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征博物馆     
2006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红军长征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诞生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为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缅怀革命先烈,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本刊特别推出“长征博物馆”栏目,图文并茂介绍红军长征史迹。福建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红军长征出发地的主要省份。当年,中央苏区所属的22个县福建就有11个。福建有近3万人参加长征。福建苏区人民积极扩红支前,支援红军北上抗日。长征路上,八闽子弟兵英勇作战,流血牺牲,到达陕北时仅剩2000余人。福建人民为红军长征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期引领读者走进宁化苏区——  相似文献   

2.
10月13日上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被誉为中央苏区乌克兰的福建宁化县,隆重举行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落成典礼暨红军长征纪念雕塑揭幕仪式。落成后的宁化县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将  相似文献   

3.
正为什么说红军长征是"3+1"的长征?整个红军的长征是"3+1"的长征,即红一(中央红军)、二(最初称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的长征,再加红二十五军的长征。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算起;长征结束以三大主力红军(红二十五军于1935年11月并入红一方面军系列)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和今属宁夏的将台堡会师为标志。红军长征历时两个寒暑,纵横14个省,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役战斗,渡过了近百条江河,越过了约40座高山险峰,经过了十多个少数民族地区。其历时之久,规模之大,行程之远,沿途自  相似文献   

4.
1933年10月.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1934年9月初.为掩护中央主力红军长征.红1军团、红9军团、红24师及福建苏区地方武装奉命在松毛岭一线构筑工事.抗击国民党东路军从连城向长汀推进。连城松毛岭郭公寨.是松毛岭阻击战的前线指挥部。  相似文献   

5.
在许多有关论述中央苏区红军长征的史书论著中,都称长征初期的主力红军为“红一方面军”或“中央红军”。严格说来,这是不很确切的。因为,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在开始长征时,已经改变了部队的名称。根据历史文件记载,1934年10月10日,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开始长征时,以朱德为主  相似文献   

6.
2006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福建是红军主要发源地和长征出发地之一。当年,中央苏区所属的福建的建宁、泰宁、宁化、清流、连城、上杭、龙岩、永定、归化(今明溪)、长汀、武平,以及崇安(今武夷山)、光泽、邵武、建阳、浦城、将乐、沙县等县,有近3万人参加长征,到达陕北时仅剩2000  相似文献   

7.
宁化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苏区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军长征4个出发地之一。在中央红军长征前的几年里,为中华苏维埃政府提供了“千担纸,万担粮”等有力的后勤保障,被誉为中央苏区的“乌克兰”。淮土、禾口还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予扩红模范区。1930年1月,毛泽东率部途经宁化时,留下了光辉的词章《如梦令·元旦》。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  相似文献   

8.
(一)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从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撤离中央苏区开始长征以后,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坚持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于1937年底先后集中整编为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为止。这段时间,通常叫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当时,由于党中央“左”倾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主力红军被迫长征。1935年1月,即中央主力红军退出江西中央苏区3个半月后,江西革命根据地就全部被敌人侵占了。留守在江西、福建、广东、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八省的红军游击队约46000余人,其中伤员约3000人,分散坚守在赣粤边、闽赣边、闽西边、闽粤边、皖浙赣边、浙南边、闽北边、闽东边、湘鄂赣边、湘赣边、湘南边、鄂豫皖边、鄂东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长征     
一、长征的基本概况关于长征的纪念活动,其实从去年就开始了。因为去年是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70周年。但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不仅仅是中央红军的长征,而是“3 1”,即红一(中央红军)、二(最初称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的长征,再加红二十五军的长征。长征以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实施战略转移算起。此前的红六军团西行算“探路”,红军长征的历史起点是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呢?这就要穿越时间隧道,回顾中央苏区的历史。1929年初,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下井冈山,经过在闽西、赣南一年多迂回转战,创建了中央苏区。在连续粉碎国民…  相似文献   

10.
宁化是中央红军长征4个起点县之一, 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21个 苏区县之一,还是闽赣省省委省苏机关后 期的驻地。宁化是中央苏区扩红重点县,当 年出现了"妻送夫,父送子,兄弟双双当红 军"的动人景象。宁化还是中华苏维埃中央 临时政府筹粮筹款的支前重点县。在中央 红军长征前的几年里,为中华苏维埃政府 提供了"千担纸,万担粮"等有力的后勤保 障,被誉为中央苏区的"乌克兰"。淮土、禾 口还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 予扩红模范区。 当年,宁化有13777名青壮年参加工农 红军。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活着的宁  相似文献   

