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是礼     
彭林 《新湘评论》2012,(2):48-49
讲礼,因为礼与每个人生活关系密切。每天要打交道,举手投足,谈吐,是不是合于礼,想绕都绕不开。讲话处事过程中,有很多礼在。举几个例子,两口子出门,在路上,遇到一个熟人,男同志要向熟人介绍自己的配偶,一般称为夫人。  相似文献   

2.
施卿 《廉政瞭望》2007,(8):22-23
官员也要整容?北京整形专家陈焕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中国官员整容的秘密,有几大特点:夜晚上门、熟人介绍等。  相似文献   

3.
在孟子著名的“四端”说中,礼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孟子改变了礼在孔子语境中的内外双重向度,而力图予以完全心性化的注解.孟子对礼的限定,虽然带来了表述上的便利,但实质上却也极大地压缩了礼的内涵,从而带来了自身理论上的困境.在“四端”之中,礼没有独立、完整的涵义而辐辏于仁、义,其价值的体现要落实在二者之上.  相似文献   

4.
正"说句直白的,请是为了‘捞’,有时候是为了捞‘外快’,有时候是为了捞‘成本’——赶出去的礼,只能通过请的方式又收回来。"住在江西一个县城里的王云经常收到不请自来的"红色炸弹"。她既烦恼,又无奈,因为身边这样的事实在是太多了。"地方小,大家好像都是熟人,但又熟不到哪里去。甚至有的人连你名字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5.
会宁县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推动“六个跨越”(在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工商经济、搭建发展平台、扩大投资规模、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构建和睹礼会上实现新跨越)的助推器,紧紧同绕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主线,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一些人看来,想去机关办点事情,总得找个熟人心里才踏实。看病、贷款、办执照、买车票等等,首先想到的是找熟人办。这种明明有制度,但不靠制度专找熟人的现象如此普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机关单位和职能部门服务态度差,办事效率低,有的还吃拿卡要,不找熟人就办不成事、不好办事。  相似文献   

7.
春节快到了,许多乡民向我道出忧礼的苦衷。一位乡间小秀才诙谐陈词:“天上星星数不了,乡下礼节知多少?”孩儿出生有“满月礼”、“剃毛头礼”;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有“见面礼”、“订婚礼”、“结婚礼”;此外,还有“生日礼”、“节日礼”、“祝寿礼”、“丧事礼”、“建房礼”、“乔迁礼”、“升学礼”、“参军礼”。尤其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些农户购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或耕牛生下一头小牛犊,亲友也要出礼贺喜……随着礼节的名目与日俱增,礼额也在逐步升级。一般农户每年出礼都在20次左右,有的礼金竟占去全年纯收入的70%。…  相似文献   

8.
熟人的成本     
冯仑 《当代党员》2014,(7):75-75
用熟人实际也不都是赚钱的事,不一定用熟人就能给你带来利益;熟人通常不会给你个人带来很大利益,相反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多成本上的过度支出。打个比方,你开车闯红灯了,被警察拦住,一看警察是熟人,便说:“兄弟,你怎么在这儿!”对方说:“没事儿,你过去吧。”  相似文献   

