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春节,阖家欢聚。当吉祥的灯笼高高挂起,守岁的爆竹声声响起,千家万户都沉浸在吃团圆饭、看春晚、走亲访友的喜悦中时,住总北宇物业人却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守护着一方平安。住总北宇物业共有500多名职工,忙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只为业主的一句"有你们在,我们安心多了"。用坚守诠释一份责任"您好,这里是住总北宇物业……"节日期间,熟悉的电话应答声依旧在物业项目部响起。从前台到园区,物业值守人员的身影依然忙碌。接听电话、  相似文献   

2.
正物业服务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社区业主的居住体验。住在阳光新干线小区的,有很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说,现在小区环境变好了,楼道、花池都干净了,居住环境和物业服务都特别周到贴心,走在小区里心情特别舒畅,为建工物业点赞。服务阳光新干线小区的物业,就是北京建工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安慧北里第二项目部。项目部现有职工14人,其中女职工9人,女职工占总人数的64%,相当于一大半都是"娘子军"。项目经理王艳杰个子不高,身材瘦弱,同事评价她"在工作中散发的能量是男人都没法比的"。王艳杰带领这支热忱服务、甘于奉献的巾帼团队,把阳光新干线小区打造成了"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北京市优秀管理居住小区""低碳园林示范小区"。  相似文献   

3.
一个普通的外来打工者,一个普通的物业工人,一名普通的管理人员,一切都是那么的普通,而当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时,他又是那么的不普通。他,就是北京建工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管理员——李艳辉。落榜中考,开始民工生涯  相似文献   

4.
面孔     
正杨民召、杨佳林"劳模父子兵":带着8000名员工冲上抗疫前线全国劳模、兰州市民召物业管理集团董事长杨民召,和儿子杨佳林"联袂挂帅",带领着8000名保洁员、物业员冲上抗疫前线。兰州市民召物业管理集团负责管理甘肃、青海两省的16家大医院的物业和保洁,其中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市肺科医院、甘南州人民医院等3家医院都是此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省级定点医院;同时,公司还负责管理甘肃省内的400多个小区物业,涉及10多万业主。  相似文献   

5.
"挺直腰,钻头垂直墙面,对准墙上画的记号."一旁的物业维修员靳小兵对记者喊道.一阵巨响,记者感觉到手上冲击钻发出的震动把颤抖从手上传到心上.看着旁边的业主,还是没有勇气往墙上钻,把冲击钻交到靳小兵手里后,记者伸手擦掉额头上的汗珠. 这是10月12日上午,记者在北京建工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体验物业维修员的工作时发生的一幕.  相似文献   

6.
<正>"长期在地下室办公,不见光还潮湿,我的膝盖老疼。"在今年年初首开集团方庄物业公司工会主席下基层考察过程中,五分公司职工张颖说道。由于身处财务室,为安全考虑不能有窗,她就在一面墙上贴了一个绿色背景的宣传画,借此让办公环境多一份绿,同事们都说她给小黑屋装了个假窗户。为了节约空间,把好位置留给业主,大部分物业公司办公室普遍设立在地下室。虽然方庄物业公司工会已经为各  相似文献   

7.
周丹 《工会博览》2010,(12):24-24
案情回放 一楼业主张先生称自己不用乘电梯,拒绝支付电梯运行费和维护费,被物业公司起诉至顺义法院。 物业公司诉称,物业多次催促张先生交纳2008年度的物业费2090元,但其至今未交纳。故起诉要求被告支付物业费2090元。  相似文献   

8.
老马叫马燕华,今年57岁,是亿方物业通惠家园项目部的绿化、保洁主管.说起来,老马算得上"资深"的物业人了:1986年转岗到了物业公司,从司机干起;1998年亿方物业公司接管石油物资大厦的物业时,马燕华报了名,从此干起了保洁、租摆和会务服务工作.到2001年,通惠家园小区建成,物业管理上需要一位懂绿化和保洁的管理人员,于是马燕华又被抽调到了"大平台",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相似文献   

9.
"城中村"改造中的征地拆迁往往容易引发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与业主的纠纷。在"城中村"改造中,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与业主的争议主要围绕着改造方式、土地属性及用途、法律和政策的适用和有效性及意思理解、补偿标准、还建安置方案、征地拆迁的程序是否合法适当等问题而展开;政府部门和基层组织的不当行为主要是变"一村一政策"为"几户一做法",忽视改造过程的实体合法性及程序合法性,涉嫌做假报批材料,未能很好地与业主协商,处理业主上访问题不力等;业主维权小组是在业主认为自己缺失利益谈判代表的情况下自发形成的,具有临时性、民间性、地域性、非政治性和非正规性的特征,其成员一般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水平、工作经验、社会阅历、号召动员能力以及一定的社会关系,其目标为引起注意、表达异议、促成协商,其行动方式大都符合法律的规定;业主赴京上访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借助中央的权威对地方施压,希望可以与地方有关部门开展新的进取性谈判是其共同的主要目的。为平稳有序地推进"城中村"改造,国家应继续强化对征地拆迁工作的规范和监督,地方政府应及时清理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并全面规范改造拆迁行为,包括:尊重业主的合法权益,慎防激化矛盾,及时处理业主反映的问题,重视和规范与业主的协商,杜绝申报材料中弄虚作假行为,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家的法律、政策等。  相似文献   

