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营造沈阳创新文化氛围,是保证我市实现“十一五”时期三大目标,把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的着力点转移到自主创新上来、把沈阳率先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需要。要培育崇尚创新、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培育宽容失败、鼓励冒险的创新的价值观;培育尊重个性、支持冒尖的创新意识;培育敢为人先、乐于变革的创新的品质。要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实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吴秀英 《前沿》2013,(6):78-7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中央把自主创新作为一个发展战略提出来,是中央着眼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对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总结。沈阳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构建创新型城市更离不开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沈阳构建创新型城市,必须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世界发展的潮流,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创新的时代。作为一个位居东方的后发国家,在发展中崛起,呼唤创新精神、呼唤创新文化。胡锦涛强调:为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 “必须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培育创新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文化动力,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迫切要求。同样,建设创新型城市,也是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面临国际国内如此激烈的竞争,不创新就只有后退,不创新就会面临淘汰。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政报》2007,(3):25-29
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促进全社会创新活动、培养和凝聚高层次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物质技术基础,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体系、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构成的国家自主创新支撑体系。为此,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制定的《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推动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广西文化建设新高潮,同样需要自主创新。文化创新,理念创新是核心,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内容形式、传播载体创新是主体。要始终把文化创新、创业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动力.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推进文化与经济、科技的融合创新发展,不断推出文化创新成果,着力提高广西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创新型城市的构建要素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强调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应该把创新作为广义的社会发展方法论,研究创新型城市的构建要素与实现路径。创新型城市的构建要素可归结为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和文化创新、人才创新五个方面。而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提升创新思维,弘扬创新文化;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创新机制;加速科技进步,提高创新能力;加强互动合作,注重成果转化;实施人才战略,打造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宁波市委、市政府在2006年作出了《关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去年市党代会又提出要努力建没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核心是要推进科技创新,关键是要培植和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力.包括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对外开放、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创新型国家呼唤创新文化的支撑,创新文化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党和国家大力发展创新文化的理论和实践,有力地塑造着当代中国的创新文化,其主要内涵是:振兴中华、自主创新,迎接挑战、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求真务实、科学创新,以人为本、能动创新,团结协作、体系创新。发展创新文化应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使创新文化的基础建设与自身建设、制度建设与精神建设、工程建设与人的培养、理论建设与行为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吉政办发[2014]2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发[2013]4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全社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创新型吉林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十一五"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政策法规和发展环境,加快健全自主创新体系,加强创新基础条件建设,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逐步增强。2012年全社会研究  相似文献   

10.
自主创新是全党全社会的大事,需要通过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动员全党全社会积极参与。其主要方式包括宣传自主创新的意义和自主创新的有利条件,以增强自主创新的信心;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创新精神;强化有关自主创新意识,克服模糊认识等等。  相似文献   

11.
陈劲 《今日浙江》2010,(18):24-25
近年来,我省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科技发展进入了重要跃升期。但是,面对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浙江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亟待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的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对企业而言,创新是企业发展进步的灵魂。创新文化是企业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是创新型企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多年来,北方重工集团在培育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型北方重工”的过程中走上了持续快速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促进全社会创新活动、培养和凝聚高层次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物质技术基础,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体系、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构成的国家自主创新支撑体系。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系统构建国家自主创新支撑体系,明确政府工作的重点和引导社会投入的方向,提出营造创新环境、完善体制机制的政策措施,制定本规划。  相似文献   

14.
国办发〔2007〕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教育部编制的《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教育部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促进全社会创新活动、培养和凝聚高层次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物质技术基础,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体系、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构成的国家自主创新支撑体…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份、创新型企业,还是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都要求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人才为本。时下,贯彻自主创新、人才强国方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进一步尊重、爱护和用好创新型人才。何谓创新型人才?许是那些最有思想性、创造性的人,是一些非常之人、不凡之人,正如巴尔扎克说的“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今天来看,盖是那些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的人,盖是那些敢想敢闯、敢做敢为、敢试敢冒的人,盖是一些独立特行、独辟蹊径、独…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分析大连市科技创新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大连应从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健全自主创新政策法规体系、加大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加强自主创新文化建设等六个方面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7.
赵永贤 《群众》2006,(9):41-4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是江苏构建率先发展新优势的紧迫需要,也是“江苏加工”经“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跨越的关键所在。作为自主创新的引领者和开拓者,各类专家人才在推进核心技术、关键技术、集成技术研发,推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产学研结合,努力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加紧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让各类专家成为自主创新的主导力量,是各级人才工作职能部门迫切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加快推进我国科技体制创新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选择。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把自主创新作为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而良好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是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国现行的科技体制不仅滞后于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还存在很多与推进自主创新战略不相适应的地方。本文从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出发,结合我国现行科技体制,就我国科技体制的创新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一、创新型省份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创新型省份的基本特征,是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战略,不断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在一些技术、产业领域形成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说,建设创新型省份要与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任务相衔接,充分考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现“六个更加”的要求。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一是达到定量标准。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0多个创新型国家,其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研发投入占GDP比重、…  相似文献   

20.
国办发〔2007〕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教育部编制的《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七年一月二十三日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教育部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促进全社会创新活动、培养和凝聚高层次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物质技术基础,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体系、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