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在民族与国家之间--对阿拉伯地区政治的观念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伯世界存在着多重政治认同,这是该地区政治生态环境复杂多变的重要根源.其中,尤以阿拉伯民族主义对地区政治的影响最为深远.首先,它使阿拉伯国家陷入建立主权国家还是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标准之争;其次,它使阿拉伯国家不断面临着国家利益优先还是民族利益优先的执政理念困扰;最后,它要求阿拉伯国家统一对外立场而引起阿拉伯内部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2.
阿拉伯君主制国家在阿拉伯剧变浪潮中平稳过关,促使学术界重新关注君主制在阿拉伯世界长期存续的现象.阿拉伯世界现有8个君主制国家虽然国情差异较大,但源于传统的政治合法性、地租型经济、以家族和部落为核心的政治联盟、外部力量支持是这些国家保持政权稳定的主要原因.阿拉伯君主制虽然具有合法性和生命力,仍将长期存在,但也面临诸如经济、民生问题,族际、教派冲突等挑战.阿拉伯君主制国家须通过改革,适应快速变化的经济、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3.
当前阿拉伯国家的权力更替暴力特征突出。双方权争之所以你死我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阿拉伯政治运行受到三大内在逻辑支配,即宗派主义、威权主义和现代国家意识。由此使强人政治在中东屡见不鲜。而在当前如火如荼的政治变革中,如果忽视阿拉伯政治的独特土壤,很可能使政治变革陷入新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当前阿拉伯国家的权力更替暴力特征突出。双方权争之所以你死我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阿拉伯政治运行受到三大内在逻辑支配,即宗派主义、威权主义和现代国家意识。由此使强人政治在中东屡见不鲜。而在当前如火如荼的政治变革中,如果忽视阿拉伯政治的独特土壤,很可能使政治变革陷入新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阿拉伯新生代领导人的崛起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 6月 1 0日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猝然去世 ,这是自 1 999年以来第 4位阿拉伯元老派领导人谢世。它加速了阿拉伯国家政权新老交替的进程 ,标志着中东“铁腕人物时代”即将结束 ,阿拉伯新生代开始登上中东政治舞台。这一趋势必将对中东地区形势乃至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已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一、阿拉伯新一代领导人陆续登台近 30多年来 ,阿拉伯国家多数政权持续稳定。有 1 1个国家领导人执政已 1 6年以上 ,其中 7位已接近或超过 30年。但近年来 ,一些执政多年、声名显赫的国家领导人相继去世 ,阿拉伯新老权力交替进程业已开始。(一 ) 5…  相似文献   

6.
阿拉伯国家的政治文化是阿拉伯民族关于政治生活的心理学。阿拉伯国家的政治文化只是阿拉伯文化流变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特殊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阿拉伯地区政治生态先后经历了民族国家构建、伊斯兰复兴运动以及最近席卷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之春"。在此期间诸多政治思潮、宗教主义与文化观念融入到阿拉伯国家,深入到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构成阿拉伯国家政治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由于阿拉伯世界特殊的宗教地域特色,导致其政治文化不可避免地具有阿拉伯民族性与伊斯兰宗教性,二者的此消彼长则是阿拉伯政治文化最鲜明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7.
埃及军方罢黜穆尔西总统后,阿拉伯世界结束了“阿拉伯之春”以来宗教与世俗力量共处的状态,进入了教俗力量激烈博弈的阶段.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的世俗力量也效仿埃及,要求本国伊斯兰政权下台.埃及教俗力量分道扬镳的真正原因是世俗力量担心执政的伊斯兰温和力量,坐稳江山后原形毕露,实行政教合一,建立神权统治,因而利用经济形势未有好转的机会和民众的不满,采取非常手段推翻了宗教力量政权.但是,这难以解决埃及和阿拉伯世界面临的问题,况且极端势力会利用混乱局面扩大影响,从而威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因此,为了埃及和阿拉伯世界的长远利益,教俗力量间需要做出明智的妥协.以军方为核心的世俗力量要尊重选举结果,改变以武力推翻民选政府的过时做法.宗教力量执政后则应该严格按照现代政治的基本原则,即政教分离的原则来制定宪法,放弃任何通过伊斯兰法来治理社会的意图,摒弃输出伊斯兰革命的对外政策.唯有如此,阿拉伯世界才能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8.
评析俄罗斯与阿拉伯国家油气开发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和天然气部门在俄罗斯经济中占有优势地位,从而使能源成了俄罗斯与阿拉伯国家合作的主要范畴。目前,俄罗斯一些公司正快速向世界盛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十几个阿拉伯国家渗透。俄罗斯此举的的目的在于,保证俄罗斯作为世界能源大国和欧洲主要能源供给国的地位,确保俄罗斯在当代国际地缘政治和资源争夺中的优势,保护本国资源,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9.
始自突尼斯的民众运动以燎原之势蔓延至整个阿拉伯世界,改变了相关国家的政治生态,对北非中东地区乃至世界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阿拉伯各国的威权政府虽然在初期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国家发展,却未能抓住有利的战略机遇期实现转型,一些超长期执政的威权领袖逐渐堕入贪腐失效轨道,因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运动的冲击。突尼斯和埃及的政权已经更迭,利比亚、也门、巴林和叙利亚正经受着严峻考验,其他各国受到的冲击因国情不同而有所差异。整体上看,利比亚的局势发展影响着叙利亚的未来命运,而叙利亚可能成为"阿拉伯之春"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0.
自2002年起,UNDP 连续三年发表了关于阿拉伯社会发展状况的报告。最新发表的《2004年阿拉伯社会发展报告》主要讲述了阿拉伯国家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变化,指出当前阿拉伯社会的发展面临着广泛、深刻与复杂的危机,因此迫切需要在阿拉伯世界中进行一场完整的改革。当前,在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和利益驱动下, 阿拉伯世界全面的社会改革正在缓步推进。在所有阻碍改革的因素中,社会生活中的政治限制已经成为最突出的制约因素。未来只有充分调动阿拉伯社会中的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潜力,才能够使阿拉伯世界的未来拨云见日。现在摘译部分重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