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城市住房的私有化,很多老年人通过房屋产权制度改革,有了自己的房子。近年房价连续攀高,房产已成为老人可观的财产。稳中求进再谋发展,由于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子女因工作、结婚,离开父母的居多,老人独守老屋的不少。房屋闲置,给以房养老创造了空间。随着观念的更新,一些老年人开始利用现有房屋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于是"以房养老"在一些城市中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老有所养"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同城镇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更加紧迫。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和老人留守农村,传统"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模式弱化了,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近些年,伴随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和土地流转,一些地方开始探索"以地养老"模式。所谓"以地养老",就是农村老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换取养老资金和服务,类似于城市中的"以房养老"。那么,应该如何看待"以地养老"?其利与弊分别是什么?现实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6,(11)
正"2016中国居住小康指数"调查显示,71.5%的受访者对"以房养老"拥有认知",以房养老"这一新概念牵动了很多老年人及其家人的心,但能否真的打动他们,依旧是一个疑问"一个月有近两万元的养老金,房子还能一直住下去,这比租出去还划算。"今年70岁的北京老人李明珠在自己居住的小区楼下参与老年活动时,和自己的邻居们说道。李明珠是新华通讯社的退休老干部,在这一片新华社员工的家属区,她是老人群体里对理财、保险、金融类产品消息最灵通的一位。  相似文献   

4.
袁璟 《人民论坛》2011,(7):182-183
"以房养老"模式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推行障碍主要有传统观念影响、推行机构公信力不高、政策法规不完善、房屋价值评估难以科学化、社会福利机构条件较差和对项目参与者条件限制苛刻等。应该建立由政府监管、金融机构主导、社会福利机构参与,有多种模式可供老人自由选择的养老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7月1日,中国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个城市试点"以房养老"。试点已近两年,从幸福人寿保险公司提供的数据来看,全国有58户、77位老人参与"以房养老"。面对这个成绩,不同人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中金在线认为,"这在60岁人口已达到2.16亿(截至2015年)的人口大国,可谓沧海一粟。"而在以房养老倡导人、幸福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政》2014,(9):52-52
<正>中国社会讨论了多年的"以房养老"近日出炉:从7月1日起,北京、上海、广州、武汉作为四大试点城市,将推行"以房养老"商业保险。以房养老,即"你留下房子,我为你养老",老人把房子产权抵押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通过估价,定期支付给老人一笔养老钱,直至老人过世,房子则通过与老人亲属协商进行处置,获得相应收益。这样的养老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中国的养老困局?恐怕不能过于乐观。从国际经验看,"以房养老"在欧美国家以及日本较为成熟,但尚属小众产品,仅是一种补充性的养老选择。南京、上海等地一些金融机构,几年前也曾自发摸索,但均因效果不理想而停滞。从老人层面看,房子是大宗资产,  相似文献   

7.
中国老太太与美国老太太在天堂会面,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一辈子,终于挣足钱买了自己的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一辈子终于把房屋贷款还完了。于是按揭贷款购房居住成为住房消费的潮流。最近美国老太太又一次登陆中国,申请了一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把自己的住房抵押给银行,每月多了几千美元收入,她就潇洒地到各地去旅游了。而银行则要一直等到她去世后,才会收回这套住房……美国的“以房养老”模式准备PK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这次她能成功吗?中国的老人们能像她那样潇洒吗?在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以房养老”的话题一经提出就立刻引起广泛关注。2050年左右,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每10人中将有3个老人。仅从数字推断,以房养老”值得推广。但新事物的出现,往往都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国情之下,以房养老”能否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8.
中国老太太与美国老太太在天堂会面,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一辈子,终于挣足钱买了自己的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一辈子终于把房屋贷款还完了。于是按揭贷款购房居住成为住房消费的潮流。最近美国老太太又一次登陆中国,申请了一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把自己的住房抵押给银行,每月多了几千美元收入,她就潇洒地到各地去旅游了。而银行则要一直等到她去世后,才会收回这套住房……美国的“以房养老”模式准备PK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这次她能成功吗?中国的老人们能像她那样潇洒吗?在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以房养老”的话题一经提出就立刻引起广泛关注。2050年左右,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每10人中将有3个老人。仅从数字推断,以房养老”值得推广。但新事物的出现,往往都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国情之下,以房养老”能否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9.
从参与者的同意和银行的支持两方面来看,我国已初步具备实施以房养老的现实条件,但仍缺乏制度保障。因此可从构建老人长期照顾体系、建立老人健康照顾体系、建立支持家庭照顾者体系、结合民间资源提供长期照顾服务、建立友善的老人居住环境、保障老人经济安全、积极发展高龄就业延后退休年龄策略、人力的培育与运用策略、推动人口老龄化的相关研究等方面出发建立系列社会福利制度,以辅助我国以房养老政策实施。  相似文献   

