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安顺屯堡人是600年前江南汉族文化的鲜活样本.这个特殊的汉族群体,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与明代卫所屯田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古安顺的地域,汉代已开始少数的屯田,据<元史>所载,元代今安顺一带已有屯军.明代大力推行的屯田制度促进了安顺屯堡的形成,同时也造就了安顺屯堡人群体.不过屯堡人的形成并非单一的,而有着复杂的演进过程.一般说安顺屯堡人是指这个妇女还保持"凤阳汉装"的汉族.随着卫所的解体,屯堡村落化加快,出现了屯堡区域的居民.对于屯堡人的考察.应从历史现象、文化现象、生活习俗、社会发展变迁等层面来审视.  相似文献   

2.
贵州屯堡人是起源于军事移民的汉族群体,他们在漫长历史时期与周边少数民族复杂多变的族群互动现象一直是民族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命题,近几年来多集中表现为居住格局、语言学习、民族通婚等社会交往内容的族群互动研究,探讨其对建设当代和谐社会的启示。对此,一改社会学视角,基于历史视域提取贵州屯堡人族群互动演变过程的感性变量、组织变量、支配变量以及制度变量,通过聚焦贵州屯堡人族群互动的共享性记忆,以点带面,揭示民族关系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发展轨迹,体现历史价值规范中的民族真善标准。  相似文献   

3.
试论贵州屯堡文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屯堡文化是具有浓郁特色的贵州汉民族地域文化,是研究汉民族开发贵州的珍贵民族学研究资料。本文对屯堡人的形成及一些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进行研究,认为屯堡人最初形成于明初对贵州的军屯,其后汇融了大量陆续进入屯堡地区的汉族移民;文章分析了屯堡人在居住、艺术、服饰、语言、习俗等方面文化的表征,指出屯堡文化形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受特殊历史人文环境、社会组织结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屯堡方言语音的历史层次来看,屯堡人的族群来源地是今湖北东部,江西北部,鄱阳湖周边一带。同时,屯堡方言的内部差异反映了屯堡人不同历史层次的来源及内部分化。  相似文献   

5.
从汪公等民间信仰看屯堡人的主体来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结合部分历史资料和屯堡人的口碑传说 ,分析了屯堡人当中的一些民间信仰 ,认为这些信仰反映了屯堡人的主体来源是明代的江南一带 ,并同时分析了汪公信仰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屯堡文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屯堡文化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典型范例,对汉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变迁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屯堡文化研究呈现出研究对象从外显文化事项到内在传承机制;研究方法从单一到多元;研究视野从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发展等恃点.屯堡文化的总体研究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在研究的系统性、普适性以及研究与展示平台的构建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屯堡水利文化遗产是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鲍屯明代水利文化遗产是屯堡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该水利工程的延续,反映了屯堡文化的核心价值。在分析鲍屯水利文化遗产价值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乡愁情怀,对该水利文化遗产的旅游发展进行了具体的规划和思考,期望通过对该遗产的旅游发展实现保护和利用的目的,同时为游客打造一处体验传统乡村社会美好生活的梦中家园。  相似文献   

8.
“屯堡人”是明代“屯军后裔”,属于汉族的地方支系,集中居住在安顺地区,约有25万人口。清道光时以人们共同体的群体意识见于地方志,在民族学的境界方面则经历了由“汉”到“苗”再回归“汉”的过程,表现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9.
《新东方》2015,(5)
社会历史研究的"民间视角"既关注国家与地方一同构建完整地方社会的历史机制,也强调地方精英、民众百姓以及民俗活动在历史发展中的意义与价值。从"民间视角"出发,海南冼夫人文化经历了由英雄化到神化最终实现民俗化的历史过程。海南冼夫人文化的变迁既表现出海南民众持有的实用理性的价值追求,也充分体现了国家与地方之间的互动对于海南社会发展的深入影响。  相似文献   

10.
屯堡人述略     
从贵阳沿着滇黔公路西行,在平坝县天龙镇、安顺县大西桥及安顺城、幺铺等地,可常见到那身着长袍、大袖衣、拴围腰、系长带、头缠白帕,圆型的发髻坠于脑后,佩带耳柱(环)的妇女。这种衣着和头饰特殊的人,尤为引人注目。有认为是少数民族的,也有具体地把她们作为苗族的一支而称为“凤头苗”的。当知道她们确实是保持明代装束俗称屯堡人的汉族时,都深为惊奇,并普遍认为,生活在经济繁华、交通发达地区的汉人,文化上又独具特色,这种特殊的人们共同体像福建省惠安妇女一样,在国内实为罕见。蒙古族和满族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是居于统治地位的民族,但他们中散居在全国各地的成员同周围民族在经  相似文献   

