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长期以来,由于人大代表建议的提出和办理过程失缺了选民监督这一程序,导致部分代表提出的有些建议不能或不完全能代表最广大选民的心声。其突出表现有:官代表的建议往往“官腔”十足,主要代表的是党委中心工作意图;老板代表的建议往往“阔话”滔滔,主要代表的是如何为老板们创大业提供更宽松的环境;平民代表本身名额就少,有的甚至讲话的胆子又放不开,导致“民声”难以得到有效伸张。如果实行代表建议公示制,将会有效防止代表建议的片面性,促使建议更具民意性。笔者认为,建立代表建议公示制,将会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由于人大代表的建议相对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缺失选民监督这一环节,导致部分代表的建议不能或不完全能代表最广大选民的心声。为此,笔者建议建立代表建议公示制。代表建议公示制,在有效防止代表建议的片面性、促进建议更有民意性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一是能  相似文献   

3.
<正>"代表既要收集选民意见、提出建议,也要按照选民需求督办建议落实。" 2017年,罗山县新一届人大常委会提出,代表提出的建议要合民意、接地气,代表督办建议要识大体、有底气,一起感受选民的喜怒哀乐,一同体念选民的所盼所需,让代表建议深深植入选民中。紧盯公交站次解民忧位于罗山县城龙池大道两边的御景华府、林秀花园、景江花园、宝城公寓等居民小区和县体育  相似文献   

4.
2004年7月17日,《人民代表报》转载《人民之声报》的一则消息说:河北省肥乡县人大常委会建立代表接待选民、倾听选民意见制度,并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对不按要求述职的代表或选民对其工作不满意的,县人大常委会将建议并组织原选区选民依照法定程序罢免其代表资格。”读罢此文,笔者认为其中的一些提法有些轻率,不敢盲目苟同。  相似文献   

5.
人大代表向“一府两院”或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是代表法赋予的一项职责和权利,一条好的代表建议起码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特性。一是要有代表性。人大代表是由选民或选举单位集体投票选出来的,其建议理所当然应代表本选区或选举单位最广大选民的心声。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少数代表常常围绕本单位、甚至围绕自己的个人利益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日,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街道人大工作室全面推行"四制",力促新一届人大代表履行职务。一是人大代表公示制。将辖区新一届人大代表有关情况进行公示,促使代表主动深入辖区直接听取选民的意见、建议,并及时以议案、建议或其他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二是代表履职承诺制。  相似文献   

7.
实行代表建议公示制,能更好地发挥代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民意能否得以伸张,是社会能否实现和谐的一个最基本标志。出现群体上访和围坐政府机关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人民群众的呼声失去了依法伸张的途径,导致不和谐现象出现:人大代表是传播民意、为民代言的使者。民意得不到有效伸张,无疑是人大代表没有尽到为民代言的天职。  相似文献   

8.
桂林市七星区实行村“两委”竞选人任职能力公示制,在经过报名、统一考试、民意测试及考察并形成考察结论之后,将“竞选人”的个人事项、任职知识、群众评议、组织考察的综合情况对全村选民进行书面公示,把“竞选人”都提前“拉到台前。放到阳光下”,  相似文献   

9.
《代表法》规定:"代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经常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回答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对代表工作和代表活动的询问,协助本级人民政府推行工作"。从目前情况来看,部分地区的代表联系选民的活动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代表联系选民的面窄小;二是代表履行职务的视野不够开阔;三是选民向上反映情况渠道不够畅通;四是代表接受选民监督的措施不落实等等。因此,要通过建立县(市、区)、乡(镇)人大代表与原选区选民的双向联系,把代表联系选民的活动引向深入。县乡人大代表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他们来自选民,对选民负责,为选民服务,受选民监督。因此,双向联系的主动方在县乡人大代表。为了健康开展县乡人大代表与选民的双向联系,作为主动方的县乡人大代表应建立以下制度:一、代表身份公示制。县乡人大代表应把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多接地气,是人大代表了解民情、知悉民意的必要途径.代表之要在于代言,代言之要在于知情.《代表法》明确规定:“代表应当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这实际上为人大代表设定了法定义务,即把多接地气、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必须履行的义务和责任.一名称职的人大代表,只有加强与人民群众特别是原选区选民的联系,面对面地畅听民意、聆听民愿,真正融入人民群众当中,群众的心才会与你拉近,你才能知悉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在履职时也才会有的放矢,提出的各项建议才能客观反映民情、准确表达民意.  相似文献   

