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办事“诀”     
云溪子 《小康》2012,(10):118-119
《红楼梦》里,葫芦僧给贾雨村讲"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等等,大概讲的是那时做官的"诀窍";而今,关于办事,坊间流传一种说法,"不疏通,什么事也办不成;疏通了,没有办不成的事。"  相似文献   

2.
人作为社会的成员,相互间势必发生各种各样的交往关系。领导干部与普通人一样,也有人情交往,但在交往中稍有不慎,就会犯错误、栽跟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际交往非常复杂。一些居心叵测的人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想与领导干部套近乎、交“朋友”,对你吹吹拍拍,灌迷魂汤,今晚请你喝茶,明日请你郊游,这次赠你礼品,下次送你红包,让你不知不觉陷入他的圈套。其实,这种人交朋友是假,想利用你手中的权力乖乖为他效劳、为他谋取私利是真。领导干部如果放松警惕,真正交上这样的“朋友”,悲剧的发生就在所难免。从近些年来少数干部违法违纪情况看,由交往…  相似文献   

3.
有的人,看一眼,会觉得他很聪明;有的人,看来看去,都觉得他生来就与"聪明"二字无缘。但他并非不聪明,只是他的聪明被一种外在的纱巾掩盖着,你无法一下子看出来。这种聪明就是人们常说的大智若愚。  相似文献   

4.
王阳明的学问是他的人生阅历,也是他的人格精神.世界是人的一世之界,人存在于世界当中,人和世界本无间隔.人是"天地之心""心只是一个灵明",人是世界的诠释者,"心"是意义的发现者.人生活于"人情事变"当中,"人情事变"即人的生活世界.在"人情事变"中人由"慎独"确证自己的存在,"心"是无执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性"是圆满的,"吾性自足";"良知是心之本体"."心""性""良知"是绝对的存在,"物"只是相对.人的自由首先在于"静"与"定","静"是"精一",不是无念,"定者,心之本体".人总是在面向未来中敞开自己,"乐是心之本体""诚是心之本体""洒落为吾心之体".人因"致良知"活出"真己"存在,在"致良知"中"昭明"世界的意义."良知"体现一个人的生命存在,也是人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5.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构建了"真"、"假"相对照的两个世界,"真"的世界由太虚幻境—甄士隐—贾宝玉—大观园众女儿构成,"假"的世界和凡尘俗世—贾雨村—甄宝玉—贾府构成。"真"的世界由"情"承载,"假"的世界在"礼"的世界中展开,但"假"并不就是指"礼",其对应的是"声色货利"。  相似文献   

6.
其一,“讲学习”要真讲真学 学习理论不是为了好看,尤其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其目的全在于应用。这就决定了“讲学习”必须真讲真学,而不能假讲假学,也不能半真半假地讲、半真半假地学。 真讲真学,一是要静下来钻进去。看看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究竟怎样论述革命、市场经济以及党的建设,弄  相似文献   

7.
古琴斫艺     
正准确地说,古琴的名称只有一个字——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琴之所以又被叫成古琴,是在20世纪初西方乐器被引入中国后,为了强调其在中国传承的亘古深远性,从而形成的一种称呼。事实上,"古"字于古琴而言,也是当之无愧。从口传史角度追朔,古琴可追溯到人类始祖伏羲氏时期,"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从文字史考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改革,还是转型;无论是"政改",还是"行改";无论是"经改"还是"社改"。区域经济危机也好,世界金融危机也罢;地区战争也好,世界大战也罢;"冷战"也好,"核战"也罢;全球混乱也好,局部有序也罢;国内问题也好,城乡问题也罢;家庭问题也好,个人问题也罢。所有的问题,千问题万问题,"管理"问题第一个。一、人类的存在得益于"类"与"群"中国先秦思想家荀子就曾论述过"人生不能无群"的思想,他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当我们假  相似文献   

9.
在沈从文的20年代的都市小说中,"他者"成为建构风景的"装置";同时,"他者"也成为解读风景的"装置"。透过这种"颠倒"的风景"装置",我们不仅发现了风景话语中紧张对峙的权力关系,同时深切地感知到作家面对都市现代文明的恐惧、欲望与无法融入的焦灼,甚至是不被认同的敌视和愤恨。而这在沈从文的文化转向发生机制中无疑是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果子 《小康》2012,(8):99
《中国天机》腰封上,有几个粗体大字很是显眼:我要跟你讲政治!7个字,仿佛一拍惊堂木,让人不自觉提起精神,准备聆听。这样的气势,唯王蒙这样经历、背景的作家才有吧。王蒙自然有理由"跟你讲政治"。按他自己话讲,5岁到11岁,他追求是当一名好学生;11岁开始,追求当一个革命者,而且是职业革命家;不到15岁,他已离开学校,成为一名青年工作干部了;19岁,他开始对文学义无反顾的追求;23岁,却又在"反右"斗争中落马……"如此这般,我与政治难分难解。是我的幸运还是不那么幸运呢?"  相似文献   

