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你问问身边一些人,律师是什么?他们可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律师就是打过几场官司的人。提起律师,人们想到的是那些穿西装打领带.腋下夹一个皮包,风度翩翩,潇潇洒洒,能言善辩,出口成章,出入于各个写字楼之间的那些人。这些人是律师,但一般老百姓不认识他们,也找不到他们办公的写字楼,这是电视上看到的律师形象。作为律师,这样的回答或许会让你吃惊;作为老百姓,这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身边的事例。  相似文献   

2.
李利 《法治研究》2006,(9):36-37
大凡是人,都会有生气的时候,有气儿就得找地方去宣泄。有的企业给员工设立静心室,让有气儿的员工进去冲着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橡皮人猛揍一顿;有的城市识立“哭吧”,让有气儿的人进去,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发泄一通;就连没职没钱又怕老婆的男人与谁生了气,也知道挑家里最不值钱的东西找个没人看见的地方狠狠摔打几下。其实,这静心室、哭吧以及那些家里最不值钱的东西,就是人们常说的“出气筒”。而在法律址内也有一个出气筒,那就是让一些人羡慕、眼红而实际上又处在弱势的律师。公安,检察机关办错了案,找谁出气呢?律师是最好能选择。试想,如果不是律师在法庭上振振有词地作无罪辩护,如果不是律师为犯罪嫌颓人出谋划策,找出无罪证据,法院很可能会将错就错,这样一来,哪里还有什么错案呢i于是,无论律师有没有错,公安、检察机关动用威慑手段,吓得证人屁滚尿流地把“作伪证”的责任推给律师,这律师就不得不去坐大牢。一些法官因为受贿罪被判了刑,人们在议论贪官的同时,还忘不了把律师拉上来垫背,都是律师惹的祸。就连失意的法官、检察官发牢骚时也还惦记着律师:大不了这工作不干了去做律师。那神情、那口气,很侮当年下放知青在招不上工、上不了大学时散发愤“大不了还去修理地球(当农民)”一样。他们都把律师这个职业看作是万不得已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五年前的冬天,我踏着露珠迎着寒风走上了《中国律师》杂志负责人的岗位。五年多来,我们走南闯北,我们东来西往;我们见证了《律师法》颁行之后的欢呼雀跃和忧虑重重,我们也见证了以“全国十佳律师”为代表的各路豪杰的心路历程和成长轨迹,我们还见证了以“司法部部级文明律师事务所”为示范的律师机构的成功经验,我们更见证了几代中国律师对律师事业所做出的努力探索和突出贡献……我理解,所谓中国律师,他们是一群这样的人:他们帮你变被动为主动,助你变复杂为简单,为你化腐朽为神奇,为你挽狂斓于既倒,为你扶大厦于将倾;他们是…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法律职业者,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命题?警人,警己,后者更多一些。我把律师当成自己一生的职业,并不是什么神圣的梦想,就像你是会计,他是医生,还有人是教9币一样。但是,我的确希望,当自己在向别人介绍自己职业的时候,就算不会得到赞许,也起码有一些尊重。可是,像“律师就知道赚钱”“律师都是骗子”“律师就会拉关系”“律师钻法律空子”之类的话语,时常充斥在耳边,我明明知道对方不是在说我,但是也很是不舒服。甚至,我自己有时候,都很讨厌有些律师同行,也不是什么不好,就是一个字——烦。因为,有时候你就需要一场轻松的聊天,可是对方非得把你拉进辩论的泥潭。你要和他解释乃至争论,我说的是这个意思,不是那个意思,你应该这样理解等等,等到谈话一结束,你会发现自己很累,消遣休息的效果没有达到。律师,为什么会这样不招人待见?以下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愿意和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5.
吴刚 《当代审判》2003,(8):53-53
有人说,在美国被人提及次数最多的职业是律师。可以这样认为,律师的作用已经深入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无论你遇到什么法律问题,都可以找律师代办。对律师的巨大需求,造就了西方庞大的律师团队。  相似文献   

