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权力不应是公平规则的障碍朱林兴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它们是社会发展的两只轮子。一个没有效率的社会,公平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而一个没有公平的社会,效率也就失去了维系的条件。两者互为因果,缺一不可。今天,我们追求社会起点的公平,也追求社会终.点的公平,然...  相似文献   

2.
聂磊  卢倩 《淮海论坛》2009,(4):17-21,11
公平与效率是经济学中一对永恒的主题。也是分配制度改革中一对难以协调的矛盾。建国60年来,我国的分配制度变迁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过程。而能否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不仅关系着分配制度改革的走向,更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3.
伦理精神与社会的公平和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伦理精神既是实现公平的保证,也是追求效率的动力源泉,更是实现公平与效率均衡的支点。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是一个经济学的难题,对其支点的寻找不能仅仅局限在经济领域,最终必须有赖于人的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4.
新制度经济学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通过对新制度经济学有关理论的研究,推导出其主张的公平效率观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认为经济的发展、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制度的公平程度;并且把规则公平放在首要位置,认为只有规则公平才能获得高效率。“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公平效率观为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区域政策中的效率与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讲,公平和效率是辩证统一的,一个有效率的社会一定是资源配置、管理体制、运作机制都更为合理、更为公正的社会;同样,一个公正的社会也一定是一个资源能得到有效的配置、人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能得到极大发挥的社会。然而,至今为止,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公平和效率矛盾的一面表现得较为突出,其统一性的一面表现得不大明显。追求公平,效率会受到抑制和影响;追求效率,公平却遭到忽视。社会的实践目标不断地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左右摇摆,从而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充满了曲折性。建国以来,从我国的区域政策制定和演变来看,我…  相似文献   

6.
竞争促使人提高自身的素质华东师大教授王松效率与公平在社会发展中是个永恒的主题,是人们所积极追求的。但是,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公平是相对的。我认为,公平是以效率为基础,通过公平竞争,提高效率。最近我去美国呆了4个月,感触很多。今天我只谈美国人才市场上的公...  相似文献   

7.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经济学长期研究的热点。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二者的矛盾是很难解决的。在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情况下,二者的冲突也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但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基础,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就使得对这一矛盾的解决有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不具备的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可以在冲突中协调。  相似文献   

8.
在法律制度设计中,公平是土地用益物权配置追求的目标,效率是实现土地用益物权制度功能的内在动力。公平的价值准则和效率的价值判断共同适用于对土地用益物权配置的评判,缺失了公平,土地法律制度就会迷失方向;缺少了效率,土地法律制度就失去了活力和动力。公平与效率之间从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也可能存在矛盾,为此,应当实现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中的公平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效率包括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在经济和社会各自的维度内,高等教育中的公平和效率是一致的,经济公平和经济效率之间以及社会公平和社会效率之间,都毫无矛盾可言。即使是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之间,也不存在矛盾。公平与效率的不一致或矛盾主要体现在经济公平和社会效率之间。  相似文献   

10.
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文芬 《前沿》2005,25(7):177-179
笔者认为要真正搞清楚公平和效率的内在关系,必须认真思考人的本质及其发展与公平、效率的关系,只有把人的本质及其发展看作是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本体论基础,才能正确解释它们的对立统一,才能科学地处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把人作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本体论基础,根据现阶段的历史条件,目前我国应树立以效率为重点、公平和效率同时发展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对的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公平与效率之间出现矛盾的必然性,这是各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对有限的资源,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共生共长,应从市场、政府、高校三方面着手,通过相关政策的调节、制度的不断完善等途径创造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点,使公平与效率最大可能地趋统一而避对立,从而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中和谐。  相似文献   

12.
效率与公平问题,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取得大幅度发展的同时,效率与公平矛盾也日渐突出,表现出一定的时代特色。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对于我党执政兴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只有顺应时代需求,充分依靠科学发展观,作为解决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基本原则,在追求效率发展的同时,确立公平与效率并重的理念,从而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是公平与效率的结合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经济有四大关系备受经济学家的关注,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有与私有的关系,国家与市场的关系,保护与开放的关系。其中公平与效率是经济学的永恒主题。在我国它同时也引起哲学...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主要是关注公平问题,而极少关注效率问题;古代西方思想家也主要是关注公平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将公平与效率作为一对矛盾或有机统一体来研究,只是通过剩余价值的研究将二者联系在一起。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才开始探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因为只有这时公平与效率作为一对矛盾的关系才历史地凸现出来。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社会主义应致力于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从效率与公平角度看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制度,都存在着效率与公平这对矛盾,但是两者的“博弈”过程,也揭示了一些规律性的互动原理。一个社会的发端往往是从效率优先原则起步的,当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公平问题就突出起来。在效率与公平这对矛盾中,效率一般占据着主导地位,效率的提高决定着公平的程度,效率优先的原则是生产力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体现。土地作为社会制度安排中的一种,按理讲,也应遵循上述一般规律。但是,建国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过程,却有悖于两者的一般性规律。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过程与其说是尝试不同的制度安排的过…  相似文献   

16.
重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观─—学习邓小平公平效率思想的体会袁继富公平是一个内函丰富、外延宽泛的范畴。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追求公平与效率的双重目标,就一直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愈...  相似文献   

17.
效率与公平究竟谁为先?即究竟是先做大蛋糕,还是先切好蛋糕?这是经济学的一个难题,也是社会政策中一个极其棘手的问题分析效率与公平问题的两个基本工具专门研究社会分配问题的福利经济学对于效率与公平问题持有两种不同的立场:古典的福利经济学家们主张实施  相似文献   

18.
一、公平与效率:发展的二难选择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一对关系到人类社会基本取向、利害攸关的重大范畴。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公平已成为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基本价值,被确认为人的根本权利之一。多要些公平还是多要些效率;是为了效率牺牲一些公平,还是为了公平放弃一些效率。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二难选择。关于公平。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公平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机会公平。它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特别是在市场竞争中是否享有同等的参与机会、获胜机会以及被选择的机会等所形成的一种待遇关系。二是分…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三十年,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从“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更加注重公平”的演变。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能抽象地谈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而是应当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对效率概念与公平概念内涵的认识。具体把握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20.
信息博览     
国家计委陈炳才最近撰文说,我国当前物质文明秩序的混乱,有一定的客观性,但也与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不当有关。他认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就是一例。 陈炳才认为,政府应讲究公平,不应谈效率。“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种提法极为不当。效率是市场的事,只要有了市场机制,有了竞争,效率自能解决(政府配置的资源例外)。而公平是政府的事,它是对贫富利益矛盾的协调,也是社会安定、国家安全的需要,故政府不是兼顾公平,必须讲究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