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树林 《政法学刊》2011,28(1):115-119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剧增,机动车假牌假证违法行为日趋突出,群众反映强烈。因此,对机动车假牌假证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治理,已成为公安机关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机动车假牌假证违法行为构成的基本条件有机动车、道路、违法行为等,其有多发原因和危害,根据发现途径、认定方法和法规依据,现场处理的执法规定、法规依据、程序和制作的法律文书,可以提出机动车假牌假证违法行为的治理对策,为公安机关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当前反贪工作中某些地方存在刑讯逼供、超期羁押、辩护律师取证困难及司法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现象。应从完善相关保障人权的法律法规、转换刑事诉讼观念,强化诉讼中的人权保护意识、提高侦查人员的执法观念和办案素质等六个方面加强反贪工作的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前,交警在拍照、摄像取证后,依据所取得的视听资料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非现场处罚已经占总处罚量的四成左右。交警在日常执法过程中的取证环节仍然存在一些倾向性、普遍性、瓶颈性的问题。如何规范交警的非现场执法,尤其是非现场执法程序中的取证行为,成了摆在我们每一位基层交警面前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卫生行政执法的陷阱取证是指,在卫生行政执法过程中,当执法人员在表明执法身份、公开监督检查(也即所谓公开取证)的情况下无法取到证据材料时,通过掩盖或者隐瞒执法身份与管理相对人接触,并藉此取得管理相对人实施违法行为的证据材料。  相似文献   

5.
廖基任 《法制与经济》2008,(24):19-19,22
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面临着量多面广、人少任务重的严峻形势。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手续简易,效率较高,在处理案情简单、处罚较轻的行政违法行为时得到了比较普遍的运用,在安全生产监管中适用简易程序执法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法律法规对处理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适用简易程序的规定,配套的罚则却极少,完善和规范简易程序执法体系,有利于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面临着量多面广、人少任务重的严峻形势。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手续简易,效率较高,在处理案情简单、处罚较轻的行政违法行为时得到了比较普遍的运用,在安全生产监管中适用简易程序执法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法律法规对处理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适用简易程序的规定,配套的罚则却极少,完善和规范简易程序执法体系,有利于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在涉牌涉证专项整治行动中,山西省高平市公安交警大队紧密结合辖区实际,采取有效措施,集中整治道路行车秩序,依法严处了一批涉牌涉证违法行为,有效防范和遏制了重特大交通事故,促进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稳定和好转。截至7月10日,全市共查处机动车涉牌涉证交通违法行为527起,其中无证驾驶7起,无牌行驶3起,伪造、变造和使用伪造、变造牌证1起,故意污损和遮挡号牌8起,不按规定安装号牌9起,机动车逾期未检验12起,未携带驾驶证、行驶证15起。  相似文献   

8.
『钓鱼式执法』可以休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钓鱼式执法"也称"诱惑侦查"或"诱惑取证",面对贩毒、贿赂、伪造货币、洗钱等"无被害人犯罪"日趋隐蔽化、复杂化和智能化的现状,世界各国执法机关必须使用"诱惑侦查"的手段,否则往往难以破获,比如警察扮演瘾君子向毒贩购买毒品.但"诱惑取证"的目的是取得那些有违法意图、违法行为者的违法证据,而不是引诱、教唆那些没有违法意图的人去违法,否则就违背了执法的正义初衷,沦为"执法钓鱼"、"放倒钩",或者叫执法圈套.  相似文献   

9.
杨丽媪 《政府法制》2009,(21):14-15
“钓鱼式执法”也称“诱惑侦查”或“诱惑取证”,面对贩毒、贿赂、伪造货币、洗钱等“无被害人犯罪”日趋隐蔽化、复杂化和智能化的现状,世界各国执法机关必须使用“诱惑侦查”的手段,否则往往难以破获,比如警察扮演瘾君子向毒贩购买毒品。但“诱惑取证”的目的是取得那些有违法意图、违法行为者的违法证据,而不是引诱、教唆那些没有违法意图的人去违法,否则就违背了执法的正义初衷,沦为“执法钓鱼”、“放倒钩”,或者叫执法圈套。  相似文献   