11.
我国跨境电商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政策文本内容分析视角,运用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139份跨境电商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根据高频词聚类结果从政策主题、实施对象、产业链环节、政策措施等四个维度分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过程与跨境电商政策演进的关系规律。研究发现:一是从双循环形成与跨境电商政策发展演进关系分析,我国跨境电商政策经历了20世纪末至2011年的跨境出口电商助力外向型经济为主导时期;2012—2016年的跨境进口电商助力外向型经济调整时期;2017年至今的跨境电商全产业链升级助力双循环发展等三个阶段。二是从双循环背景下跨境电商政策主题变迁过程分析,政策主题经历了由宏观到具体、由出口到进口再到全产业链的转变。三是从双循环背景下跨境电商政策实施对象变迁过程分析,实施对象经历了由少变多、由企业到消费者再到全产业链参与主体的转变。四是从双循环背景下跨境电商政策产业链环节变迁过程分析,产业链环节经历了由短变长,由主体扩张到规范发展的转变。五是从双循环背景下跨境电商政策措施变迁过程分析,政策措施经历了由单一变丰富,由宣传引导到法规管制再到体制扩容的转变。基于上述事实...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地方历史文献对屯堡人的记载 ,结合“六山六水”民族调查及研究 ,进而论述了屯堡人的判断标准、自识与他识、文化传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书讯     
《小康》2006,(6)
《中国发展研究(2006版)》本书客观地分析了中国当前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进程,提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也对未来中国5~15年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了前瞻性的预测,为国内外经济研究和政府机构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权威性分析。作者:马洪王梦奎出版:中国发展出版社定价:35.00元《屯堡乡民社会》本书以广阔的视野,深入的田野调查和丰富的实证材料,首次对一个典型的屯堡村落进行了多学科交叉与多种方法并用的整体性考察和系统——结构解析。描述和刻画了屯堡乡民社会与传统的主流乡土社会在经济、社会、历史、文…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论,从西欧传入中国经历了长期、艰难曲折的历史过程。从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最早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中国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概经历了从早期社会主义思潮的传入到早期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入,再到主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三个主要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5.
利益关系变迁中的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后我国意识形态变迁大体上经历了从强调批判和斗争的革命型意识形态到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建设型意识形态,再到凸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和谐型意识形态转变,发生这种变迁的深刻基础在于我国利益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而最直接的原因就在于党和国家对于这种变化着的利益关系的自觉程度。这种由利益关系发展变化所引发的意识形态变迁,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功能、内容、方式、任务等多方面的显著变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鲜明的自身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16.
以贵州安顺地区为居住中心的"屯堡人",其祖先是在明代初期为了"征南"从江南作为"屯军"移民而来,居住在称为"屯"或"堡"的集落,成为共同体的来历。现在作为汉族的自我意识而被公认为汉族。曾基于文化的不同特点,后来的汉族移民将其视为非汉族而产生视角的差异。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曾出现过再移居的情况。在历史的演变中,"屯堡人"有可能形成了人们共同体的雏形。估计,可能被选择为在近现代中具有人们共同体特定的处于同一性动态过程的汉族下位集团。  相似文献   

17.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一个由高度融合到相对独立 ,再到重新融合的过程。一方面 ,道德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具有不同的价值定位标准。另一方面 ,道德价值又具有社会本位性 ,即以社会的总体认可和支持为前提和基础。要充分发挥道德维系伦理关系的功能 ,就要对道德进行制度化设计。适当地把道德法制化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治运行中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都要求加强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初到现在安中村经历了各种不同生计模式的历史变迁过程,现总体上实现了原来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结构向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类型转变,虽然第一产业受到多方面影响并没有完全实现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的彻底转型,但在民族村寨的经济转型中,我们明显感觉到产业结构内部的相互依附与互动,并深受产业链上下游的影响,最终实现各产业内部及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赵蓉 《思想战线》2011,(Z1):336-337
《接骨师之女》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在《喜福会》之后创作的一部最具自传性的长篇小说,深刻地描写了宝姨、茹灵和露丝三代母女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由于经历的不同和文化的差异,母亲和女儿之间产生了冲突和矛盾。双方通过努力沟通,最终真正理解了对方。母女关系从冲突走向融合,体现了东西方两种文化从冲突到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女儿清楚地认识了自己,摆脱了身份认同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0多年来,中国近现代政局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化,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台海两岸的对峙局面即是其演化发展的一个结果。统一、融合和发展既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题,也是当代海峡两岸政治运作的主流走向。本文拟从各种制约因素的消长变迁视角切人,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