6.
律师,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真是又熟悉又陌生的名称,五十年内一半熟悉,一半陌生。在建国五十年中一个职业遭到历史这样截然不同的评价,律师可以说是最有代表性的。但是,不论历史如何不公正地对待律师,律师毕竟对共和国起到了它应起的作用。律师中也毕竟有一些杰出的人物,需要历史把他们记载下来,我想,这本书的用意就在于此。 一提起律师,人们自然会想到在法庭上他们“凭三寸不烂之舌,挽狂澜于既倒”,以自己的智慧、辩才和法律知识去补足和扶正司法天平的缺陷和倾斜,律师作用绝不可低估,心中真的感到:“成也律师,败也律师。…  相似文献   

7.
目前,有一种对律师的称谓我很不喜欢,就是不管是律师同行还是社会上的人,都称某某律师为“大律师”.当然,也有人这么称呼我.这让我感觉很不舒服.为什么呢?因为我真的不是大律师. 我们所说的大律师,应该是胸怀天下、志在四方,是历史上最优秀的律师.就像郑传本、李国机、张思之这样的业界领袖,他们才可以被称为大律师,因为他们做出了足以改变历史的贡献,为法治建设贡献了毕生精力.  相似文献   

8.
《法人》2009,(9):74-74
在我国15万律师之中,究竟有多少人经历了从教师转为律师的职业转换,我没有准确数据。但是,通过我结识的许许多多执业律师来看,却完全可以做出这样一个结论:他们都是我国律师队伍中最具普法色彩的人。换言之,他们应当而且已经是我国普法宣传工作的优秀标兵。  相似文献   

9.
律师絮语     
律师是指熟悉法律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没有律师的社会肯定是一个法制不健全的社会,律师在社会中作用的大小昭示着这个社会民主与法制的程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我们喊了很多年,要想实现真正的平等,律师队伍必须壮大起来,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律师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无论是罪大恶极的杀人犯,还是让人深恶痛绝的贪污受贿,你都可以请律师为你辩护,这是你的权利,也是律师的职责。你可以要求律师为你提供尽善尽美的法律服务,但不能指望他为你开脱。有一点你必须清楚,律师为犯罪的人辩护,…  相似文献   

10.
无悔的选择     
几年前,当我放弃舒适、稳定的大学教师工作,到大港选择律师这个充满挑战的职业时,几乎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他们怀疑地问我“做律师总要在外面东奔西跑,你一个女人去受那罪干吗呀?”但我想,人能有几会自主选择地机会?怀着对律师职业的崇尚,我还是义无返顾地踏进了律师行列。  相似文献   

11.
刘桂明 《法人》2010,(7):63-63
律师是一个不一般的职业,其中之一就是因为这是一个有许多不一般故事的职业。可以说,每一位资深律师都有一个丰富而美丽的故事库。但是,一个执业20余年的律师却对记者说“我没有什么故事可以给你讲”。这是为什么呢?读过本文尤其是接触过本文主人公的人,显然都明白施杰律师绝非一位没有故事的律师。  相似文献   

12.
廉立 《天津律师》2004,(4):42-43
常常有人将律师与医生做类比。比如,我常常告诉当事人,一个人得了病,大概有三种情况:一是不找医生也能治好,如感冒,吃几片感冒药,多喝些水,扛一扛就好了;二是必须找医生才能治好,如肝炎;三是找了医生也治不好,如晚期癌症。同理,一些案件不找律师也能赢,如证据确凿的债务案件;  相似文献   

13.
完美好像是一种达成共识的美。在所有线形中,最完美的是弧线;在所有立体中,最完美的是圆体;在所有微笑中,最完美的是蒙娜丽莎的笑;完美似乎是一种千变万化的美。恋人眼中的完美是彼此;友人眼中的完美是情谊;亲人眼中的完美是团圆;完美其实可以很简单,完美有时却很繁杂;追求完美其实可以很甘甜,追求完美有时却很苦涩一因为完美如此深不可测,追求她的人历尽艰辛、苦乐参半;因为完美如此变幻莫测,追求她的人或半途而废、或初衷不改。在清丽可人的南国,我见到了一位力求完美、寻觅完美的律师,听到了他对完美的诠释,也感受着、…  相似文献   

