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秋水泱泱     
是谁撑一把雨伞,穿过秋风秋雨的时节,寻觅一处鲜为人知的泱泱秋水? 我走过一片甘蔗地,走下二十多级台阶,同单位的同事,同崇左市江洲区的宣传部长和新和镇的镇长一起走上了等候在江边的游艇。我们去游览水上石景林。  相似文献   

2.
11月9日,年过八旬的江西新干县白马村肖老汉和老伴儿,收到一个宛如晴天霹雳的噩耗:家中最有出息的三子肖文荪,溺死在遥远的广西柳州市.此时,离三子客死他乡已有5天时间,而离三子去柳州"当官儿"不到3年时间. 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文荪的死,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意外. 11月3日,也就是肖文荪溺水的前一天,柳州市2015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在柳东新区举行,肖文荪出席仪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3.
篆刻是齐白石艺术成就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据文献资料记载,齐白石学习刻印始于1896年,受黎薇荪等人影响,由学习浙派丁敬、黄易人手,用力甚勤.一二年间即对浙派篆刻古朴清勤的艺术特征把握得相当精准。尔后,又师法赵之谦,逐渐变化、开拓,刀法、篆法推陈出新,印外求印,个人面貌逐渐显露。60岁前后,齐白石的大写意篆刻风格已经成型。  相似文献   

4.
《江淮法治》2014,(7):64-64
萧县实验小学创建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现为市级实验小学、市艺术特色示范学校。建校一百多年来,重视书哂艺术教育始终是学校的优良传统。一大批艺术家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雕塑史论家王子云.雕塑大师刘开渠。著名书画家萧龙士、欧阳南荪、吴然、张翰、葛庆友、欧阳龙、郑正、闫梓昭,电影表演艺术家欧阳儒秋、刘世龙等都曾在这里任教或读书。  相似文献   

5.
本刊第2期发表了李露荪同志所撰的《胡雪梅,站在法律与道义的交叉路口上》,不少读者阅后写来文章探讨,现摘登其中的2篇。  相似文献   

6.
由长年从事经济研究的青年学者俞梅荪、朱晓黄合著的经济法新论20万字,最近已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的主要章节为:1.中国经济法的兴起及理论困惑;2.改革开放与经济法;3.新经济法绪论;4.建  相似文献   

7.
韩佳 《法律与生活》2011,(19):59-59
宋小姐是某房产公司的销售助理,她人缘很好,自从大家得知她怀孕的消息后,对她都是关怀备至。预产期在一天天临近,但恰逢房产销售旺季到来,部门其他同事都在加班加点,小宋也不例外,时常忙碌到半夜。小宋和家人都觉得身体不方便不宜加班,  相似文献   

8.
<正> 青年学者俞梅荪、朱晓黄合著的《经济法新论》将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从新的角度论述当今我国经济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了深入经济生活当中研究经济法的新思路,并试图找到经济法研究的新出路。本书还对我国经济法的成长过程作了纪实性描述,对一些现实情况和问题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实证分析。著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词学发展史上,金陵端木采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可惜,关于端木采的作用与影响并未引起词学界的足够重视。叶恭绰《全清词钞》选端木采词三首,梁令娴《艺蘅馆词选》和于在春《清词百首》仅选一首,张伯驹、黄君坦《清词选》和沈轶刘、富寿荪《清词菁华》则未选端木采的词作,刘毓盘《词史》亦未曾论及端木采。  相似文献   

10.
《中外法学》1990,(5):61
<正> 由青年学者俞梅荪、朱晓黄合著的《经济法新论》,近日由辽宁省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以简洁、明快,注重实际的体例和文风,从新的角度论述当今我国经济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了深入经济生活当中研究经济法的新思路,并试图找到经济法研究的新出路。本书还对我国经济法的成长过程作了纪实性描述,对一  相似文献   

