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以对粤北甘姓宗族村庄的田野调查为基础,研究近年流行于华南和东南地区的"外嫁女联谊会"。这一新的社会组织形态是新宗族主义背景下外嫁女与村庄共谋互惠的结果。研究发现,新宗族主义的兴起,改变了以往以男性为中心的组织形式,基于平等、自愿的同宗女性成员之间的联合成为可能。外嫁女回报娘家村庄的初衷,使外嫁女、宗亲网络、村庄三者之间构成一种"报"的循环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村庄借助外嫁女连带群体,间接获得更多公共服务和资源,降低了正式制度的运行成本,形成一种新的乡村再组织方式。最后讨论新宗族的"里"与"表",新宗族主义是传统宗族一脉相承的延续,呈现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弹性。  相似文献   

2.
对扰乱社会秩序、众人参与的行动,在概念上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深入研究。文章认为,这类事件宜称之为“群体闹事”。群体闹事从性质上分为利益型、情绪型和政治型三类;从形式上分为预备型、和平型和暴力型三种。有三个基本特征:松散群体;侵犯行为;去个性化。产生的原因有: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煽动、破坏;改革开放使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而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个体因素,包括从众和感染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袁君刚 《理论月刊》2012,(9):154-158
“单位”是改革前中国社会的典型组织和社会结构的主要载体.那时的单位不仅是一个组织,更是一种制度.改革以来,随着数量和功能的减少,单位成为多种组织形态中的一种.但由单位组织所形成的制度化模式却逐渐转变为一种文化现象而继续存在于行动者的观念之中、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单位的社会功能从制度性存在转变为行动者的意义来源,从而单位研究的视角也应随之转换,即从一种制度分析转变为功能分析.  相似文献   

4.
农村复兴的宗族组织是以“家——户”生产生活形式为存在的基本依据的,在我国农村彻底走向现代化、市场化之前,宗族组织还会长期存在于农村社会。现实条件下,宗族组织依然具有社会政治秩序的控制功能。其对村庄权威、村民自治、乡村治安秩序和农村经济发展秩序都有着较好的调解与整合功能,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当一方面积极利用宗族组织社会控制职能促进农村社会政治的稳定;另一方面,又要通过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消弭宗族组织对农村社会的影响,并使其最终归于解体。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晚清武昌府为历史背景,探讨了宗族与列女的和谐与冲突之关系.我们认为,在宗族的强势面前,作为女性群体的列女并非处于"失语"的位置,恰恰相反,她们经常参与家庭、宗族和社会事务,她们是历史中"活着"的群体,是历史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6.
场域范式下的刑事政策是国家组织的犯罪反应中建构,以行动主体之间的互动为内容,以刑事权力竞争和争夺为灵魂的客观关系网络和空间。其基本因素包括:掌握刑事权力的行动者或机构与其他行动者之间发生的支配型关系;由事实和法律层面对立形成的对立型关系;由司法机关内部之间、司法机关和社会力量之间为抗制犯罪被害人保护开展的协作型关系。基于场域范式要求,刑事政策应坚持广义立场性,突破刑罚制度及其抗制犯罪效果的狭隘范畴;正视刑事权力自上而下象征性运行抽象化真实利益和自下而上象征性运行影响定罪量刑的不足之处;理性认识刑事政策场域有限自主性,重视权力、社会舆论等其余场域对刑事政策的客观影响。  相似文献   

7.
身份政治具有行动和理论上的存在形式,所谓“行动”是指各种各样被剥夺了权利的群体及代表这些群体的行动者要求获得平等尊重权的社会运动,而“理论”指基于身份和以身份为对象的研究项目.身份政治能够强化对霸权性话语解释不充足性的认识,具有认识论价值;身份政治并不仅仅与社会文化相关联,它还有实实在在的社会改良职能.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后 ,农村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加 ,政府的治安成本大幅度提高 ,而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与乡村地痞、宗族群体、宗教势力这三种社会力量的推波助澜紧密相关。要降低农村治安成本 ,除应加强对乡村“黑白合流型”恶势力的打击 ,摧毁其“保护伞”外 ,还应更新对宗族、宗教势力的观念 ,在团结教育的基础上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规范管理 ,允许其处理族内、教内事务 ,在礼仪层面发展。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减轻治安工作量 ,避免政府与乡民间的正面冲突 ,还有可能减少宗族间械斗及法轮功等邪教的生存空间 ,从而降低农村的治安成本  相似文献   

9.
乡村社会是与城市社会相对的一个社会子系统,其内核是乡村地区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乡村人口不断结构化而形成的群体存在状态.因此,认识乡村社会,就是要认清农民的群体存在状态,而理清这一状态的关键是搞清楚农民的认同逻辑与行动单位.讨论农民的认同逻辑与行动单位有利于建构乡村研究学术对话的统一基础.笔者认为,农民的原初认同逻辑来源于农民以认同单位为言说对象的价值判断,这一判断的实质内容是农民能够在基本生活单位里生活更好.进而,农民的认同逻辑决定了农民的一般行动单位,农民的一般行动单位又决定了乡村研究的基本单位和基本视角.  相似文献   