11.
<正>9月28日,被刑拘一周之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泌尿科主任肖传国向警方承认,是自己雇人袭击方舟子。人们终于等到了他的"阡悔实录"。这份实录的重点有二:一是他承认是他干的——"你就打他个鼻青脸肿都可以,然后我会在网上说,这就是我干的,我派人去揍的他";二是承认出手重了——"打他的目的本来是想打他一顿,第一个人可能打得稍微狠了一点,这也超出了我的预计"。且不用深究其"忏悔"的真诚度,只需将上述两个"重点"稍加分析,就会得出清晰结论。首先,他会主动承认是他干  相似文献   

12.
求“真”     
云溪子  耳东东 《小康》2008,(7):90-91
事物示于人者,皆为其表象,本质深藏于表象之中,无形、无色、无味,不是凭感觉所能认识的。世上有些事情,说起来似乎大家都明白,可较起真来,又不大说得清道得白。"真"即是一例。"真"为何意?"真就是不假呗",这还用说!当然,这也算一种解释吧。可这种解释清楚也不清楚。若有人问何为"假",按此逻辑假就是不真呗!如此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反腐败斗争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比如你坚持原则,照章办事,就有人笑你"死脑筋";如果你廉洁自律、洁身自好,就有人笑你"傻帽一个";如果你不为美色所动,就有人笑你"身体有病"。有例为证:一位异地交流任职的领导,因为屡屡拒绝下属送礼,竟被斥之为"笨人",有人则指责其"团结不了人,干不了大事业"。弄得这位异地交流的领导干部深感工作环境不好,于是生发"腐败  相似文献   

14.
每年年终岁尾,撰写提交年终工作总结,成为各级各部门必不可少的一项重点工作。然而,在具体实际工作中,也有一些单位和部门的年终工作总结存在某种"虚浮之风",写荣誉成绩、讲经验做法不惜篇幅、浓墨重彩,说问题、谈不足"敷衍了事""雾里看花",甚至"一笔带过""避而不谈";有的甚至数据胡编乱造,事例张冠李戴,把"虚"的写成"实"的,把"假"的写成"真"的,让总结金玉其外,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5.
石文龙 《思想战线》2008,34(3):100-104
中国文化语境下的良法观,我们可概括为法律的真、善、美三个字,这是良法的基本内涵.法律之"真"包括立法之真、守法之真、法律实现之真.我们认为还权于民,充分赋予公民权利,此为现代法律的"基本之善";真正地还权于民,落实权利实现的制度、程序并排除权利实现的种种障碍,此为现代法律的"善之善者也";法律之实质之美是法律的内在之美,这是法律之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信息与"伪信息"涵盖了大信息哲学领域的全部内容。然而,通常我们讲的信息哲学(或者信息体系)往往只是单指"信息"研究历史(或者信息体系),"伪信息"哲学则被隐于信息哲学的氛围之下,为信息哲学所完全屏蔽。其实,"伪信息"也可以作为研究的重要领域。"打着真信息的帆儿,做着半信息的事儿,有着假信息的内在",我们可以将"伪信息"断定为一种信息哲学时代的寄生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不能完全忽略、否定"伪信息"对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其在政治层面的功能发挥,还需要我们对其有价值部分进行真理、意义的解蔽。  相似文献   

17.
朱铁志 《今日浙江》2012,(19):61-61
从古至今,读书在咱们中国都是个微妙的事情。国家要大治,首先号召书生"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于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国家要大乱,书生往往成为首当其冲被迫害的对象,"焚书坑儒"使文化走向专制,"文化大革命"使全社会走向极端反智。在这样一种矛盾的逻辑氛围中,"书生气"就容易成为遭灾罹祸的"莫名之气"。一个人就  相似文献   

18.
好干部必须具备"真"品行,但当前一些基层干部却存在失"真"甚至反"真"行为,具体表现为阵风式行动,擅长"表演""做秀",不能久久为功;凑合性应付,"差不多就行""得过且过";象征性行动,重视在嘴上、措施在纸上、行动在会上;诿责式策略,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虚假性呈现,搞数据造假、事迹作假、现象造假。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5,(1)
<正>前不久,山西太原桃园南路西里街,刻有近百首唐诗的文化墙上,繁体字错用竟有33处之多,被网友称为"尴尬文化墙"。比如王维《春中田园作》中的"旧人看新历"诗句,"历"字繁体本为"暦",却用成了"歴";比如李白《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诗句,"发"的繁体"髪"字错用为"發"字等等。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偶尔用错字或者写错字,并非不可以理解。但建设文化墙,算得上是比较正式的文化工作吧。百首唐诗,平均一首40个字计算,也不  相似文献   

20.
<正>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治国理政,关键在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抓住"关键少数"。他指出,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部署各项工作,他总是要将"关键少数"突出讲——脱贫攻坚,他强调"党政一把手要当好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责任人";深化改革,他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力亲为,扑下身子抓落实";从严治党,他强调"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从严管好各级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