9.
春节刚过,送礼再次成为绕不过去的话题。有媒体日前统计得出,中国每年礼品消费可能高达8000亿元之巨。这个绝对可称世界第一的数字,足以让每个有正常思维的中国人羞愧不安。 当下的送礼文化有两个值得高度关注的发展倾向。一是一般意义上的礼尚往来,变得越来越普遍、泛滥,且有着越来越明显的利益交换性质。过去往往发生在亲戚、邻里等熟人之间的礼尚往来,逐渐扩展到所有可能“有用”的社会关系之间。(剩余347字)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经历了90年风风雨雨考验的伟大的党,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的今天,依然面临着种种考验,主要包括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这四个考验带来四个绕不开:长期执政会不会使党变质的问题绕不开,市场经济会不会使党内形成既得利益集团的问题绕不开,改革开放会不会使党丧失先进性的问题绕不开,外部环境会不会使党迷失方向的问题绕不开。为此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党,同时要不断有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的车多是客观现实。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作为驾驶员首先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但还要讲礼,特别是遇到一些小情况,要做到通情达理,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愉快。作为老同志,时常提醒家人和年轻人在开车的时候注意守法讲礼,也是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把行人当作亲人。一个有礼貌的司机应该有耐心等待行人走过人行道或马路,即使这时交通信号灯已经变为绿色,也要有让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2011,(9):63-63
据《北京日报》报道,费孝通先生曾把中国农村称为“熟人社会”。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常年离土离乡,农村日趋“空心化”,农村的“熟人社会”形态已悄然发生变化,“无主体熟人社会”日渐形成。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费孝通先生的“熟人社会”概念是我们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关键词。伴随社会分工的细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统一市场的形成,熟人社会逐步瓦解,陌生人社会得以产生。在熟人社会中,尚且需要以爱、奉献和助人为乐为核心的雷锋精神;而在陌生人社会中,社会流动频繁、道德真空衍生且社会冷漠滋长,尤为需要雷锋精神。  相似文献   

14.
美国学者布吉林教授等人,曾经提出来一个所谓的3A法则,它的基本含义是在人际交往中要成为受欢迎的人,就必须注意善于向交往对象表达我们的善良、尊重、友善之意。实际上,在任何情况下,对各类人都要表达我们的尊重、友善。但是,这个尊重和友善的表达有一个规范化问题。礼者,敬人也。"礼"  相似文献   

15.
社会的各种交往本质都体现为博弈,博弈活动的过程会受到各因素的影响。所以社会大背景的变化能够引起许多因素的变化,进而影响各种博弈策略的选择和结果。生人社会和熟人社会背景下的主流博弈和博弈结果就是不同的,体现为一次博弈的背叛和重复博弈的合作。当今社会要利用影响博弈活动的各种因素,来促使博弈策略由背叛到合作,开创全社会合作共赢的博弈局面,构建新型熟人社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社会上流传有句俗话叫做“熟人好办事”。这“熟人”无疑包括很多,诸如战友、同学、校友、同事、邻居、亲戚、朋友等等。我们经常会遇到生人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而熟人办事“接待热情、手续简单、  相似文献   

17.
宋凯 《当代党员》2006,(2):56-56
我是一名副镇长。最近关于乡镇建制调整的各种小道消息传得人心惶惶,说乡镇要合并,领导职数要减少,机构要改革,人员要精简。在惶恐中,很多人都在找门路“又跑又送”。我既没有门路,也没有熟人,看着别人跑得欢,送得勤,唉,“不跑不送”的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8.
叶凌 《唯实》2009,(4):22-25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其中,“敬”理念是它所注重的一个部分。在“孝”、“敬”、“礼”三者中,因要“孝”,故需“敬”;因能“敬”,故能成其“孝”;因“孝’’而究“礼”,因“敬”而成“礼”。有“敬”的自然润滑作用,“孝”才浑然天成,“礼”才自然而然。只有深刻理解《论语》中“敬”理念之重要性,才能对儒家思想在人文层面上所体现的终极关怀有更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礼仪漫画     
礼者,敬人也孔子曾说":礼者,敬人也。"可见,礼的本质在于尊重。在当代社会,人际交往应当以尊重为本。每一个人都必须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社会。礼者,养也在《荀子·礼论》里曾有论述:"礼者,养也。"它的含义是:学礼、守礼可以内强个人素质,进而提升个人的自我修养。礼者,节之准也荀子在谈到礼的具体内涵时曾强调:"礼者,节之准也。"此话的含义是:礼,就是人们的行为规范。他的这一定义,至今仍被人们所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20.
李抒望 《世纪桥》2004,(6):29-31
如何提高党长期执政的能力?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然要谈民主:不管是党内还是党外,也都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到了民主身上。放眼今日之世界,任何一个要想长期执政的执政党,民主这道门槛,想绕也是绕不过去的,必须过。对于已经执政了半个多世纪并将长期执政的我们中国共产党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