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69年5月23日缔结的《维也纳条约法公约》 (简称公约),于1980年1月27日生效。经过十年,批准或加入该公约的国家才达到三十五个。虽然公约的生效可以加速其它国家的批准和加入,但欲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成为公约的缔约国,仍是很遥远的事情。所以,国  相似文献   

2.
(关于经修订的《1 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海上保安修正案和《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生效的公告 )国际海事组织于 2 0 0 2年 12月召开《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缔约国外交大会 ,以外交大会第 1号决议通过了一套关于海上保安的公约修正案 ,并以第 2号决议通过了《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根据外交大会的决定 ,修正案将按照公约规定的默认程序生效 ,规则将于修正案生效之日生效。近接国际海事组织的通知 ,根据公约第 (b) (vii) (2 )条的规定 ,修正案于 2 0 0 4年 1月 1日被视…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1980年4月在维也纳外交会议上通过的,已于1988年1月1日起对包括我国在内的缔约国生效。作为统一国际贸易法律的一个模式,《公约》引起了各国法学界的高度重视和一致肯定。到1990年缔约国已达22个,在今后的几年里还可望有更多的国家加入。八十年代初,我国法学界对该《公约》的介绍还相当贫乏,这主要是因为在国际经济法领域大量的工作还在于恢复基本的学科体系,相当多的学术刊物仍在忙于介绍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更多的人来关心《公约》的介绍显然是过于苛求了。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对《公约》的介绍达到了高潮,这不仅是由于国际经济法学科的重建初步完成,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当时迅速发展的对外贸易实践对国  相似文献   

4.
<正>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已于1988年1月1日生效。我国在1986年12月交存了核准书,是该《公约》的第十个缔约国。除了我国声明的两项保留以外,《公约》已对我国生效。我国有外贸经营权的公司、企业同营业地处于另一缔约国的公司、企业或个人之间签订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除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不适用《公约》  相似文献   

5.
佚名 《政府法制》2008,(6):32-32
2月1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二次缔约国大会在印度尼西亚旅游胜地巴厘岛落下帷幕。去年年末,同样是在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制定出了“巴厘岛路线图”。气候变暖正在成为全球必须面对的共同挑战,而腐败这·人类社会自形成以来从未根除的顽疾,同样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公敌。此次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二次缔约国大会也在竭力促成一个国际反腐机制的形成,旨在为各国通力解决腐败问题找到一个世界反腐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规则的性质与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规定了国家主权有限豁免的内容和标准。《公约》有关有限豁免主义的规则是国际条约法规范,尚不能构成国际习惯法规范。但《公约》的通过与日后的生效,将促使有限豁免主义发展成为国际习惯法。《公约》规则在我国不应得到直接适用。我国应制定关于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的法律,一方面将《公约》规则转化为国内法并在缔约国之间适用,另一方面对非缔约国(也包括对《公约》提出保留的缔约国)继续实行对等原则。在今后的司法实践中,应以《公约》规则来解释国内法,从而使国内法与《公约》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已于2005年12月14日生效。我国人大常委会于2005年10月27日审议通过,批准了该《公约》。这意味着从《公约》生效之日起,中国政府就应当按其规定,行使权力,履行义务(除62条第2款声明保留以外)。《公约》的生效和履行,将对我国刑事司法制度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公约》为对照,拟从腐败犯罪损害赔偿的诉讼角度,审视我国刑事程序法律制度的完善,探讨在有效惩罚腐败犯罪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挽回国家经济损失。《公约》有关规定与我国法律制度的差异《公约》第53条第2款规定:各缔约国根据本国法律,采取必要的措施,允许本…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海洋法公约》)1982年12月10日在牙买加签署,1994年开始生效,迄今为止,已经有157个国家批准加入。。但是非缔约国是否有权主张其根据公约所能享有的权利,公约是否能对其施加义务,这样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习惯法的角度就公约对第三国的效力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中国在南海的既得权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建文 《法学研究》2003,(2):147-160
《公约》在规定新的海洋法律秩序、赋予各国新的海洋权益的同时 ,并不完全打破既有的海洋法律秩序 ,不损害各国既得的海洋权利。《公约》规定的群岛水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 ,允许沿海国扩展享有主权或主权权利的海域 ,但只能向传统的公海海域扩展 ,不得损害别国既得的领土主权和主权权利。中国对南海断续国界线内的历史性水域享有的各项历史性权利是在《公约》生效以前很久就已经确立的既得权利  相似文献   

10.
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损害赔偿制度──兼与我国损害赔偿制度比较杨琼珍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已开始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各缔约国生效。这意味着营业地位于我国的当事人与营业地位于其他缔约国的当事人之间签订的国...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12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同时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开始生效。公约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各缔约国开展包括引渡罪犯在内的一系列刑事司法协助的国际合作,并建议各缔约国在涉及与腐败有关的民事和行政案件的调查和诉讼中相互给予协助。  相似文献   