11.
方娟 《公民导刊》2008,(10):42-43
“人大代表不是一个官职,不是一项荣誉,也不仅仅是单位或社区的先进人物。人大代表应该是代表奉选区的民意,向政府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对选民负责,为选民服务的社会义工……”  相似文献   

12.
方娟  杨波 《公民导刊》2010,(2):60-60,F0003
“人大代表不是一个官职,不是一项荣誉,也不仅仅是单位或社区的先进人物。人大代表应该是代表本选区的民意,向政府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对选民负责,为选民服务的社会义工……”  相似文献   

13.
邓明义 《辽宁人大》2008,(10):23-23
在“人代会成了官代会”屡遭舆论诟病的当下,限制领导干部代表比例,理当受到称道。但是,我们不能把限制人大代表职业身份的作用夸大了。我们不能说,领导干部代表就一定只能代表官员利益,也不能说其他界别的代表肯定能反映民意。一些代表尽管本身是农民或者工人,但实质上却一味迎合上级领导意图,也不能很好地反映民意。很明显,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能够将代表利益与选民利益密切联系起来的选举和代表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在闭会期间除了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查,评议,代表联组活动,走访群众和选民,向“一府两院”工作提出询问、建议和意见外,不少地方的区县(市)人大常委会还组织代表开展了“代表值班日”,“代表接待日”,“代表咨询日”,“代表公示制”,“代表联系选民信箱”及代表向选民述职等活动。最近,重庆市沙坪坝区选出的市人大代表首次在区人代会上进行了述职,接受区人大代表的评议。代表在闭会期间采取多种形式履行职责在各地已蔚然成风,这些与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努力开拓代表工作、为代表履行职责提供工作服务和法律服务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5.
王成保 《人大研究》2006,(10):40-40
人大代表是按照严格的法定程序选举产生的,在届中辞去人大代表职务是一件严肃而慎重的事项。这里面涉及对选民的选举结果、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结果和宪法赋予人大代表权利的尊重,涉及人大代表本人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态度以及其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笔者以为,建议代表辞职制度不宜提倡。一、法律依据不足。依据代表法、选举法有关规定,人大代表由选民或选举单位选举产生,对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负责;人大代表是人大这一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发挥着代言人民、监督“一府两院”的重要角色。代表是否辞职应由选民决…  相似文献   

16.
罢免案为何搁浅呢?一个违法赌博的人怎会“得到了公众的认可”?按理说,市领导指示了,市纪委建议了,代表又做了违法的事,选民怎能作出了相反的选择?是因多数选民认为,陆魏源平时热心选区公益事业,不是好赌博的人,偶尔的行为不应作为代表合格与否的必要条件,在选民中口碑较好,要罢免他“面子上、感情上都过不去……”。之所以说“罢免案”搁浅好,并不是赞成陆代表的赌博行为,而是为“罢免案”搁浅程序过程的依法、按程序、尊重民意的价值体现而叫好。其实,不管是人大代表还是普通公民,违法都要受到法律的惩处,市委指示,市纪委建议,选民却不买…  相似文献   

17.
岫岩县石庙子镇人大主席团评议代表请选民“把脉”,具体做法是:召开评议会议,邀请选民参加。会上,人大代表先作述职报告,然后选民根据人大代表述职情况为其投票打分,当场将评议结果向选民公布,最后,人大代表根据评议中各自存在的问题,做出整改计划,并将整改情况定期向选民汇报。通过选民“把脉“,增强了代表依法履行职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激发和调动了代表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拉近了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距离,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和沟通,密切了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方法一:建立代表述职制度。我国代表法第5条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受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监督。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是接受选民监督的有效办法。人大代表述职即人大代表将自己任期内履职情况向原选区的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汇报,并接受选民和选举单位的评议,听取、征求其对自己执行代表职务情况的意见。人大代表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基层领导,选民们或多或少对其日常工作情况有些了解。平常是否深入群众、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是  相似文献   

19.
许彤 《天津人大》2011,(4):32-33
滨海新区人大常委会在代表建议督办工作中,做到"坚持四个到位、深化五项督办",有效地增强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办理实效。一、倾听民意到位。人代会召开之前,常委会组织代表开展深入选区、联系选民、代表述职、调研视察活动。  相似文献   

20.
选民需要什么样的人当代表,选民的选票要投向谁?本刊开展“选民心中的人大代表”问卷调查活动。试图从一个侧面解读选民心中的人大代表的形象。这次“民意摸底”体现的选票投向当为换届选举工作组织者、各级人大代表和有意“问鼎”人大代表的各界人士所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