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语偶叙     
三个“戏称” 我家乡的人对文化人的三个“戏称”有点意思。其一,对搞绘画的人、画家有一个戏称,称之为“画安仔的”。“安仔”是方言,不太好理解和翻译,意思是“小人”,不是“卑鄙的人”那个意思,也不是尚未成人的“小孩”的意思,是“小小的人”的意思,比真人“小”得多的人的意思,画出来的“小小的人”的意思。这就是说,搞绘画的人、画家就是画“人”的,就是画“小小的人”的人的。  相似文献   

2.
静安寺街道愚谷村居民区的房子大都有80多年的历史了,是典型的“老城厢”,原来一家人住的房子,住进15户人,人口密度大。居委会立任刘翔龙清楚地记得,以前对居民的管理主要是户籍管理,但是,目前2000多户居民中,分“户在人不在”、“户在人在”、“人在户不在”三种情况,共计4000多人,  相似文献   

3.
所谓“人岗一致”,是指流动人口实际的职业、用工单位、工种等要与登记的一致,也可称“人务一致”或“人工一致”。“人户一致”率在派出所基础工作中很难实现高比例,服务现实斗争效果不明显。而在实施“人户一致’’的前提下.推行“人岗一致”则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补充。它有利于流动人口的活动轨迹分析、研判高危人群、案情,追捕违法犯罪嫌疑人,直接服务侦查破案等。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靠“说”,又要靠“做”。“说”即“言教”,是通过宣传真理,用真理的力量去教育人、号召人;“做”,即“身教”,是通过身体力行,用人格的力量去感染人、征服人。“言教”与“身教”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5.
王庆  夏凯 《学习与实践》2023,(9):115-125
近年来,网络空间“人设”泛滥现象日益突显。“人设”在社交媒体技术、平台资本和消费文化的叠加效应下,已全面渗透到人们的休闲娱乐、文化和日常生活世界,并显现出异化趋势——背离自然表演和真实自我的本义,成为奇幻的“人的景观”。同时,“人设崩塌”的戏剧性媒介展演也层出不穷,引发网络狂欢和社会情绪震荡。本研究从“多重自我”“虚幻自我”和“物化自我”的三个维度来阐释“人设”异化的新媒介表征,并将网络“人设”泛滥的“超级媒介奇观”作为一则“社会性寓言”予以文化的症候式解读,以揭示媒介化“人设”的泛滥对人的自我、社会文化交往和公共生活所造成的危害,由此提出对网络文化生态的治理之策。  相似文献   

6.
兰明 《前沿》2008,1(3):26-29
人在“面世”时,只是自然人,是小写的人;人只有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人文教化的活动中塑造和积淀了社会本质时,才成为大写的“人”。在从小写的人走向大写的“人”的过程中,社会实践和人文教化起了关键作用,其中.哲学的塑造作用功不可没,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深入骨髓的,它有助于人的思维能力、完善的人格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人成为大写的“人”。  相似文献   

7.
李家泉 《台声》2001,(5):13-14
自李登辉以来,台湾社会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这就是凡主张“台独”或倾向“台独”的人,都说他们是“爱台湾”的。最近一年来愈演愈烈。   李登辉是自称“爱台湾”的人,主张“台湾优先”、“台湾第一”、“台湾生命共同体”,并且自比摩西,希望率领台湾人“穿越红海”,去自建“台湾人的国家”。   吕秀莲是自称“爱台湾”的人,张口闭口“台湾人民的利益”、“台湾人民的意愿”、“台湾人民的幸福”,说什么“台湾是属于台湾人民的”,“台湾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金美龄是自称“爱台湾”的人,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在最近台…  相似文献   

8.
“保安”这两个字古已有之。我们的祖先在造字时,已经赋予它固有的内涵。 “保”,左为“人”偏旁;右为“木”上有一个“口”,可以理解为树上结的果,人在结了果子的树旁守卫着。这可算“保”的原始含意。 “安”,上为“宀”,是房子的象形;下为“女”。意思是房子里面住着女人,这可算是原始的群居大家庭。 “保安”合起来,也就是守护成果,保卫家园吧! 今天,人们赋予“保安”的社会功能,是前所未有的。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保”字身上的“人”。这个“人”,应是个大写的“人”。“他”必须具备三方面素质: 1要有健壮的体格、全…  相似文献   

9.
李高山 《前进》2008,(3):14-16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是党的十七大对选人用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多年来,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一直在致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从选人用人原则到选人用人程序、方法都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选人用人在由传统的经验型选人用人向现代科学型选人用人转变,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向“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转变,由注重选用结果向同时注重选用程序和选用制度转变。但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也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如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过程中的“民意失真”问题、选用考察的“流于形式”问题、选用结果的“人岗不相宜”问题等。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有些人把“不问姓社姓资”、“冲破姓公姓私”说成是“思想解放”。那是胡闹,是那些想在中国搞“私有化”,把社会主义中国引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人散布的歪理谬说。试想,共产党员在方向道路、基本制度等问题上不问姓“社”姓“资”,那还是共产党员吗?如果各级干部、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思想都“解放”到不问姓“社”姓“资”、不分姓“公”姓“私”的地步,我国将会天下大乱,重蹈苏联剧变的覆辙。“思想解放”是必要的。人的思想受到愚昧、错误的歪理谬说禁铜,需要解放出来,才能认识真理;情况发生了变化,人的思想还囿于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民主与法制》2011,(33):56-58
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是毁誉参半。在一些人的眼里,他是“大救星”、“民族英雄”、“革命领袖”、“中东强人”;而在另一些人的眼里,他是“狂人”、“疯子”、“恐怖主义支持者”、“暴君”。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将会给卡扎菲以最终评价。但不管是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卡扎菲领导这个大约有六百万人口的国家摆脱了贫困,  相似文献   