12.
蔡春生 《中外法学》1991,(3):8-13,27
<正>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一方违约时,另一方通常要提出索赔.怎样确定违约方的损害赔偿责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鉴于各国法律有关损害赔偿责任的规定存有一些分歧,如果依据国际私法的冲突规范或者合同约定的法律选择条款来确定准据法,那么违约方的损害赔偿责任就会因准据法不同而相应有所不同.自1988年1月1日起,《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生效了,至少在各缔约国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已经适用公约的有关规定.而我国是缔约国之一,本文拟就公约的规定为主线论述国际货物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事证据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同年12月9日,联合国开始在墨西哥梅里达市召开为期3天的高级别政治会议,将《公约》公开给各国签署。联合国已决定将12月9日定为“联合国反腐败日”。根据《公约》第68条规定,该《公约》应当自第30份批准书、接受书、核准书或者加入书交存之日后第90天起生效。我国政府于2003年12月10日签署了该公约。截至2005年9月15日,已有30个国家批准了公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UnitedNationsConventionagainst Corruption,以下简称《公约》)已于2005年12月14日生效①。2005年10月27日,我…  相似文献   

14.
当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往往会提出某种补救方式,然各国在立法上对其有不同规定,如果依国际私法的冲突规范或合同约定的法律选择条款确定准据法,势必会使这种补救因准据法不同而异。1988年1月1日生效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以务实的态度协调了不同国家的立场,充分考虑到了国际贸易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目前情况下至少在各缔约国的当事人之间适用的国际统一的法律规范。本文拟对《公约》关于违反合同补救的方式、含义、适用及特点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与《海洋法公约》的争端和解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年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的闭幕式上举行签字,当天签字的有117个国家和两个实体(库克群岛和联合国纳米比亚委员会)。依据《公约》第308条的规定,《公约》已于1994年11月16日开始生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96年5月15日批准了该《公约》。《公约》是至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完整的国际海洋法大典;是国家间为争取和维护本国海洋权益而进行斗争与妥协的结果;是海洋权益的一次再分配。《公约》的生效标志着新的海洋法律秩序的确立,为人类和平解决海洋争端与全面管理海洋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商法年刊》1997,(1):320-323
国际海事组织于1997年9月15日至26日在伦敦召开了(7/78防污公约》缔约国大会。59个缔约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16个非缔约国、中国香港和38个国际组织也派观察员列席了会议。会议最终通过了《73/78防污公约》的1997年议定书和8个大会决议以及会议的最后文件。包括我国在内的所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巴塞尔公约》的缘起和谈判过程 ,然后对其后的五次缔约国大会及其成果以及《责任与赔偿议定书》分别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 ,作者认为 ,《巴塞尔公约》在过去的 1 0余年中已经形成可操作的法律框架 ,尽管面临着诸多困难 ,但各国共同的意愿将有助于《巴塞尔公约》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通过,是改革旧海洋法,调整各国海洋权利冲突所取得的成果。但是,由于各国的利益不一致,政策各异,公约的某些条文又规定得不够明确和不够完备,因此,公约生效后,肯定会发生解释和适用公约的争端。这些争端,就其实质而言,乃是国家间海洋权利冲突的继续和表现。这些争端如得不到解决,不但影响公约的效力,而且破坏国家间的正常关系。因此,采取一定的方法解决这些争端,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但有利于公约的执行,也有利于维持国家间的正常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于1950年通过并于1953年生效的《欧洲人权公约》所建立的人权保护制度是目前国际性和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中最为有效的。随后,公约缔约国又通过一系列议定书进一步扩充了公约所保护的人权内容,并进一步完善了公约所建立的区域性国际人权保护制度。到目前为止议定书已达11个,并且已全部生效。在此,笔者旨在对欧洲人权保护中的个人申诉制度及其对非洲的借鉴作用试作探讨。 一,欧洲人权保护中的个人申诉制度 根据《欧洲人权公约》,欧洲建立了两个人权保护执行机构,即欧洲人权委员会和欧洲人权法院,“以保证各缔约国在本公约中…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起草者对履约审议机制的建立采取了一种谨慎和务实的态度,为机制的建立确立了法律基础和工作原则,但是机制的具体制度则留给缔约国大会在公约生效后以决议方式确立。公约履约审议机制在本质上属于同侪审议,它遵循尊重主权、不干涉内政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并强调保密、非敌对性和非羞辱性等原则要求,在制度建设和实践中反映一种务实、循序渐进的特点。这些特点是由公约的国际法性质决定的,通过与国际人权条约履约审议机制的比较又可以看出该机制相对保守的特性。中国作为缔约国,高度重视参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履约审议工作,在实施公约,加强能力建设,配合联合国公约秘书处工作等方式,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