11.
红军长征中的八次会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红军主力长征共有五支部队:湘赣苏区的红六军团、中央苏区的中央红军、鄂豫皖苏区的红二十五军、川陕苏区的红四方面军和湘鄂川黔苏区的红二方面军(红二、红六军团)。60年前的10月9日和22日,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将台堡胜利会师,这就是广为人知的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实际上,在三大主力会师前,红军长征的各部队还有七次中小规模的会师。  相似文献   

12.
宁化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作为中央苏区重要组成县的宁化,无论在中央苏区的发展,在支援和扩大红军,还是在红军长征的征途中,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宁化曾被苏维埃政府评为扩红模范县,当时宁化人口仅13万人,但参军的达到1.37万人,10人中就有一人参军.<红色中华>报上刊登中华苏维埃政府表彰宁化扩红的显著成绩,名列第一.宁化还被誉为“中央苏区乌克兰“,是中央苏区的粮仓和后勤保障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3.
武平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从1927年10月南昌起义部队进入武平,到1930年6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与红六军二纵队胜利会师于武平,土地革命斗争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而后武平县城及部分地区曾一度沦陷,在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红十二军于1932年2月克复武平县城,武平苏区和县苏维埃政府又得到恢复,此后一直到红军长征,武平城乡有90%以上地区成为红色区域,先后建立了20个区、170多个乡的苏维埃政府,以及少先队、儿童团和妇救会等群团组织,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直到红军长征后开展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二十年红旗不倒",武平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宁化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作为中央苏区重要组成县的宁化,无论在中央苏区的发展,在支援和扩大红军,还是在红军长征的征途中,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宁化曾被苏维埃政府评为扩红模范县,当时宁化人口仅13万人,但参军的达到1.37万人,10人中就  相似文献   

15.
正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指挥,中央红军完全丧失了在根据地内粉碎国民党军队第五次"围剿"的可能,被迫撤离中央苏区,进行战略大转移。中央红军及中央机关共8万多人,先后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向西突围,开始了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福建是万里长征的起点,中央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也是红军长征胜利的战略基地。在这场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中,福建人民和福建子弟兵以其无  相似文献   

16.
<正>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退出中央苏区,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担任过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的陈明、罗明随中央红军踏上了北上的征途。他俩在长征途中,虽然经历各异,但相同的是,他们都不畏艰难,乐观向上,坚持革命。陈明,福建龙岩人,1927年12月担任中共福建临时省委书记。长征之前,他担任福建军区宣传部长。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整编,将红1、红3、红5军团的教导队组成干部团,陈明  相似文献   

17.
“长征”称谓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进行的长征,开始时,是指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又称红一方面军),从江西中央苏区向陕北革命根据地战略转移这一亘古未有的壮举.后来,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三大红军主力于1936年10月在甘肃省会宁地区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长征就指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的红军,遵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向陕北革命根据地大本营转移这一伟大历程了.  相似文献   

18.
张进海 《共产党人》2006,(21):40-42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宁夏师范学院就在这个喜庆的日子成立。用“不到长城非好汉”作为学院的校训,就更加具有特定的含义与精神内涵。一、历史背景和精神实质1.“不到长城非好汉”产生的历史背景1934年10月中旬,毛主席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从中央苏区——江西瑞金和福建长汀等地出发开始长征。沿途纵横11个省,粉碎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爬)山,过草地,经历了千难万险和万水千山。当长征接近胜利时,1935年10月7日,红军在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狂轰滥炸的情况下,临危不惧,抢占先机,登上了六盘山。登临山顶后,毛泽…  相似文献   

19.
1953年春光明媚的3月,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邵式平,接到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安子文从北京拍来的加急电报,电文的意思是: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长征前夕,有一些负责干部和红军将士将他们的子女寄养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宁化这块神圣的红土地为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它是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闽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扩红、支前的模范县,中央苏区的“乌克兰”,红军长征4个起点县之一。宁化有1.37万人参加了工农红军,为革命事业献出“千担纸,万担粮”。宁化的光荣历史将永载史册。宁化作为红军长征4个出发地之一,不是什么深奥的理论问题,是铁的历史事实,是宁化人民用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