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珏须发挥各种政治机制的利益整合功能。作为我国政党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参政党,具有重要且强大的利益整合功能,其功能是否得到有效发挥,直接影响到政治体系的完善和政治结构的优化。我国的参政党具有利益聚合、维护稳定和资源整合三个方面的利益整合功能,从参政党与执政党、国家政权机构、社会的关系以及参政党之间的党际关系角度发掘参政党的利益整合功能,有助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进一步认识我国参政党在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和政治体制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执政党与参政党关系的重大意义我国的政党制度既不是一党制,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多党制,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这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和有创造性特色的概念。由于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是建立在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基础之上,是为了发扬民主,把国家的建设事业搞得更好,因此,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之日起,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就主张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就国家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某些重大问题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甚至可以争论,唱"对台戏"。由于这些因素的决定,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就成为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质量、作用及前途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政党制度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政党的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一参加、三参与”和“政党监督”是我国参政党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参政党建设,实际就是加强参政党的“一参加、三参与”和“政党监督”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4.
许晓春 《探索》2011,(2):64-68
在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更广大的社会成员有效地政治参与创设了制度平台,但同时也对参政党自身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下困扰参政党建设的首要问题是政党文化的缺失,这使参政党的社会影响力和内聚力被弱化,制约了参政党在政治现代化中的作为。因此,造就鲜明而有特色的政党文化已成为参政党亟待解决的问题。参政党文化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思想基础,进一步发掘各参政党深厚的爱国民主的文化资源,以实现主流文化与政党特色文化的有机交融。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政治文明导向作用的制度载体,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文明建设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确立、发展和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政治意识文明要求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政治制度文明要求加强多党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政治行为文明要求加强执政党、参政党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6.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参政党、怎样建设参政党"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也不断发展和壮大。高校作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相对集中的地方,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建设,关系到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到民主党派参政党的整体构成和素养,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巩固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柴宝勇 《探索》2011,(3):69-73
政党认同的四个主要形成基础是政党意识形态、政党领袖、政党组织和政党绩效,它们分别构成了形塑政党认同的意识性资源、组织性资源、魅力性资源和功绩性资源。参政党认同是中国政党认同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与执政党认同有所差异而又存在一致性。从政党认同的形成基础看,中国的参政党认同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在政党意识形态方面,参政党的政党属性和政党目标遭到部分人的怀疑和否认;在政党组织方面,参政党的政党认同度受到削弱——政党观念淡化、党派成员发展和范围的限制、基层组织的弱化;在政党领袖方面,参政党领袖的政治素质出现了一些变化;在政党绩效方面,参政党派政治功能的弱化,导致社会公众对民主党派参政绩效的认同度降低,甚而对于民主党派的存在意义产生了怀疑。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加强"中国的民主党派是政党"这一意识的塑造和巩固;二是要加强参政党的组织建设;三是要着力培养各参政党领袖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素质,并塑造参政党领袖的人格魅力和政治影响力;四是要强化参政党的政党功能,充分发挥绩效认同。为此,必须从国家制度的层面上给予保障,以加强对参政党功能发挥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内生性,因而有强大的政党制度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体现了执政党能力建设的时代性和紧迫性,为参政党能力建设提供了契机和导向。新形势下参政党能力建设的提高需要执政的共产党加强体制与制度建设,为参政党能力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参政党要不断加强自身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在履行参政党职责过程中逐渐强化政党意识,努力提升能力建设水平,充分激发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优越性的整体活力。  相似文献   

9.
闫东伟 《世纪桥》2010,(5):24-25
在我国政党制度格局中,有一支有别于任何国家、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力量——参政党。这是我国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有特殊作用和重要意义的民主党派在新时期给予的法律上的定位。2005年,在我国政治术语中首次出现"党际和谐"一词,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共与民主党派就已经有了和谐的基础。文章主要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方合作、和谐的关系进行梳理,展示政党制度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政党组织是将国家机构与公民生活联系起来的机制。通过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和纲领,使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明确化、程序化,并使政党之间关系、党内生活规范化,是优化国家政治制度和规范政党活动的内在需要,是依法治国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应有之义,是提高执政党执政能力和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充分发挥参政党的政治参与功能对于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参政党政治参与功能能否得以充分的发挥主要取决于其政治参与机制的完善程度。本文通过对民主党派政治参与机制的发挥与其政治参与功能的良性互动关系的分析,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探讨在当前中国政党制度框架下,如何进一步完善政党的政治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2.
参政党能力即参政党履行政党职能的本领,是参政党生存的核心支撑,是参政党发展的关键驱动,同时也是完善中国政党制度不可忽视的要素,以及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参政党能力形成的四个基础性因素是政党意识形态、政党组织、政党体制机制和政党活动方式。从上述因素来看,参政党能力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政党意识形态亟待强化与优化;政党组织凝聚力和适应性不足;体制机制建设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有待提高;活动方式与参政议政要求存在差距。相应地,各民主党派需要紧紧围绕这些方面作出调整,以提升参政党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的政党监督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互相监督主要是参政党对执政党的监督.搞好政党监督不仅是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也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方面和重要条件.在当前执政党和国家面临日益繁重的改革和建设、反腐和倡廉、反"西化"和"分化"任务的情况下,在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推进执政党建设的过程中,政党合作和政党监督的现实意义就更加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参政党是在我国宪政体制和政党制度的基本框架下参与到国家政权中去,他们不以夺取、分享执政权为目的,而是在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多党合作的政党结构中参与国家政权的建设。我国现有制度为参政党参与国家政权做了一系列的安排与规定。从功能上看,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权不仅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借助于民主党派的专业知识优势、联系广泛优势、渠道顺畅优势和立场超脱优势,提高国家政权运作效能与决策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16,(6)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主题。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发挥中国特色参政党在推进协商民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同志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一重要论断的丰富内涵及其提出的意义,要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加强和规范政党协商,加强中国特色参政党建设的理论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梁晓宇 《世纪桥》2021,(1):68-74
政党作为一种政治组织,在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政党内涵对于构建马克思主义政党学学科体系有着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的定义反映了政党的本质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中的执政党和参政党的概念丰富了世界政党内涵,构成了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为世界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17.
世界政党政治视野下,中国政党制度在运行环境、运行内容、运行质量各个层次上呈现出综合发展态势,其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向世界提供了新的政党运行体系,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为治国理政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当代政治实践中,要从国家与政权的高度理解中国政党制度的价值,通过不断增强中国政党制度的包容力提高参政党的参政能力,推进中国政党制度的制度化,实现中国政党制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政党制度法制化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政党制度建立后在曲折中发展前进,总结我国政党制度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最为重要的是要用法律和制度把政党制度确定下来,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来保障各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政党制度法制化。健全我国政党的法律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活动,对于发挥政党功能,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思想认识上的不清晰、运行机制上的不畅通、自身建设上的不完善和法制化建设上的不健全是当前影响我国政党制度理论创新的四大障碍,我国政党制度理论创新的路径在于:把握主权在民思想、完善民主监督理论、厚清政党及政党制度理论、廓清政党定位问题、完善执政党建设理论、完善参政党建设理论和借鉴西方政党理论的合理思想。  相似文献   

20.
民主监督是我国参政党的一项重要功能。发挥参政党的民主监督功能,是中国政党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参政党的民主监督功能,提高参政党民主监督的效果,客观上有利于增强中国政党制度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