10.
今年35岁的孙书平,是顺义区富力湾社区的一名普通社工,已有三年多的工作经验.虽然社区的活儿多繁琐,但她与同事们始终秉承居民事情无小事的工作理念. 上午8点,刚走进社区的孙书平就接到辖区金宝花园别墅区赵阿姨打来的求助电话:“我们小区里总有人遛狗不拴绳,都吓着我了,跟物业说了也不管用,你们能不能帮忙管管.”“您别着急,我马上过去.”  相似文献   

11.
正初涉物业,同事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使她深刻了解到自身的责任重大;加入议事平台,她成为居民24小时的求助对象;倾心服务,她与团队赢得居民的理解与信任。她就是北京住总北宇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朝阳区香河园街道光熙门北里项目负责人杨颖。小物业蕴含"大知识"  相似文献   

12.
正"您好,请出示出入证""请您测量一下温度"……这是疫情防控以来,北京城建置业公司所辖楼宇及物业小区,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一幕幕场景。温暖的问候、细致的检查,无论风雨,都成为疫情时期置业人执着坚守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3.
郭丽娟 《法制博览》2024,(11):157-159
在法学理论研究领域中,安全保障义务始终是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近些年伴随着小区安全问题起诉案件数量的逐渐增多,物业管理中的安全保障义务也随之成为集聚社会大众视线的一个焦点问题,当小区业主真正遇到财产盗窃或者人身侵害问题时,物业公司应如何承担相应责任,如何让业主感受到来自物业公司的责任感与担当感,其不仅直接关系到每一位小区业主的合法权益与切身利益,而且是影响物业服务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将立足民法视域之下,就物业管理工作中安全保障义务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4.
经济适用房的适时推出无疑成为低收入工薪阶层跻身"有房族"的"入场券"。然而,面积过大、物业质量差等问题却让购房者骑虎难下……  相似文献   

15.
<正>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石景山分公司驻实兴金海物业分队长贾树庆,1999年从老家的特警学校毕业后只身到北京做了一名保安。16年脚踏实地的工作,让他先后荣获"北京市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文明北京新市民"、"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等闪亮头衔,荣获"首都劳动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9年从老家的特警学校毕业后,贾树庆只身到北京做了一名保安。16年"玩命"的工作,换来的是一本本荣誉证书和一座座奖杯。他也从一  相似文献   

16.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联合下发了《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新办法明确规定了物业服务成本只涉及9大项,除此之外的收费都不得计入物业服务支出或者物业服务成本。该收费标准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7.
李克诚 《南风窗》2012,(12):66-68
外国政要扎堆齐开中文微博,成为互联网上的新鲜一景。这为普通中国人开启了一个近距离观察西方政治人物的窗口,同时,也给西方政要们提供了观察更复杂、更真实中国的另一平台。"完全没想到,一个西方大国的政治家,澳大利亚原总理陆克文,能与中国大陆普通网友交流,还能和我这样普通的网友微博私信。"4月28日  相似文献   

18.
正"平日里大家工作繁忙,弟兄们很少有时间聚在一起。通过兴趣小组活动,让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静下心来共同做一件有兴趣的事情,不仅提升了民警职工的身体素质、缓解了心理压力,还增强了队伍的整体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北京市天堂河教育矫治所大队民警杨宇光表示,现如今,大家日常对话开场白,已经从"你吃饭了吗"变成了"你加了哪个兴趣组啊"。同样,北京建工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职工杨翊也认为,在工作之外,与志同道合的同事们一起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既放松心情,增进感情,促进了健康向上的和谐氛围,又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充分展现了职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城建四公司有一个被人们誉为我们身边的“徐虎”的好党员、好职工——他,就是北京市城建四公司的郑镇来同志。 郑镇来是物业分公司修理班的班长,一个普通的水暖维修工。自1993年以来,他们班就承担起了公司机关及驻地家属小区5万多平方米、907户居民  相似文献   

20.
高成本时代     
《南风窗》2016,(13)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奇迹很大程度来自于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但"成本优势"不应该是中国永远的优势。实际上,现在的中国已经悄悄地进入了"高成本时代"。无论是资金、人力、土地等要素的成本,还是物业这样的资产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上升,它们共同推高了社会的总体成本。"高成本时代",所有人都无可逃避。但另一方面,我们是否做好了应对这个时代到来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