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3年8月10日,以现任“立委”赵少康、郁慕明、陈癸森、周荃、李庆华、王建煊及前“立委”李胜峰等七人为发起人的新党,在台正式宣布成立,并公布了组党宣言和基本主张,成为台湾第74个“合法”政党。新党在台湾政坛的出现,被视为是自1986年民进党成立之后,台湾“政党政治”中的又一个政治大事件。  相似文献   

2.
竺新原 《台声》2006,(4):74-75
刚完成到中国大陆进行“民族之旅”的台湾知名人士王建煊先生,在此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又进行了两次“爱心之旅”。分别在安徽、山东两省,行程数千里,过江跨海,深入建在穷乡僻壤的6所爱心小学参加落成典礼,还对10所贫困小学考察。王建煊虽已68岁,但身体建硕,精力充沛,面带微笑,目光坚定。我想这与他经常进行“爱心之旅”有莫大的关系。主张“教育是高尚的慈善事业”王建煊先生对受教育将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深有体会。他虽出身清苦,但在艰苦的环境下仍坚持完成大学学业,在1965年又以高分考取台湾政治大学第一届财经研究所读研究生。1970年夏,…  相似文献   

3.
台湾新党的崛起李猛,蔡丽1993年8月10日,台湾政坛发生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地震,国民党内“非主流派”政治团体“新国民党连线”部分核心成员赵少康、郁慕明、李胜峰、王建煊、李癸森、周荃等宣布脱离国民党,组成新党。8月22日,新党举行成立大会,通过党章,选...  相似文献   

4.
近几个月来,台湾各界围绕土地增值税由公告现值改为实际交易价格课征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实行第二次土地改革的议论,形成两种对立的意见而争吵不休,以至“财政部长”王建煊被迫辞职。这样一个小问题竟然引起轩然大波,说明目前台湾有一部份人掌握了相当多的土地,五十年代初土地改革前的私人占有土地不均现象又出现了;而这些人占有土地主要是作为投机手段以获取暴利,课征土地增值税的办法一改变,确实触动了这些人的既得利益和“未来利益”。同时也说明了台湾目前金权政治结合已深。因此很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5.
段小芬 《两岸关系》2005,(12):46-47
贵阳市人民政府10月25至29日主办“筑台两地生态农业研讨会暨农产品展销会”。国台办副主任王富卿,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晓东,贵州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苏太恒,国台办交流局副局长贺之军,省台办副主任孙辉,贵阳市领导李涛、陈坚、王晓光、罗筑云、李忠,北京农业专家及台湾问题专家,新党主席郁慕明,台湾知名人士王建煊及近150余名农业界专家学者、实业家出席。这是贵阳市人民政府首次举办重要涉台交流活动。共投资签约项目24个,总金额达9.11亿元。回眸盛会高潮迭起以“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  相似文献   

6.
去年,台湾政坛出现了一个新的在野政治势力——既有别于国民党当局、又不同于民进党的第三种政治势力.1993年8月1O日,台湾“立法院”国民党“次级问政团体”——“新国民党连线”成员赵少康、李胜峰、李庆华、郁慕明、周荃、陈癸淼、王建煊等七人,宣布退出国民党,组建“新党”.8月25日,新党完成政党报备手续,正式成为台湾第74个政党.近一百年来,国民党经历了多次公开的分裂与另立中央.但是,退守台湾以后,内部分裂正式另组新党,这还是首次.新党公开与国民党决裂,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争权夺利和鱼肉人民的内幕,是台湾民众愿意看到的.新党标榜可以制衡两党,即国民党和民进党,也是有吸引力的口号.再加上反“台独”、反金权、反腐化、反特权的诉求,以及个别成员在民众中树立了“正义”的“清新”形象,新党有一定魅力.而台湾民众对国民党失去信心、  相似文献   

