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狗伤人涉及法律问题。根据《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若饲养的动物致人受伤,动物主人需承担责任。但在两种情况下,动物饲养人不需承担责任:第一,伤者自身对动物有故意接触,如逗狗导致的被狗咬伤;第二,伤者自身有重大过失,如不小心走入狗圈或侵害狗的领地。除以上两种情况外,动物主人都需承担责任。所以,建议被饲养的狗体长应当限制在35厘米以下,饲养人需要持有养犬证,必须有拴狗链等安全措施。大型犬不得在室内饲养。  相似文献   

2.
2005年1月1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颁布的《贵阳城镇养犬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迄今已四年,但收效甚微,诸如恶犬伤人,纵犬扰民、狗粪遍地、狗户口无处上等等问题层出不穷,广大市民无奈之情溢于言表。有鉴于此,不久前《贵州商报》曾刊发《养犬规定施行三年成空文》的报道,列举种种事实,呼吁相关部门重视养狗问题。  相似文献   

3.
城市快讯     
《小康》2020,(17)
正西安:开展犬类管理专项整治遛狗不拴绳将进"黑名单"即日起,西安开展为期4个月的夏季犬类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公安机关将以清理西安市范围的流浪犬、烈性犬、大型犬、无主犬为重点,加大对重、难点区域流浪犬只的收缴力度,取缔非法犬类交易市场,建立健全犬类管理数据库。对于遛狗不拴绳的,第一次查处将被批评教育;第二次发现依法进行处罚,处罚办法除了责令狗主人改正外,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如若第三次又被查到,狗会被没收,狗主人也会被拉入"黑名单",5年内不得再养狗。  相似文献   

4.
我认为,狗伤人入刑、重罚是解决恶狗伤人的途径。应该把恶犬伤人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狗主人的刑事责任,对造成受害者重伤、死亡的,要重罚、重判。因为养犬就必须看护好,这是群众的呼声。恶犬伤人看起来是不懂事的动物造成的,其实是人的失职,是犬的主人没尽到看护责任造成的,真正的责任在人。  相似文献   

5.
基于移动警务终端的犬只管理技术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警务通外设读卡器增加134.2Khz读头,使得警务通能实时读取犬只植入RFID芯片的序列号,并将读取的序列号回传到公安网后台数据库,即时得到犬只的身份信息。该技术解决了以往犬只RFID芯片读卡器无法与公安后台联网实时获取动物芯片信息的难题,同时也完善了犬只的检查工作机制。通过有效检查,促进了饲养注册登记,尽量避免出现犬只伤人的现象,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正穗公规字[2020]1号根据《广州市养犬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现确定广州市一般管理区实行圈养和严格管理区禁止饲养、销售、繁殖危险犬的标准和品种,并通告如下:一、广州市一般管理区实行圈养和严格管理区禁止饲养、销售、繁殖的危险犬是指包括格斗犬只等攻击性强的烈性犬只、有烈性犬血统的混种犬只,以及体型特别巨大的大型犬只。二、广州市一般管理区实行圈养和严格管理区禁止饲养、销售、繁殖的危险犬品种: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恶犬伤人致死案件在英国屡见不鲜,且受害者多为儿童、孕妇等弱势群体。英国近日修订《危险犬类法案》,据此在恶犬伤人案中,狗主人将面临的最高刑罚从两年有期徒刑增加到5年有期徒刑,如果恶犬伤人致死,狗主人将面临最高14年的有期徒刑。此外,新的修订案还填补了此前的法律空白,使得恶犬伤  相似文献   

8.
繁星 《民主与法制》2013,(34):66-67,46
狗咬人,谁担责?“饲养人!”不少人的答案会脱口而出。可如果咬人的狗是流浪狗,找不到饲养人又该咋办?是不是只能自认倒霉?是不是可以归责他人?这不,一只流浪狗窜入校园伤人,“咬”出来一场官司。把这个难置抛给了法律。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中养犬的人越来越多,从原来单纯的看门护院逐渐发展到作为宠物饲养。这种变化,带来了诸多新问题:犬只伤人的事例日益增多;传播疾病;城乡居民生  相似文献   

10.
民主新事     
《公民导刊》2011,(4):2
居民养狗需经近邻认可如今宠物越来越多,犬只扰民、公园内遛狗的现象日益普遍,记者日前从济南市公安局获悉,《济南市城市养犬管理规定》正在酝酿修改,其中拟规定以后养犬需要征得四周邻居的认可,同时到居委会开具证明,然后才能到公安机关备案。  相似文献   

