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是在顺应世界绿色发展新潮流、反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撷取和借鉴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主要内容包含四重向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绿色发展的前提关键;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绿色发展的目标指向;改善民众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是绿色发展的价值归旨;生态科技和生态法制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在当下生态文明建设高歌猛进的时代洪流中,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具有理论和现实层面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2.
生态社会主义是发轫于西方绿色运动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其将马克思主义与人文理念、生态理念以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结合起来,重新思考资本主义与生态环境的冲突,进而寻求社会变革的根本途径与策略,并积极探讨社会主义的理想模式.生态社会主义在思想理论上与绿色政治是有区别的,虽然存在缺陷与不足,但是其提供的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案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模式,已给全球进步发展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的革命性变革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课题,是如何解决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中心问题。它实质上是在实践基础上如何进行理论创新、并以理论创新引领时代前进和社会变革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八十年来的历程中之所以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意义重大的历史性飞跃,根本原因就在于做好了这篇如何结合的大文章。三次历史性飞跃见证着理论变革对社会变革的巨大先导作用,见证着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的历史辩证法。1、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与…  相似文献   

4.
社会需求的满足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社会需求的有效控制是人类文明得以持续的内在要求。人类文明应该是满足人类需求和尊重自然规律的辩证统一,实现二者统一的关键是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大力发展生产力。人类需求产生于社会实践,并在社会实践中实现满足。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促使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日益迫切,建设生态文明势在必行。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修复和提升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引导居民可持续消费,实现良好生态、绿色生产和简单生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老庄生态智慧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老庄生态智慧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根本理念是 :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其理论原则是 :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 ;其美学追求是 :与天和者 ,谓之天乐 ;其现实基础是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其实践要求是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把握这一理论对今人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两山"理论是从区域性实践和探索到全党普遍认同的理论。"两山"理论的本质是回答什么是绿色发展,怎样实现绿色发展的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引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人民富裕与生态美好相统一的最佳境界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7.
王勇 《群众》2022,(24):54-55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多次在重要讲话中指出,良好的生态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作出总体部署,指明了发展方向和战略路径。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走出一条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利于破解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生态环境优势持续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有利于让保护生态环境变得“有利可图”,实现“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的转变,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社会结构理论的学术分析,特别是通过对绿色湖南建设的实践梳理,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生力军的作用,而生态文明建设则可为社会组织拓展自身功能提供新的契机与实践平台。一方面,社会组织的内在本质与绿色湖南建设的客观要求,共同决定了社会组织在绿色湖南建设中具有绿色生产、绿色文化、绿色消费、绿色管理等四大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其功能的实现与拓展,主要可选择四条路径,即促进绿色资本增值、彰显绿色信任度、强化绿色规范意识和完善绿色功能政策。  相似文献   

9.
整合与超越:论新生态伦理观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明 《求索》2008,(1):141-143
生态伦理学是人类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出现的一门伦理学的应用学科,它对传统伦理学理论提出了挑战。生态伦理学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一方面是其拓展传统伦理学理论思维的标志,另一方面它也在争论中整合,在争论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0.
余秀冰 《新东方》2013,(6):40-42
海南省为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而实施"绿色崛起"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海南的"绿色崛起"战略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与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实现良好互动,是创建生态文明实践范例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已上升为一个战略性问题。技术层面的探索和实践仍是谋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消费者层面的研究则涉及不多。生态信任是消费者对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的农产品质量的信任,涉及生态认知、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三个层面;它的产生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理论基础是有关信任的研究;其类型有制度型生态信任、关系型生态信任和实践型生态信任三种。希望能为探索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增添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顾文华 《前沿》2014,(23):115-117
保护生态环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经过了三十多年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环境的制约。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并把它作为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本文从理论的层面、现实的层面、并结合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阐述保护生态环境,优化能源结构对内蒙古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徐震 《今日浙江》2013,(1):50-51
生态文明是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自2002年起,浙江省委先后提出建设绿色浙江、建设生态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战略目标,既一脉相承又层层递进,引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走向深入。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三位一体",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环境问题是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全球生态危机凸显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弊端。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论述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提出:"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环境问题的根源在哪里?现代性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哪些问题?当前世界上关于生态文明有哪些理论派别?我们从中西方古代朴素的生态  相似文献   

15.
李晓培 《前沿》2013,(15):54-58
在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以生态马克思主义为视角的高校社会服务积极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成果构建高校社会服务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批判“经济理性”,是高校社会服务的“生态理性”诉求;终结传统科技观,彰显了高校社会服务的科技伦理关怀;解构单向度的社会,体现了高校社会服务的社会关照;消解传统实践方式,展示了高校社会服务的实践情怀.探索高校社会服务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可能性路径,以生态理念引导科技合作,实现科技成果绿色转化;以“双向度”视角审视科技,注重“绿色人才”培养;以日常生活批判的视角引领现代绿色生活方式,设立社区学院;以现代“绿色消费观”消解传统“消费观”,构建绿色消费文化输出渠道.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大幅提升,不文明的消费行为和现象频频出现,并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消费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消费文明是一种文明、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是生态文明在消费领域的一种诠释和延伸,包含着遵循伦理消费、提倡适度消费、鼓励绿色低碳消费、实施可持续消费等多重内涵。它的提出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的具体措施,对完善生态文明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杨小军  周晓敏 《求索》2007,(3):136-137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绿色政治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社会思潮,是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扩张主义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挑战的理论回应。其理论核心生态发展观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为目标,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深刻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生态重建模式。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走生态文明建设康庄大道,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是中央领导同志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直接关注的重大问题,亦是云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项目。它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21世纪云南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及两强一堡发展战略,确保与推进云南和全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产生根源于资本主义全球扩张所带来的严重生态危机。这一社会思潮致力于将生态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的前途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充实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内容。生态社会主义强调建立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关系,致力于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以人为本的生态政治和公平正义的生态社会等,这为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启示,对当代全球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实践也具有普遍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彤  杨秋菊 《前沿》2012,(17):39-40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时代问题.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理念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拓展了研究视野.它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及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倡科学的生态理念,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建立健全保障制度,丰富生念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