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片段金庸     
正有人曾经问金庸先生:"人生应如何度过?"老先生笑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比"米寿"还大了6岁的金庸——查良镛,在"大闹一场"之后,很安详地告别了人世。我想他是微笑告别的。时间让我们学会了告别。2018年11月12日,在香港殡仪馆,举行了金庸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一位大学者死去只用一秒钟,再产生这样一位学者却要几十年",对金庸来说,亦是如此。一个影响数亿人、影响几十年、影响几代人并且继续影响下去的文化人,是绝不能被轻视、忽视的。  相似文献   

2.
正10月30日,武侠泰斗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是海宁查家的第二十二代孙,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武侠小说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金庸的武侠小说写作始于1955年,当时他在香港《大公报》上与梁羽生、陈凡开设《三剑楼随笔》专栏。同年首次以"金庸"为笔名写出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随后又写出《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  相似文献   

3.
金庸是中国五千年来第一个致富的知识分子。除了传说中的陶朱公外,能够同时成为大儒和富翁的,绝无仅有。他不仅是一个著名武侠小说家,更是一个有非凡商业才能的人。对公益事业,金庸出手大方。有次他将一张100万港币的支票捐赠给香港大学,校长接过支票开了句玩笑:“查先生,您忙得写漏了个‘零’吧。”他二话没说,立即又送去900万。家乡浙江,金庸各种各样的捐赠,至少不低于2000万。金庸,本名查良镛,笔名“金庸”系“镛”字一分为二。他的致富传奇,恰似他书中描写的“桃花岛”一样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4.
1981年7月18日上午,邓小平以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身份会见香港(《明报》社长查良镛(即金庸)。这是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以后,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单独会见的第一位香港同胞。  相似文献   

5.
徐云鹏 《今日浙江》2010,(19):62-62
近阅《金庸传》,其中有当年邓小平与查良镛关于领导者智谋问题的对话,绕耳不绝,感触颇多。邓小平同志意味深长地说道:“政治家不要主意太多”,“太多了就会让人无所适从。”时至今日,这句话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去年11月9日,香港著名作家、《明报》创办人查良镛(金庸)先生偕夫人林乐恰、儿子查传倜来到阔别了半个世纪的故乡浙江嘉兴市访问。在四天时间里,他们游览南、北湖,观赏钱塘江潮,投资办企业,忙个不停,获得了乡亲们的赞誉。东山再起金庸先生于1993年3月退休。他辞去《明报》董事局主席,将艰辛经营32年的《明报》出售给于品海为首的智才集团。尔后,他却依依不舍这心爱的“江山”,准备东山再起。去年72岁的金庸老当益壮,一次在杭州香格里拉酒店对记者说:“人生总是无常的,生命也不知道哪一天结束,任何事情是没有永远的。”金庸先…  相似文献   

7.
妙语联珠     
★邓公是我最佩服的人我国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本名:查良镛)说:“邓先生是做人的模范,局势不利时讲究策略,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要让步就让步。他能灵活地运用马列主义,大胆地、很有勇气地根据中国形势,作最正确的决策。”“邓小平是我最佩服的人,我一直很佩服邓小平的风骨,就像是我武侠小说中所描写的英雄人物,但胜过我笔下钟爱的任何英雄人物。”★“国计民生”并非政府垄断的理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李佐军说:“关系国计民生”经常被许多人用来作为政府垄断经营的借口,似乎市场就不能保证国计民生。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相似文献   

8.
<正>1956年5月1日,金庸与香港大学毕业的女记者朱露茜结婚,金庸为她改名为"玫",含有"以文称王"的意思。6个月后,金庸的第一个儿子降生。1961年、1963年和1965年,二儿子及两个女儿出生。朱玫是金庸的第二任妻子,结发妻子杜冶芬和现任妻子林乐怡都没有生育。长子最具父亲基因在金庸的儿女中,大儿子查传侠大概是最具有父亲遗传基因的孩子了。  相似文献   

9.
金庸先生招到了第一位博士生,媒体又开始大肆宣扬,什么"侠女"呀,什么"才女"呀,统统安在了这位女"博士"身上,如果这个王剑报考其他人的博士,包准是无声无息的.看起来,只要和金庸扯上关系,你想不出名也难呀!或许,关注不关注金庸,还真成了一个问题.正如"生,还是死,是一个问题"一样.  相似文献   