10.
正老年人普遍对集资诈骗认知不足,当一些机构打着"养老"名义,采取欺骗诱导、虚假违规宣传等方式,诱骗其将养老钱投入所谓高额回报项目后,不少老年人最终血本无归。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家庭养老负担越来越重,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不足,让收入条件一般的老人陷入养老恐慌,迫切寻求养老保障。而老年人普遍对集资诈骗认知不足,当一些机构打着"养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13,(10)
中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增长速度快,老龄化程度正日益加深,养老问题也日益凸显.9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同时还提出,要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也就是近期引起热议的"以房养老"试点.  相似文献   

12.
政府过去在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欠账过多。只有政府先承担其应尽的养老责任,"以房养老"制度才有可能被人们普遍接受中秋前后,合家团圆,"以房养老"却不合时宜地成为大众热议词语。在大多数国人心中,"房子"代表了"家","家"则代表了"亲情"。而9月1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3.
随着老龄化的来临,中国老龄人口数字不断创造新高。面对不断增多的新生代老人,城市养老出现了工作养老、旅居养老、公益养老、文娱养老等新方式,应不断创新城市养老方式,引领老年人过上积极、健康的养老生活。  相似文献   

14.
高峰 《人民政坛》2013,(11):42-43
近期以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有关“以房养老”内容,引发舆论关注。有观点认为,“以房养老”就是政府不管养老,要老百姓拿自己房子养老。为此,政府官员出面解释,“以房养老”是养老途径之一,而不是唯一途径。它是“可选项”,而非“必选项”,政府该承担的,还会承担。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增长。从有关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上来看,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了摆在人们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目前我国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快,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特别是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家庭养老是当前农村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随着子女纷纷外出,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不可避免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当前农村"空巢老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生活来源得不到有效保障,二是精神没有寄托,三是劳动责任没有减少,四是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我国正在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让城市中的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全方位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未富先老的中国,面临走向深度老龄化的挑战。老年人需要什么样的养老服务?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三种模式,能否满足老人的医疗需求?国家提出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医和养究竟应该如何结合?  相似文献   

18.
80岁的李家荣老人5年前做过髋关节置换手术,原本住在养老院,2020年底身体好转回家静养。2021年4月,老人所在的重庆江北区观音桥街道明珠社区养老服务站试运行,高级康复理疗师陈波为她制订了个性化康复计划——多功能心脑通训练和经颅磁刺激。"我的头晕症状减轻了,太感谢你们了!"李奶奶激动地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重庆市累计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2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2912个,城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基本达到100%,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率100%,惠及360万城市老年人。  相似文献   

19.
反向住房抵押贷款是为了使老年人将房屋抵押后仍可以继续居住,以实现养老或者增加老年人收入的模式设计,因涉及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社会影响较大。文章首先阐明了反向住房抵押贷款的概念和特征,分析其法理基础,与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再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分析反向住房抵押贷款制度在我国实行的可行性和障碍,从法律的角度来研究反向住房抵押贷款。  相似文献   

20.
秦锐超 《前沿》2014,(7):92-96
“以房养老”制度对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和家庭养老压力、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在我国加快步人老龄化社会,养老金缺口逐年加大的背景下,“以房养老”制度值得尝试。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各试点出现的问题,比较和借鉴外国模式的经验,从业务主体、抵押客体以及承办业务机构三个方面的权利保障以及业务监管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