11.
大陆法国家民法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陆法国家民法典研究谢怀栻第一节前言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王朝开始后,常要作两件大事。一是为前朝修史,一是为本朝制律。这两件事的意义都很重大,皇帝都派重臣主持,并亲自过问。西方国家的情形虽不完全一样,而在近代开始后,各个新兴的国家也都十分注重制定法典...  相似文献   

12.
吝啬与贪婪     
E市市委书记戚某的妻子符某被“两规”后,拒不交代问题。她采取的“战术”是沉默,无论你问什么,她都不答话,甚至眼皮都不抬一下,自顾自地、周而复始地拨弄自己的手指头和脚指头。办案人员决定先晾晾她,等从外围了解一些情况后再谈话取证。  相似文献   

13.
车辆被盗后,不少车主都感到烦心。车辆被警方追回后,相信车主们都是满含感激和喜悦。 可是,当车辆被警方追回后,如果该车购买了盗抢险,那么警方可能会向保险公司索要一笔“奖励费”;如果该车没有购买盗抢险,那么警方可能向车主索要一笔“辛苦费”。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依法打击犯罪难道不是警察的职责吗?这笔费用是当前的“潜规则”吗?警方收费又有哪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蒋勋 《公民与法治》2013,(16):46-46
从法国回台湾地区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私立大学任职,当校内十三位一级主管之一。当时学生如果要记大过,就必须开会,决议需十三位主管都同意签字后才能通过。  相似文献   

15.
我从懂事起到现在,都是生活在中国共产党员身边我的奶奶、父亲、姐姐是党员;上中学时班主任是党员:参加工作后生产小组组长、车间主任是党员;从事教育工作后政治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校领导大多数是党员,他们都是非常有党性的,也都是让我尊重的好人。曾记得教研组长想培养我,动员我入党,但当时想入党的人有的人动机是为提升做政治准备,或者是靠拢组织评先进有好处,我虽然热爱党,因为以前自己一时认识上的问题,我虽曾有过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想法,还是被沉淀下来了。但张盈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却使我产生了入党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6.
孙勇杰 《政府法制》2008,(13):46-47
不到28岁,“80后”,副厅级干部,“史上最牛公务员”,这些都是人们给张辉贴的“标签”。  相似文献   

17.
在职场的天空中,挫败感就像一块乌云,时不时薰在心头。但我们也都有这种体验吧,当飞机穿越云层后,天空永远是瓦蓝瓦蓝的,空旷澄澈!那,才是人生的实相。乌云也许会停留一段时间,甚至遮住了太阳,但一切乌云都不会改变天空纯净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在60岁以上的这一代人中,对前苏联总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那个年代,一切都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学的是俄语,唱的是苏联歌,用的是苏联货,能与苏联朋友通信都是一种荣誉,苏联的信封、邮票、明信片、风光照、艺术品等都是有收藏价值的珍贵纪念品。列宾、苏里科夫、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学艺术家。后来中苏分裂,两国对立。一切犹如隔世之感。再后来苏联解体,两国关系也逐渐正常化,然而变不了的是对前苏联挥之不去的情结。  相似文献   

19.
航班延误后的权责问题,越来越像丛林社会的肉搏:比狠斗狠。乘客拦飞机肯定不对,甚至涉嫌违法。但问题是,坐飞机的乘客未必都是激动型人格,他们为什么在遭遇航班延误后表现得如此“情绪过毅”难道真为耍赖讹诈几百块钱?有人说,  相似文献   

20.
云南鲁甸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已经提上议事日程。重建家园的工作头绪万千,任务繁重,很多人都希望从日本灾后重建中取经。日本的一个经验是,有法可依让灾后重建更容易顺利开展,也更容易维持社会稳定——作为一个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日本从防灾、救灾到灾后重建,都有一套详尽的法律体系。早在1947年,日本就制定了与灾后重建有关的《灾害救助法》,以便在发生灾害时,全国能在地方政府、红十字会等其他团体和国民的合作下,有序组织必要的援助措施,保护灾民和维护社会秩序。这项法律明确规定,灾害发生后的应急生活援助,原则上由各地政府承担;根据地方财政实力,国家也会负责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