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人人都在强调客观原因,人人都在表白自己的无辜,人人都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所以,爱情越来越罕见,道德越来越稀缺,理想越来越飘渺。  相似文献   

2.
罗尔斯认为,当所有的人都在这样一重“无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背后作决策时,他们所一致公认的社会契约,就是正义的。这样一种人人都无知,因而人人都无偏私的状态,罗尔斯管它叫“原初境况”(original position)。其实,对“原初境况”这一相当抽象的概念或理论,可以借助于佛教的理念进行中国语境化的理解——这不就是那些尚未投胎转世的灵魂所处的状况吗?假设他们像倪匡小说里描写的那样,无法控制自己投胎转世的过程,因而不知道自己会生为男儿身还是女儿身,不知道自己会孔武有力还是瘦小柔弱,不知道自己是聪明伶俐还是笨拙呆讷,不知道…  相似文献   

3.
6减4等于2     
“文山会海”是一种痼疾了,它不仅耗费人们的时间、精力和大量的财政经费,还助长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蔓延。一位领导对此叫苦连天,说自己都成了天天泡在会议里的茶叶了。有人为此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你讲话,我讲话,人人都讲话。”横批:“谁去落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定律的跨越——怎样提高行政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忠桓 《湖湘论坛》2001,14(4):58-59
一   在行政学史上,行政学专家发现了三条破坏行政效率的定律,知名度首屈一指的当是帕金森定律。其主要内容是:凡当官之人,因工作太忙而需增加人员时,总是给自己增添下属而不愿增加和自己地位相当、能力强的人,以免造成职位的竞争;官多了,应因人设事,人为制造许多工作,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但人人都有事干。开会时,花费时间的长短与所讨论的问题的重要性成反比,由于小事大家都懂,且涉及的关系不重大,于是人人都踊跃发言;当讨论重大问题时或因不懂或事关重大,为避免责任,人人都谨小慎微,守口如瓶;组织的年代愈久远,…  相似文献   

5.
生死书     
穆玉敏 《人民公安》2006,(22):56-56
人,生到死,始终在书写自己的生死书,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生死书,人死了.书也就舍上了。人没办法不死.于是.人人都追求正常的寿终,因为那是生命的本然。然而,人生无常,谁又能保证自己能从容地书写完自己的生死书呢?特别是一线警察,他们每天都可能面临死亡.他们的生死书随时都面临着结尾。  相似文献   

6.
仁轩 《公民导刊》2010,(6):49-49
“小事当中见精神”,“细节决定成败”,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人人都能做到就不容易了。本文的主人公常年忙忙碌碌,但都是些琐事、杂事,可她数年如一日.默默无闻、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5,(1)
<正>习近平强调——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8.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今天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共识。中国未来要向何处去?现在是各有各的主张,思想不统一,认识不统一,没有一套话语体系可以解释。民众思想混乱就无法形成合力,其结果导致人人都站在自己的利益立场上思考,都不会也不愿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相似文献   

9.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上那些看似“不那么重要”的言行,经过互联网放大传播,很可能让网民的“声浪”变成伤人利刃。哪些行为属于网络暴力?谁是网络暴力的最大受害者?如何避免将“网络正义”变成“网络暴力”?以上种种,都成了当下需要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的人,没有缺点的几乎没有。有时候,我们看到别人有缺点,感觉不舒服,那么首先看一看自己,自己有没有缺点,是否也让别人不舒服。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如果一个人不能处处容忍别人的缺点,那么人人都变成“坏人”,自己也就无法与其和平相处,因为根本没有什么好的心情去和谐相处。一个人总是以“恶”的眼光去看世界,那么世界无处不是破残的、丑陋的。  相似文献   

11.
资料库     
《新东方》2003,(12)
亚当斯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J·S·亚当斯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了:职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目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亦即一个人不仅关心自己所得的绝对值(自己的实际收入),而且也关心自己收入的相对值(自己与他人收入的比例)。业当斯效应说明:人人都有份,人人不当回事;差距过大,差距就会变成障碍。  相似文献   

12.
《创造》2008,(5):5-5
懂得自觉地去学习历史,会让自己聪明起来,也会让自己做起事情来事半功倍。这应该是一个常识,人人都清楚的。  相似文献   

13.
一旦法律成了权势、金钱、暴力的婢女,我们便都是“弱势群体”,我们逃无可逃!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已经一再证明:只有公平正义的法律才能使我们每一个人都变得强大;只有人人遵纪守法,我们才能成为长久的“强势群体”。  相似文献   

14.
软肋,嗜好也。谁都有嗜好,因此人人都有软肋,官员也不可能例外。而官员由于有着一定的权力,如果把握不好,意志不坚,很容易成为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攻击的目标,当然软肋乃是其首选。因此,官员要想方设法保护好自己的软肋。官员的软肋,固然有其内在的因素,是其"潜意识"使然或故意所为,但  相似文献   

15.
别忘了读者     
在当今中国,不识字的人已经很少,绝大部分的人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基本都能派上用场。因为今天的社会正在急速转型,我们一不留神就可能掉队,要使自己不落后于时代就得不断学习,甚至终生学习,要学习就免不了要经常做读的动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人人都是读者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如果人人都可以以贫穷为借口去偷去抢,那么这个社会将会成为什么样子呢?肯定是人人整天生活在恐惧不安当中,用"惶惶不可终日"来形容都不过分  相似文献   

17.
脚印     
大地是稿纸,脚印是诗词,人人都在用自己的脚印,写着自己的人生史诗。 所有的路都会有尽头,没有尽头的是开拓者的脚步。  相似文献   

18.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腐败,失去监督的干部容易跌入泥坑。这是被无数事实所证明了的。有鉴于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在最近召开的湖北省委八届十次全会上进一步强调指出:“要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监督,自觉接受来自组织和人民的监督。”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养成一种在监督之下工作和生活的习惯。”养成在监督下工作的习惯,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也不是人人都有这个境界。有的人不喜欢监督,视监督为找茬子,是与自己过不去;有的人逃避监督,想方设法躲开监督;有的人把监督者视为不受欢迎的人,…  相似文献   

19.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11,(4):60-60
你能做的最大的社会公益,根本不关钱的事,只需要管好你自己,照顾好家人,对他人微笑。———人人都可做慈善。  相似文献   

20.
《创造》2007,(6)
炎炎夏日里,几乎人人都在构思着如何利用休假打造自己的出游计划,对于久居水泥森林的都市人而言,还有什么理由能羁绊我们逃离城市、忘情山水的脚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