7.
在国民党十四大召开前夕,“新国民党连线”正式宣布脱离国民党组成“新党”。近百年来国民党虽有过多次公开分裂和另立中央,但内部一派分裂出来另外组党还是首次。新党的成立,是国民党派系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这一事件不仅直接影响到国民党年底县市长选举,而且对台湾未来的政治生态及统独斗争也将产生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一、新党成立情况及背景 8月10日,“新国民党连线”成员赵少康、李庆华,郁慕明、周荃(女)、陈癸淼和王建煊六位“立委”及前“立委”李胜峰在台北举行记者会,正式宣布因理念不合,决定  相似文献   

8.
去年12月上旬,我在台湾东吴大学政治研究所与中国大陆问题研究中心主办的“两岸交流学术研讨会”上宣读了我的论文:《从台湾产业升级看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主要阐述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与台湾产业升级之间的互动关系,其中淡到:“台湾产业升级已在进行,但升级进程似乎太缓慢、零散。”会上,台大经济系教授陈博志评论时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台湾产业升级非常的快”,“出乎一般人意料之外”。返厦后,薛琦教授特地寄来他的《总体失衡与个体调整:台湾在80年代的经验》一文,并附一信,表达他对台湾产业升级的看法,监对我的观点提出与陈博志教授类似的意见。在  相似文献   

9.
台湾学者之间,关于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的转型,曾有过一场“内地化”和“土著化”的论争.“内地化”主要是以李国祁教授为主的历史学者提出来的.他们认为清代台湾发展的趋向是内地化.“台湾移垦社会的转型,主要是一种内地运动,即台湾社会变迁在取向上以中国本部各省的社会形态为目标,转变成为与中国本部各省完全相同的社会.”“土著化”是由人类学者提出来的,以陈其南和他的导师李亦园、王崧兴教授以及庄英章教授等为代表.他们的主要论点是:清代台湾汉人社会的发展模式是“土著化”.整个清代可以说是来台汉人由移民社会走向“土著化”变为土著社会的过程.……建立在本地地缘和血缘关系上的新宗教和宗族团体取代了过去的祖籍地缘和血缘团体.  相似文献   

10.
“台湾史研究会”是台湾地区的一个以研究台湾历史为主的民间学术团体。该会由郭衣洞、钟肇政,叶石涛、张晓春、王晓波、陈映真、尹章义等四十七人发起,于1987年3月15日在台北市成立。第一任理事长是王晓波教授,副理事长是尹章义教授。  相似文献   

11.
1998年11月初,由“台湾长老教会”和“台湾教授协会”主导成立了所谓“台湾前途公投促进会”,极力为“公投台湾前途”活动制造舆论。同月29日,“台湾长老教会”举行“台湾前途公投”活动,该组织的6000余人参加了投票;当天下午,台南市政府和“台湾长老教会”还联合举行“公授大游行”。12月5日,在台湾“三合一选举”投票的同一天,台南市政府同步进行了“台南市市民投票”活动,其中一个议题即是所谓的“台湾前途公投”,以“赞成(或不赞成)台湾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的字样作为台南市民投票内容。台南市政府声称,举办“公投台湾…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希望在大陆”──访台湾学者盛庆琜 许梦台湾淡江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特聘教授盛庆,虽已到七五高龄,但精神矍铄,侃侃而谈,历数小时而不倦。盛教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到英国爱丁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系主任、台湾交通大学校长,加拿大渥?..  相似文献   

13.
历次入闽的河洛人,大部分聚居在彰州、泉州、厦门等地区,所以台湾人称闽南迁居台湾而祖籍在河洛的人为“河洛人”或“河洛郎”。实际上,居住在中原河洛地区的人却很少自称为“河洛人”,“河洛人”是由台湾传回来的称谓。福建厦门大学著名方言专家黄典诚教授曾发表过一...  相似文献   