10.
<正>一、群体犯罪的概念 群体犯罪是相对个体犯罪的一种犯罪类型,它是指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通过相互交往,在目的一致或暂时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联合实施的犯罪行为。群体犯罪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而是一个犯罪社会学的概念,《刑法》中的共同犯罪,可视为群体犯罪的基本形式,但群体犯罪不仅仅包括共同犯罪,其它诸如“法人犯罪”、“单位犯罪”、“团伙犯罪”、由集合行为导致的非法事件等等,都有着众多的、较为复杂的犯罪主体,亦属于群体犯罪的范畴。  相似文献   

11.
张波 《青年论坛》2014,(2):52-55
家族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其博大精深一定的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其深刻的内涵也涉及到了哲学、政治、文化、历史、教育和经济的各个领域.在中国,“家族”是人类血缘关系的自然聚合,凝聚起一个“同姓人”的组织群体.传统家族传统中的家规伦理精神,所涉及的不仅是家族内部的人际关系,还有相对应的社会关系.中国传统的家族文化在社会发展中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并对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道德伦理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家族文化能让青少年认同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它所强调的“忠孝”文化观念、强调人生的社会贡献和价值,对于增强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朝晖 《思想战线》2007,33(3):23-29
改革年代的侨乡宗族组织得到了复兴和发展,但在现代国家政权建设的框架中已经丧失了其社会控制的功能,相反,个人、家庭、家族、村级地方基层政权以及各类自愿性社团组织等对村落社会的结构和权利进行了分割和重组。一方面,国家逐渐淡化行政监督权力,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实施对村落社会的影响和控制;另一方面,社区中的个人、家庭和自愿性社团积极介入村落社会的政治实践过程。家庭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新变化已经开始影响村落社会政治权利的分配过程,它演变成为了村民主张个人权利和义务的策略单位。  相似文献   

13.
试论近代少数民族婚姻形态的宗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是人类生理、心理发展和繁衍后代的自然需要,是构成家庭、产生宗族的基础.我国近代少数民族的婚姻形态,处处渗透着宗法的色彩和内容,反映了宗法的族权、父权、夫权、神权在少数民族家庭婚姻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体现出浓厚的宗法性.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外嫁女与娘家村庄的关系逐渐发生改变。本文运用"接纳度"和"同等性"两个维度相结合的分析框架,通过剖析江西省四个村庄集体回娘家活动,呈现外嫁女在村庄参与中的身份问题。研究发现,外嫁女通过集体回娘家活动改变了其参与村庄事务的实质性缺席和象征性参与的状态,借助亲情表达和仪式认可被重新接纳为娘家村庄的成员。不过,与男性相比,这种接纳属于差别化接纳,具有功利性、暂时性和尊卑有别的特征。同时,这种差别化接纳隐匿于亲情联结和个体平等的叙事中,并未被活动参与主体明确意识到。  相似文献   

15.
峒是黎人社会的基本组织,在黎人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黎峒与合亩、村庄、峒、世家大族和封建政府等相关社会组织关系进行研究,以便全方位地了解黎峒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6.
Using a sample of 16-year-old youth placed with kinship foster families in California, the current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inship foster family structure and foster youth's biological family contact and support. Latent class analysis was used to examine differences in family structure based on the relatedness between foster youth and other members of the kinship family household. Subsequently, the respective relationships among household structure and foster youths' characteristics, experiences, and biological family contact and support were examined. We find that the kinship families serving foster youth are represented by four distinct household types, including sibling and grandparent households. Kinship family household type is found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youths' contact with siblings, closeness to caregivers,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Implications for kinship foster family scholarship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李德  李丰春 《桂海论丛》2009,25(3):110-114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对社会进行管理的路径是城镇单位制和农村政社合一的村社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的转型,单位制和村社制所覆盖的社会领域开始逐步退缩,继而兴起了以社区为依托的新型社会整合机制,并且各地进行了一些社区制度创新.但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分割制度,我国社区建设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当前要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一系列探索来统筹城乡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8.
陈发桂 《桂海论丛》2010,26(3):80-84
理论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从稳定生产关系的层面强化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二是从提高生产力的层面实现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但是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村集体、承包户以及其他集体成员之间在利益上存在矛盾;政策规定与农民意愿之间也存在差距;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有待加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矛盾,推动土地承包与流转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陈炎  张艳华 《思想战线》2004,30(2):41-46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殊性质,使得华夏先民在进入文明社会的过程中完好地保存了氏族社会遗传下来的家族血缘关系。这种关系在后来的中国文化中,至少起到了三个方面的作用:在政治制度上,"国"即为放大了的"家","君君臣臣"即为放大了的"父父子子",这种状况容易巩固超稳定的封建社会秩序,但却很难建立起有利于民主政体的公民社会;在行为准则上,"仁爱"代替了"博爱","礼教"代替了"法权",这种状况容易形成社会成员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群体的自我凝聚力,但却很难建立起有利于商品生产的契约关系;在信仰方式上,"人人关系"代替了"人神关系","宗法文化"代替了"宗教文化",这种状况容易造成复杂的人际纠葛,但却很难陷入非理性的宗教迷狂。  相似文献   

20.
治安关系的相关理论是治安学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对治安关系的界定有赖于对治安相关概念的理解和选择。治安关系是指在治安实践活动中,治安主客体之间形成的社会联系。它具有实践性、客观性、政治性、互动性、多样性等多种特性。治安关系有三种基本类型,分别是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评价关系,同时,这三种基本类型各自也包含着丰富的、多层次的治安主客体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