10.
早就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这句话也许有点夸张,但金庸的名气之大却是不言而喻的。不过,大部分人可能只熟悉金庸的小说,却不了解金庸其人——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内地,还是港澳台,甚至是海外,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凡是接触过小说的人,不要问有多少人知道金庸,要问有谁不知道金庸。如今已经八十三岁的金庸看上去还是那么神采奕奕,没有一点暮年之气,这不仅让人想起他在十七岁写的一篇文章《一事能狂便少年》,六十六年的岁月,时光已旧,却精神依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传奇。而在中国文学史上,金庸也创造了一个武侠文学的传奇。  相似文献   

12.
在香港,最为文化界、知识界推重的两大报刊,一是《明报》,一是《信报》。《明报》的创办者为著名的金大侠——查良镛,而《信报》的创办者则不太为国内读者所知,他就是曾经追随过查良镛、后又自立门户创办《信报》的林山木。  相似文献   

13.
赖晨 《协商论坛》2012,(2):50-51
邓小平爱看武侠小说,尤其爱看金庸的武侠小说;而金庸在邓小平"落难"时,曾撰文盛赞邓小平。1981年7月18日,邓小平接见了金庸,相见甚欢。不久,金庸武侠小说在大陆"开禁",成为畅销书……邓小平睡觉前爱看金庸的人、武侠小说邓小平曾坦言:"我读的书并不多。"他没看过马恩全集、  相似文献   

14.
去年11月3日,74岁的金庸偕同夫人林乐怡、儿子查传倜抵达台湾,参加为期三天的金庸小说学术研讨会。金庸一入境,便立刻受到海关工作人员明星般的欢迎,除了献花、惊呼之外,不少人还拿着书本要金庸签名,在机场守候的民众更是围观争睹。金庸在台如此受欢迎是有原因的。从去年暑假开始,由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便锐不可挡。单单一出《神雕侠侣》,就有三种不同的版本播出。一时间,“雕热”四散,从电视、电脑  相似文献   

15.
吴俊逸 《传承》2009,(13):57-59
倪匡在《我看金庸小说》中说:"金庸小说中的武功描写部分当然精妙绝伦,但比起其他精彩部分来,似乎不必专门提出来详细讨论了。"而我这篇文章恰恰要专门讨论金庸笔下的武器和武功。梁羽生认为,武侠小说可以没有武,但不能没有  相似文献   

16.
金庸与读者对金庸小说的影视改编基本予以否定,其原因在于:文学向影视的转换本身有难度;武侠小说的传奇性转换成具体、确定的画面有难度;影视创作者的再创作要让熟悉原作的读者接受有难度。金庸小说的改编拍摄却始终不曾终止,这主要是源于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关于“侠”的文化心理,源于影视创作者对金庸小说丰厚文化内涵的认同与宣扬。  相似文献   

17.
在武侠小说里,金庸先生对"天下"更多地注入了一种伦理的、历史文化的元素。金庸武侠小说的地理历史文化政治语境,使小说有了成为一种新认识的文化的可能性。武侠不是一种情绪,它是一种文化,它最撼动人心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电视传媒对金庸武侠小说的传播和诠释,意味着一个文本被夸大时代的到来,同时也意味着作者与读者第一互动的文学意义的结束。  相似文献   

18.
金庸二三事     
读过金庸武侠小说的人,无不被其磅礴的气势所感染。文如其人,这恐怕与金庸先生一生正气,几经挫折而不计怨嫌的大度胸怀分不开。  相似文献   

19.
目前 ,王朔与金庸之争仍是文坛关注的焦点之一 ,当事人双方都表现出良好的心态 :金庸表示与王朔个人没有恩怨 ,王朔则表示无意对金庸人身攻击 ;金庸表示王朔文章中的某些观点是正确的 ,王朔则承认自己的文风“确有问题” (见《文学报》 ,1999年 11月 11日 )。这些信息告诉我们 ,他们之争并非个人之间的私见 ,而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观念、文学审美观念的冲突。从这个角度上来讲 ,葛红兵先生的《不同文学观念的碰撞———论金庸与王朔之争》 (载《探索与争鸣》 2 0 0 0年第 1期 )一文抓住了这次论争的要点 ,突破了纠缠于是与非的简单模式 ,而上升…  相似文献   

20.
每当提到云南大理,人们总会想起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小说中那南诏古国的清远神秘,让人掩卷遐思;也有人会想起上世纪六十年代闻名遐迩的影片《五朵金花》,随着一曲唱遍大江南北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