10.
顾应欣 《刑警与科技》2013,(23):207-210
面对城市道路交叉口普遍存在的右转车辆与行人之间通行权的冲突问题,本文首先对机动车不避让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给出清晰的界定,分析作为交通违法处罚记录所必须的关键取证信息;然后研究系统的总体架构、路侧系统的功能组成,并简单分析了行人目标视频检测技术的实现方法。该系统的研究对进一步规范机动车的驾驶行为,缓解机动车和行人之间的通行权冲突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刘明洁 《政法学刊》2004,21(2):14-15
交通违章后,采取逃跑的办法躲避交警的检查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常见现象,怎样处置这类违法现象是执勤交警很难把握的一个问题,如果采取强制措施或者去追赶,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或者其他问题;如果不去追赶就会放纵违法行为,交警又有失职之嫌。虽然目前的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已经比较健全,最近国家也公布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但对此类违法行为的处置,还没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建议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细则中,明确具体地规定交警拦截、追赶违章逃跑和机动车的前提条件、操作方法和实施限度,以及对于这类违法行为的相关处罚办法,以利一线交警执法有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机动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形势日趋严峻。2011年,我国发生在夜间的交通事故中,与滥用远光灯有关的就占到30%到40%。夜间行车远光灯会车危害,不止会造成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惨剧,亦会造成机动车间相向相撞或追尾的事故发生。开启远光灯的一方机动车驾驶者却没有参与民事赔偿,他们无疑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3.
"机动车套牌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由于治理套牌车辆法律适用上存在的立法缺陷和空白,致使套牌车违法活动猖獗。生产、销售、使用,无论是其中哪一个环节均足以对交通执法环境乃至公共道路交通安全、社会秩序产生严重威胁——严厉打击套牌车交通违法行为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赵历 《中国司法》2012,(6):109-110
一、高速公路“电子警察”执法运行模式 “电子警察”执法模式,是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利用拍录、监测等交通技术设备收集视听资料及电子数据,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现场取证固定,并于事后告知违法行为人依法接受处罚的一种执法手段,是公安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电子警察”不能代替警察的执法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禁止垄断法上的罚款制度除剥夺垄断行为不正当经济利益外,还具有行政制裁的性质.该制度适用于不正当交易限制和支配型私人垄断,并且仅限于与价格有关或可能影响价格的行为类型.根据不同的产业领域及经营者规模对垄断行为设定固定的、同一的罚款比率,起算点从违法行为实施之日起开始计算,公正交易委员会无任何自由裁量权.为了解决不正当交易限制行为隐蔽、难以取证的执法困境,日本于2005年引入并建立了完善的罚款减免制度.  相似文献   

16.
付明 《法制与社会》2014,(4):157-158
交通警察的执法活动应当依法受到保护,执法行为神圣不可侵犯。本文分析了妨碍交通警察执法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社会发展的客观原因——法律法规的不健全、驾驶人思想观念变化和素质较低等;民警本身的主观原因——交警的思想认识不端正、执法不规范等;并着重从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体制、增强执法透明度、规范执法行为、全面提升交警综合素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对妨碍交警执法行为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临近开学,陕西省安康市公路管理部门在县城周边各学校门口以醒目的颜色设置人行横道和路面震荡标线,预防校门口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汽车经过人行横道要礼让行人,这是常识.有人将其视为一种文明驾驶礼仪,却未意识到礼让行人是法律规定,不按规定礼让行人须受相应罚则.例如,海南省海口市公安交警启动了“机动车不避让行人”的专项整治活动,利用电子警察抓拍机动车过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处罚标准为罚款100元,并记3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餐饮服务行政处罚案例,找出《食品安全法》颁布后餐饮服务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违法问题,为提高行政机关执法能力提供依据。本文分别从违法主体的类别、行政处罚种类、违法行为案由三方面对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期间餐饮服务活动行政处罚案卷进行结构化统计分析,共有处罚案件176起。统计结果显示,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生产经营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和食品、食品添加剂标签不符合要求三类违法行为是餐饮服务活动执法中发现的主要违法问题,占总数的70%。罚种以罚款最多,没收违法所得最少。本文建议,完善餐饮服务活动的法律法规和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加强《食品安全法》及配套法规的法制宣传,建立健全没收物品处置等工作程序,对无证经营违法行为加强综合整治力度。  相似文献   

19.
论“电子警察”取证的合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滔  姜薇 《证据科学》2010,18(3):351-358
电子警察是道路交通管理部门用以获取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信息,获取违法证据的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在目前电子警察广泛运用的同时,电子警察记录、固定违法行为证据是否具有合法性.尚没有形成广泛的共识。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子警察取证的特征、与交通警察取证的区别,以及交通警察取证的本质;其次。论证了电子警察的法律地位,提出电子警察是交通管理部门设置、代表交通管理部门、代替交通警察记录、固定交通违法行为证据的拟制人的观点;最后从电子警察取证的法律依据、取证的形式、取证的种类以及程序方面论述了电子警察取证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障我国领海海域的执法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发生在我国管辖海域相关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司法解释的方式为打击海上偷越国(边)境犯罪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由于我国海洋立法相对滞后,配套法律体系并不完善,造成了海上偷越国(边)境在具体适用中存在违法行为不明确,法律依据欠缺等问题,因此要加强海上偷越国(边)境犯罪的行政立法工作,完善配套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