14.
去年春季,我有幸到美丽的花园之国新加坡考察,受益匪浅。现把新加坡的律师制区简略作一介绍。新加坡现有律师2000多人,分为职业律师犯非职业律师。所谓非职业律师晏指具有律师资格,不在社会上开业,只在政府、法院和法律学院中工作、职业律师可在社会上开业,一般有四种方式:一是独资律师事务所;二是合伙律师事务所;三是受聘于独资或合伙律师事务所;四是法律顾问。要取得律师资格.除了只有大学法律本科以上学历外,还要经过四个目的以律师实务、诉讼程序、司法又名为主要内容的“延续课程”学习考试合格后。再到律师事务所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5.
刘彤海 《中国司法》2011,(1):101-102
有些同行常对我说,像你这样读书的律师已经不多了,对此我颇为感慨,律师不愿读书也是有其原由的:一是律师生存压力大,忙着挣钱养家糊口,无时间读书;二是律师们很浮躁,读不进去书;三是认为读书无用,书本知识与现实脱节,时下关系比知识重要。律师们不读书或读不进去书有其客观存在的理由,这些无可厚非。但是我认为要想做一个好的律师即称职的律师,  相似文献   

16.
罗伊·格鲁特曼在《律师和贼》中说:“一名律师是一套餐具。比如一副刀叉。无论上次谁用它吃饭,都没有什么关系,只要在两餐之间进行充分消毒即可”。律师就是这么一个平凡得让人可怜的职业,他和其他职业没有什么两样.除了他的地位低微一些。那些认为律师很有钱、律师有口才、律师很自由、律师很潇洒的说法,无疑是对律师生活的不了解,对中国律师制度和律师现状的不了解。  相似文献   

17.
一个很有东北特色的名字,一个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男子汉——屈长春,1957年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农民家庭。1981年毕业于吉林省政法干校。198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律系。和那些历经磨难的前辈相比他是个幸运儿——没有经历足以使人毁掉一生的政治运动。可是;他却清楚地知道中国律师曾有过二十年夭折的悲怆历史;他清楚地看到过那些鄙视律师的偏见;他清楚地知道地处东北偏远地区的家乡人对法律的陌生;他也清楚地看到过当事人冤屈的一张张苍白无助的脸。于是,他在众多的职业中坚定地选择了律师这个“不幸”的职业。这个喝松花江水长大的男子汉…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的何云选,从事律师业已有十载。十年春秋,感悟颇深。他时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何为出色律师。自1998年起,他在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商学院就本团演讲多场.反响热烈,现刊登其讲演稿,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发。一、律师与做人我讲的是律师在实践中所体现的具体的德,具体的人,是律师这一职业对德的特殊要求。可能有同学会说,你讲的那些书上都有,但是我没有那么高尚,做不到。今天我来个就低不就高,高尚的不讲,你们去看书,我从律师的生存和实际利益的角度来讲“德”。我们的律师所…  相似文献   

19.
一字之差     
有个律师朋友在学校里兼职授课,他常会找一些学生来做研究助理. 有几个年轻助理,跟着他两三年,其中有个叫阿雅的女孩儿,我头一次见到她,她捧着好多档案匣,从楼梯上下来,一脸笑容,嘴又甜,律师朋友对我说:"阿雅人很乖." 我一直以为他对阿雅很满意,也以为阿雅毕业后会留在事务所,没想到,有一天竟在计算机展览会的叫卖摊位上,看见了阿雅吆喝着"最后机会,割喉价!不买你会后悔".  相似文献   

20.
曲向东 《中国公证》2007,(12):63-64
我是一名公证员,我常常把自己热爱的公证事业比做园丁的工作——普通而神圣。公证工作,没有惊天动地,没有跌宕起伏,也没有鲜花奖杯,有的只是平凡中见真情,用法律做武器,为你、我、他送来“及时雨”,撑起“保护伞”,解除后顾忧。这些,只缘于公证员为社会提供的公证法律服务能够预防纠纷,化解矛盾,增进信任,使人与人和谐相处。如果把公证比作种子的话。那么公证为社会播撒的是和谐的种子。盛开的是社会和谐的花朵。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当事人遇到难事的时候。不是找律师、去法院,而是先到公证处来问个究竟。我想,在他们的心目中。公证最值得信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