12.
“第五代人”研究首先是一个前瞻性的课题。它的前瞻性在于:有学者认为,从代际理论的角度看,新中国的“第五代人”是否成形,甚至前四代人的划分是否科学、准确,还有待商榷。另外,改革开放后出生、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少年确实已经壮大。他们的未来即是中国的未来。认识与把握他们,在某种意义上即是认识与把握21世纪的中国。由此,也可以说“第五代人”研究是一个现实性的课题。前一阶段,不同领域关于“新人类”、“新新人类”、“70年代人”、“80年代人”,以及“卡通一代”、“读图时代”、“韩寒现象”甚至“美女作家”的争论,已显…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机关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人的管理。在逐步走向“人本化”的现代社会中,“以人为本”、“人道主义”理念及意识正成为主旋律,这种回归人本的管理理念,正凸显人际关系在构建和谐机关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构建和谐机关首先要“人和”,只有人和机关才能和谐,我认为在人的管理中。认识人、关爱人、培养人、举荐人、使用人应该成为构建和谐机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何为“八个人”?“八个人”是指宝钢集团党委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企业里党组织做“人”的工作要做到“尊重人、了解人、关心人、提高人、规范人、激励人、依靠人、凝聚人”,就是以尊重人为基本出发点,以了解人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关心人、提高人、规范人、激励人和依靠人的工作制度,达到凝聚人、实现员工与宝钢共同发展之目的。“八个人”工作机制是宝钢集团党委群众工作理念的具体表达。  相似文献   

15.
台湾岛内自4月10日起,在极少数极力主张“台独”的人组织的所谓“公民投票行动委员会”的煽动下,约100人开始在“立法院”门前举行“绝食为公投”的绝食、禁食和静坐活动,这些人包括民进党的部分成员以及其他独派与所谓社运界的几个人,有近20人扬言要进行长期绝食活动。这些绝食者为造成声势,除早就在民视新闻等媒体中打出了文宣广告外,绝食开始之前还沿路高喊“公投救台湾”、“公技立法不准跳票”等口号,唱所谓“勇敢的台湾人”和“福尔摩沙建立新台湾”之歌,并找来了电视直转车,以求留下“历史纪录”,基督教长老教会则在现场进…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要求企业每个环节的管理者的素质越来越高,因此,企业在选人、用人、管人方面做好工作。选人、用人和管人,三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选人是基础,用人是目的,管人是保证。选是为了用人,选上了有用的人,才能用。用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管理,保证“人”的成长。否则,在“气候”的变化下,自生自灭,是对人才的浪费。因此,管“人”也是为了更好用“人”,保证“人”在用的过程中不变质,使之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进步。一、选人是基础一是要有正确的选“人”观。也就是说选“人”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
“能本管理”是以能力为本的管理。它源于“人本管理”,又高于“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新阶段。“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和理念,它强调人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强调围绕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施管理活动。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还未能认识到只有以人的能力为本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木”。只有树立“能本管理”的新思路。才能使以人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内容的人力资本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人的能力价值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8.
隐私的居所     
在至少表面上提倡“大公无私”、“开诚布公”的中国文化里,与“坦诚”相对的“隐”、与“公”相对的“私”都是受到贬抑的。因此,隐私一词难免给人一种不好的联想。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隐私要么是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要么是见不得人的丑事,要么就是羞于告人的“小秘密...  相似文献   

19.
资料卡片     
天平的砝码气量小快乐少狭隘即人们常说的“气量小”、“小心眼”。对一些细小事情、闲言碎语,在“气量大”的人看来根本无所谓,可“气量小”的人往往就会生上好几天的闷气。别人相互间讲句悄悄话,“气量小”的人便以为是在讲自己;别人心里不高兴,脸色不好看,“气量小”的人就疑心是对着自己来的。在行为上,狭隘性格的人交往面窄,一般只同与自己想法一致或不超过自己的人交往,容不下那些与自己意见分歧或比自己强的人。气量大小是同一个人的人生观密切相关的。一个胸怀宽阔、豁达大度的人,就不会为个人的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同时…  相似文献   

20.
“人民”是当今用得最多的两个字。怎样理解这个时时见、处处见的词呢? “人民”是集合词.这一集合.就淹没了成千上万的个体;“人民”是抽象词.这一抽象,就抽去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人”一旦被抽象为“人民”.就成了没有声音、没有面目、没有形体的幻影。就成了可以任意雕塑的大理石.可以把它雕塑成至高无上的神,顶礼膜拜:也可以把它雕塑成铺路石,踩在脚下。在“大跃进”中,只看到“人民”起哄.看不到“人”的理智。在文革中,只看到“人民”在搞“多数人专政”.看不到“人”的尊严和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