接、更有效的途径汇集中南海,体现到政府工作报告中。近年来,两会代表委员也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广集民声、征纳民意,网络民意受到重视更加激发数以亿计的网友两会期间通过网络来参政议政。通过网络这一新通道,两会成为最大的民意场和政府回应民意的最重要平台,人民大会堂与"网民大会堂"之间的良性互动已然形成。如果说以前的网络只是推动了不少个案的解决的话,现在的网络则已经成为影响政府工作的真实力量。在一个有着3.38亿网民、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的互联网环境下,理性看待网络民意,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实现政府和网民的良性互动,这既是"善治"的要求,也是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3.
陈岗 《当代贵州》2010,(15):58-58
中央领导人多次强调要重视网络的力量,积极开展网络问政,并身体力行地推动这一进程。如今,越来越多的党政官员开始主动借助网络征询民意,“与网民在线交流”、“开设博客”、“开通省(市)长电子信箱”……一股网络问政新风正在各地党政机关蔚然兴起。  相似文献   

4.
熊建华 《党课》2011,(10):65-66
网络问政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网络问政是否被重视,体现出领导者是否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否善于从新生的信息交流渠道中捕捉民众智慧,倾听民意民声。面对日益增多的网民留言,推动网络问政常态化已是大势所趋。作为领导干部,除了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外,还要养成上网这一“第五习惯”。  相似文献   

5.
由网帖引发全国舆论轩然大波的公共危机事件——“番禺垃圾焚烧事件”,不仅凸显网络民主作为一种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而且也让我们看到网络民主所产生的巨大政治影响。这一事件值得我们反思的重要问题是:在信息时代和公民意识觉醒的今天,涉及公共利益的政府决策需要充分考虑对民意的尊重;否则,民意会通过网络的现代传播功能所形成的聚合作用而产生强大的反制力量,让政府决策处于被动和难堪。从网络民主的视角来看,“番禺垃圾焚烧事件”对我们如何正确认识民意、充分尊重民意和主动服从民意,促进政府决策的合理性,具有非常重要而积极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利益诉求渠道,其影响力与日俱增,作为管理国家事务的各级政府和官员,应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各种矛盾叠加、各种利益纠结的复杂时期,各级党政干部必须重视网络的作用及其危害性,既要深入了解“网络民意”,又要诚恳地向网络问政,学会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引导和利用好“网络民意”。这是各级政府官员提升行政智慧,提高执政能力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王中化 《求贤》2009,(1):13-14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网络在我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写博客、发帖子、上网交流已成为许多民众关注社会、表达诉求、反映社情民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网络民意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政治文明迈向新台阶提供愈益广阔的平台,网络的“舆论场”作用也日益得到了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视和肯定。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开放性和隐蔽性,在给正常利益诉求提供顺畅渠道的同时,也为一些不正当手段提供了土壤。一旦这些空间为“网络推手”、“网络水军”所占据,成为他们牟取不当利益的手段,“民意病毒”便会无节制地滋生蔓延。所谓民意病毒指的是一些带有不可告人目的的人或组织利用网络身份,充当网络民意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的负面情绪,引发事端。“民意病毒”利用和裹挟健康民意,不仅伤害广大网民的感情,也损害网络民意表达的健康肌体,不利于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领导干部重视网络、重视网络民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各级领导干部自信的表现。近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纷纷开通"网络民意直通车",把网络作为了解民意的渠道,与网民们直接交流对话,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网络民意的重视和肯定,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问政网络,作为新的执政方式和手段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这是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积极运用现代信息平台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肯定,也是对领导干部勇于面对现实,走近  相似文献   

