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前言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也是全球自然灾害造成损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搞好区域灾害管理的多边合作有利于亚太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亚太地区自然灾害往往波及几个国家,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地震海啸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灾难影响到亚洲的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马尔  相似文献   

2.
前言 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也是全球自然灾害造成损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搞好区域灾害管理的多边合作有利于亚太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亚太地区自然灾害往往波及几个国家,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地震海啸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灾难影响到亚洲的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马尔代夫、缅甸7国和东非的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塞舌尔4国.  相似文献   

3.
<正>亚洲开发银行2012年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20年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中亚洲的损失额约占了总额的一半。报告还指出"引领全球经济的亚洲在自然灾害前面临着最大危险",亚太地区遭受自然灾害的概率是非洲的4倍、北美  相似文献   

4.
《中国减灾》2010,(11):22-23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重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巨大,全球的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地壳构造活动强烈,海洋和大气变动活跃,是世界上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损失最为严重的地区。重特大自然灾害频发已成为亚洲人居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是亚洲许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5.
卞吉 《中国减灾》2010,(5):47-47
土地荒漠化是世界性的难题,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荒漠化危害地区。沙尘暴是一种跨越国境的自然灾害,就像瘟疫一样,困扰着北美、澳大利亚、中亚以及中东地区。为此,全球围绕沙尘暴治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据媒体报道,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增强,  相似文献   

6.
在亚太地区,在领土、边界争端以及朝鲜半岛问题和台湾问题等热点问题仍未解决的同时,各国还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非传统安全挑战,如恐怖主义、海上安全、自然灾害、跨国犯罪等。因此,美国非常重视随时调整其亚太战略,以适应该地区安全环境的新变化。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执政以来,对亚太地区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其新的亚太战略已经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重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巨大,全球的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地壳构造活动强烈,海洋和大气变动活跃,是世界上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损失最为严重的地区.重特大自然灾害频发已成为亚洲人居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是亚洲许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各国面一临的共同挑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04,(4):46-46
亚洲防灾中心专家艾勒思·李果和克里斯蒂·艾可表示,亚洲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的地区,该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占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总数的42.6%。专家们表示,每年自然灾害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甚至导致社会发展过程倒退。因此,各国政府需发展“减灾文化”。1992-2001年十年间亚洲地区每年平均有4.6万人在自然灾害中丧生,1.8亿人遭灾,分别占全球受灾死亡人数的75%和受灾人口的90%。亚洲防灾中心的专家指出,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使得亚洲城市更易遭受灾害影响。由于亚洲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防御自然灾害更趋复杂。许多城市人口生活在…  相似文献   

10.
王景来 《中国减灾》1995,5(4):44-46
全球灾害发展趋势王景来(云南省灾害防御协会)一、自然灾害日趋严重近年来,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日益增加,社会普遍变得更易遭受自然灾害的损害。自然灾害与发展和环境问题得到极大的关注。随着自然灾害影响的不断增长,没有一个国家在自然灾害面前是安全...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亚太地区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态势,根据2000年有成员国农业部长参加的区域大会的精神,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组织决定的这次会议于2001年6月12-15日在泰国北部清迈召开。亚太地区组织18个成员国和联合国下属机构及非政府组织等6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和工作人员,共75人参加了会议。我国由农业部等组团,有4位专家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70%以上的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同时,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成功应对自然灾害,有效降低灾害损失,成为我们共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12,(6):1-1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70%以上的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同时,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成功应对自然灾害,有效降低灾害损失,成为我们共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张晓宁 《中国减灾》2013,(8):12-17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各种突了性灾害发生频繁,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多种自然灾害,特别是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民营企业在长三角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长三角是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并列为我国三大经济区域之一,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16.
黎益仕 《中国减灾》2013,(12):14-15
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的一个三角形区域,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压作用,地震活动频繁,是全球陆内地震最典型的地区。“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灾情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地震也是造成人员伤亡最严重的,因而被列为“群灾之首”。20世纪以来,全球因地震死亡的总人数近150万人,我国就有近60万。  相似文献   

17.
<正>土地荒漠化是世界性的难题,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荒漠化危害地区。沙尘暴是一种跨越国境的自然灾害,就像瘟疫一样,困扰着北美、澳大利亚、中亚以及中东地区。  相似文献   

18.
论冷战后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以后,国际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动。美国出于建立世界“新秩序”和实现“21世纪仍是美国世纪的美国梦”,布什政府时期就开始重新确立全球霸权主义战略。克林顿政府执政后,美国推行该战略在亚太地区的具体表现是:为了增强它在该地区的霸权地位,重新调整美国...  相似文献   

19.
当前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唐天日当前,亚太地区政治形势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但是,这个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和问题,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和重视。亚太安全格局的变化在冷战期间,对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影响最大的五种主要力量,是美国、苏联、日本、中国和东盟。苏联被公...  相似文献   

20.
夏雨 《今日广西》2010,(10):28-29
“2010年,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在中国和印度的带领下,预计增长幅度将达7%。中国经济增幅有望达9.5%。印度预计达8.3%。”联合国亚太经济和社会委员会(ESCAP)今年5月6日在全球22个城市同步发布了《2010年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和社会概览》,该报告分析了亚太地区经济复苏状况,并向该地区政府提供了具体的经济社会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