14.
李永泰 《台声》2002,(8):30-31
“海峡两岸经济与科技产业比较研讨会”于2002年5月30日在南京东南大学召开,这是东南大学建校百年的一项重要学术活动之一,同时纪念东南大学杰出校友李国鼎先生,并促进海峡两岸的合作。会议由东南大学、(台湾)“中央大学”、江苏省台湾事务办公室与(台湾)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联合主办。参加会议的大陆代表约60余人,台湾代表40余人。会议的研讨主题反映当今两岸同胞关心的热点,即经济与科技产业发展的历程、经验交流以及两岸合作发展的探讨。大会开幕式由东南大学副校长吴介一教授和台湾“中央大学”副校长郑光甫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5.
阿敏 《台声》1995,(11)
1995年9月25日至28日,来自海峡两岸的考古、历史学专家及有关人士近百人汇聚河北涿鹿,隆重召开全国首届炎黄蚩三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大会收到学术论文30余篇。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李学勤教授致开幕词并作学术报告。由大陆学者曲辰、台湾两岸民族文化交流会主任委员席瑜教授共同撰写的《涿鹿桥山黄帝陵史实考证》论证尤为翔实精当,颇受好评。  相似文献   

16.
古远清 《台声》2000,(5):26-27
“不同于其他诗社喧哗、尖锐的声浪 ,‘大海洋’诗社是束冷冽、清彻的灵河 ,理性而温和 ,客观而隽美 ,她的心胸像海洋般宽阔 ,浪涛汹涌是有的 ,但外观其伟大 ,那是自内自强不息的流声。”台湾“大海洋”诗社访问祖国大陆代表团团长朱学恕在武汉地区作学术报告时 ,说了上面一段充满深情的话。朱学恕先生的介绍一点也不夸张 ,的确 ,“大海洋”诗社不像台湾某些诗社那样善于大肆宣扬自己。正因为她很少大声喧哗 ,以至大陆不少读者对“大海洋”诗社非常陌生 ,不知在台湾南部高雄还有这么一个有影响的诗歌团体。左营是台湾一个重要的诗歌基地 ,《…  相似文献   

17.
陈奇文 《台声》2003,(2):35-36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沈骏的专著《中共三代领导集体与祖国和平统一》一书已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沈骏教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笔者有幸作为首批读者仔细地学习了几遍,深感这部著作无论从政治思想教育上或是学术研究上都具有珍贵的价值。沈骏教授是近代名人之后,爱国世家之女。她的外太高祖是赫赫有名的抗英名臣林则徐;高祖沈葆祯则是1874年抗击日寇侵略台湾的英雄而且又是治理台湾、开拓台湾近代化的爱国政治家,有史家称之为“中国海军之父”、“台湾近代化之父”;外祖父陈兆锵是中国近代爱国海军耆宿。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福建省东山县和台湾的农业合作取得了成功,台湾农业专家频繁到东山进行农业交流,并拟定了许多合作的新项目,效果很好.早在199O年5月,台湾“农委会” 顾问、亚太粮肥中心主任黄正华先生就率领一批农业、水产专家、学者,对东山的农业进行综合性的考察,回台湾后正式向台湾当局提出两岸农业交流计划,并要求以东山做为起点.紧接着台湾农业经济专家彭作奎教授率领专家考察团,深入东山县芦笋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进行考察,双方就农业合作交换了意见,并初步拟定设立“农业综合示范区”、“水产苗种繁育实验区”、“优良品种引进隔离区”等.此后还有许多台湾人士慕名来东山,1992—1993年就有7批20多位台湾农业专家、教授到东山考察农业水产投资环境和土地开发情况.1991年1O月东山县举办了“东山·闽台农业经济技术交流恳谈会”,有136位台湾专家和其他人士参加了会议.台湾“立法委  相似文献   

19.
为中国统一奔走呼号──记台湾著名爱国人士胡秋原先生裴高才祖籍湖北省黄陂县,今年86岁高龄的胡秋原先生是台湾资深“立委”、“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中华杂志》发行人。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人格、民族、学问之尊严”,首倡“超越论”。他以学者、教授、政论...  相似文献   

20.
被誉为“汉语网络文学旗手”、“全球华文地区E世代天王级作家”的台湾青年作家“痞子蔡”,现任台湾康宁大学休闲资源暨绿色产业学系助理教授,2007年发表的网络小说新作《暖暖》赐一面世,即被呼为“再创高峰的精彩出击”。在台湾岛内尤其是校园再次刮起“媲美《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爱情旋风”,引起巨大轰动,受到热烈追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