10.
齐冬梅 《唯实》2010,(6):38-41
新媒体为民意、民权的表达和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对原有执政方式提出了挑战。新媒体对于“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具有重要作用;运用政府网站这一新媒体形式“创造条件”,是一项主动“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的有效性和常态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刘耀奇 《学习导报》2014,(12):15-16
当前,互联网日益成为聚合民意的"新平台"、干群互动交流的"新纽带"和服务群众的"新途径",成为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新领域"。近年来,湘潭县扣住观念意识树立、载体平台打造、体制机制建立、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工作,探索新形势下网络问政的方法路径,有效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推进"现代壮县,幸福莲乡"建设发挥了较好作用。树立主动理性坦然的网络意识。湘潭县早谋划、早启动、早推进,以"网络问政"为抓手,争取部门支持,引导网民互动,打造了党委、政府开展虚拟社会管理、化解矛盾、凝聚力量、促进和谐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2.
《当代党员》2011,(5):42-43
“大家好!我仃堤广西贺州组工……在这里,我们将倾听民意、汇聚民智、与民交流,欢迎您的关注与交流!”2月28日,许多网民惊喜地发现,一个ID为“广西贺州组工”的微博平台,在腾讯微博上闪亮登场。一向严肃威严的组织部也“织围脖”?还没等网民回过神来,很快,  相似文献   

13.
网络民意的政治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给民意提供了新的言说环境和表达渠道,不同的声音在网络空间交流、冲撞和激荡。网络的热闹景象自然带来人们的关注目光,只是人们对网络的理解各不相同甚至针锋相对。对于网络民意,应将其放到深层的社会变迁和系统的理论阐释当中,从发生学角度理解其勃兴的逻辑进程。网络民意自身的异质特征,提醒我们更客观地看待网络的自由气质和政府对网络的管制。对待网络民意,应坚持自由与管制之间的平衡,以协商原则制定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4.
《廉政瞭望》2009,(7):20-21
2009年,在多起公共事件中,网络比以往表现出了更大的威力,直接改变了现实事件的处理结果。网络上的“民意”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推动意义重大。同时。滔滔“民意”也藏着无理智的凶猛,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5.
网络民意对政府公共决策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与网民在线交流之后,2009年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与网民零距离交谈,再次激发了广大网民的参与热情。网络民意使普通民众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表达意见和愿望的话语权,其引导社会舆论进而影响政府公共决策。因此,探讨网络民意对政府公共决策的积极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网络民意的特征与政府回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网络社会里,网络民意正成为影响政府行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经由网络民意调查的测量和提取,网络民意清晰地呈现出其可回应性特征.网络民意的聚合点集中而清晰;网络民意的态度结构多呈现出一元极化态势;网络民意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网络民意逐渐从非理性向理性回归.政府应树立融合民意理念,厘清网络民意的真实诉求,提高回应网络民意的制度化水平,从而提升对网络民意的回应能力和公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黄芳娟  杨丽 《党史文苑》2009,(12):57-58,75
继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与网民在线交流之后,2009年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与网民"零距离"交谈,再次激发了广大网民的参与热情.网络民意使普通民众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表达意见和愿望的话语权,其引导社会舆论进而影响政府公共决策.因此,探讨网络民意对政府公共决策的积极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理论导报》2012,(6):58-58
答题思路: 1.决策民主化被强调。“微博时代”由新媒体所形成的新型公共领域,为民意表达提供了重要的表达与交流平台,民意由此获得了话语权,民意诉求通过这个平台聚合成强大的舆论力量对政府决策进行干预,从而打破了政府对于公共权力的垄断,使民意在政府决策中得到体现。民主意志通过新媒体凸现出的强大决策干预力,将决策民主化推上一个新的进程,政府决策面临着由单纯的精英式决策,  相似文献   

19.
曹妍 《理论研究》2013,(5):56-58
网络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新途径,但其弊端还制约网络民意进一步发展,使得网络民意与政府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求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势必影响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的良性互动,因而有关网络民意影响公共决策的现实合理性争议的声音越来越大。网络民意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模式产生了一定影响,其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过程表现出一定的规律,要合理利用网络民意来保障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相似文献   

20.
薛恒  李韦 《唯实》2012,(2):82-86,24
网络舆情是现实民意在网络空间的反映,政府对网络民意的回应和引导直接关系着政府对网络社会的管理水平。近年来政府面对网络舆情主要呈现三种回应状况:无回应型、被动回应型和主动回应型。为正确应对网络舆情、引导网络舆论,政府应加强应对、及时反应、公开真相、知错必改、善于引导、果断处理及柔性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