11.
法制     
名犬沐浴走失,宠物店赔偿寻狗广告费2006年1月7日下午,家住上海的蔡某将其饲养的宠物拉萨犬“沙莉”带至南汇区康桥某宠物店沐浴美容,在将“沙莉”留下后,因有事而离开。约一小时后,蔡某回到店里领狗,却发现“沙莉”不见踪影,四处寻找后未果。事后,蔡某又以发寻狗启事、登报等形式找寻,仍无音信。该拉萨犬的价值经评估部门评估,评估值为2500元。蔡某为寻狗花费了广告费4432元。为此,蔡某于今年2月诉至法院,要求宠物店赔偿其经济损失1.9万余元及法时时事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8月7日下午,上海市南汇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上海某宠物店应赔…  相似文献   

12.
王玉田 《人民公安》2006,(24):21-23
越演越烈的狗患,就像一处处烂疮,毁损着城市的形象,侵蚀着城市的肌体,如不及时医治,就有可能殃及众生。于是,一双决断的手,果敢行动,痛下手术刀,为挽救我们的城市开刀疗伤。重拳出击北京、南京、福州、深圳等城市重拳出击,治理狗患。2006年11月19日,北京市养犬管理执法周正式启动。89支戴着红袖标的养犬管理执法队分别深入到全市公共道路、街心花园、公共绿地、商业街区以及社区公共健身场所,对在重点管理区饲养大型犬、无证养犬、违规遛犬等违规养犬行为重点检查。对违规遛犬、养犬者处以500元到一元罚款。本次执法推出了跨区异地互查、不…  相似文献   

13.
狗被认为是人类最亲密的动物"朋友",但与此同时,犬只伤人、犬吠扰民、宠物犬随地排泄、狂犬病疫情等情况时有发生,引发了犬与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许多市民呼吁尽快制定相关法规,来应对养犬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11月10日,备受关注的《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草案)》提交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一审。  相似文献   

14.
一、北京市养犬立法规定的变迁 据调查,20世纪80年代以前北京市城区家庭养狗率几乎是零,80年代以后,狗才逐步进入城区极少数家庭。1983年,北京市政府从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角度出发,颁布了在城区禁养猪、狗、鸡、鸭等八种禽兽的规定。1986年北京市政府针对城区养狗数量的增加,颁布了矧匕京市养犬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城区禁止养犬。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市民中养犬的数量开始增多。至1991年,北京城区近郊区的狗有2万多只,居全国之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饲养宠物犬日益增多。养犬给人们生活带来乐趣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犬吠扰民、养犬伤人、污染环境等,因养犬引发纠纷导致的治安案件也时有发生。养犬管理工作已成为人大代表、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每年人代会上,都有代表提出加强养犬管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狗曾被人类奉为先祖。早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人就已养狗,《周礼》设犬人官职,专司相犬牵犬以供祭祀。汉代朝廷设狗监,是掌管皇帝猎犬的官员。到了唐代,五场之中有狗坊,是专为皇帝饲养猎犬的官署。在人类社会进入畜牧和小农生产时期,狗守户报警,照看畜群,成全人类的大业。“伏”字便是人类对狗尊卑态度的体现。狗与人的关系始终像“伏”字一样难以割舍,狗永远忠心于它过去女仆,今天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社会是各种矛盾的集合体,城市家庭养狗就是一例。如今的上海,养狗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家庭的一种生活情趣,甚至被视作时尚。据统计,目前本市有证养狗已近15万条,无证狗约有60万条。国内其他大城市亦然,家庭养狗数量每年以8%-10%递增。各种社会矛盾随之而来,据统计,2008年,本市共发生犬伤人11万多起。比较极端的事例有,金山区一条流浪狗发飙,流窜多个小区接连咬伤19人,最终被捕杀:  相似文献   

18.
日月穿梭,春秋替序,十二生肖轮回,“酉鸡”将退位,“戌狗”即当值,狗年贺岁的各种纪念品已捷足先登,走俏市场。“狗,犬也。”《说文》曰:“大者为犬,小者为狗”。今人随其说,仍将高大凶猛者称犬,比如警犬、牧羊犬;而体小驯顺者则称狗,比如家狗、哈巴狗。叫法虽不同,但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狗的特殊情感。按理说,狗受宠爱,在十二生肖中应名列榜首。可是,阴差阳错,“戌狗”却排列第十一位,仅高于“亥猪”。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据说,古人是按动物习性特征和十二时辰的时序特点来决定十二生肖的座次。从子时到亥时,十二个时辰,戌时是晚上七至九点。…  相似文献   

19.
犬,一直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养犬已逐渐成为人们休闲身心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因养犬带来的犬伤人、犬扰民、破坏环境卫生等现象的发生,也引发了大量矛盾和纠纷。犬这位“朋友”似乎不再可爱,治理“犬患”已成为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狗年说狗     
绿杨 《两岸关系》2006,(1):64-64
2006年是农历丙成年,正月初一(公历1月29日)一到,生肖属狗的人们就进入本命年了。狗,又称犬,古人认为“通而言之,狗犬通名,若分而言之,则大者为犬,小者为狗。”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也是和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从原始时代起,无论游猎、农牧,狗都是人类的好帮手。直至今日, 狗在许多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堪称人类无言的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