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推定是证据法中的一项重要规则,它对于实现诉讼公正、提高诉讼效率和解决证明中的困难,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推定规则本身的局限性及推定规则与无罪推定的冲突导致了推定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受到限制。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不应该摒除推定的适用。但是鉴于刑事诉讼本身的特性,在适用推定规则时应当十分慎重并对其适用范围作一些特殊限制,使推定在刑事诉讼中得到更好地适用。  相似文献   

2.
侦查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实施的强制性处分有时侵犯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和隐私权。而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是各国宪法、刑事诉讼法所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是联合国以及世界人权组织所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同时反映诉讼文明、科学与否。刑事诉讼的任务是,一方面要追究犯罪,查明犯罪事实真相;另一方面又要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人权。为实现它实践中易发生价值冲突。这就需要理论界、立法部门甚至司法实践部门科学地解决这一价值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建立已久,但是存在的问题和争议也很多。我国应完善现有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因刑事案件犯罪严重程度不同适用不同的审判程序;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修改其与民事法律相冲突以及法律原则相悖的部分;规定允许被害人在特殊情形下可以不必须进行刑事诉讼,或不待刑事案件审结先行提起民事诉讼,改变“刑事优先”的传统模式以平行诉讼来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4.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底推出了案例指导制度,对于提高法律的确定性、统一司法标准等具有重大意义,其具体运作机制还有待细化。指导性案例应以审级监督制度的张力赋予事实上的拘束力;应针对法律规则模糊、矛盾、抽象和空白的情况,以解决法律适用问题为标准进行遴选;应归纳出裁判要旨,在统一的平台上及时公布;应建立背离判决的论证机制、上述机制和报告机制以便更新案例。  相似文献   

5.
犯罪是一种社会冲突,在许多情况下,刑事诉讼通过适用刑罚在表面上排除了冲突所引起的社会障碍,但并未能消除冲突主体的对立情绪,甚至于还会加剧对抗心理,在诉讼之后衍变为主体间的长期对抗,乃至引发更为剧烈的冲突。为避免这一不利后果的发生,刑事诉讼仅做到准确及时地适用刑罚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来平衡冲突主体的对抗性心理。为此,立法应赋予冲突主体──被告人与被害人为维护其实体权利不受非法侵犯所必需的程序性权利,尤其是当冲突主体认为司法权运作错误对其造成不利的情况下,赋予其要求专门机关予以纠正的权利,作…  相似文献   

6.
刑事诉讼价值是诉讼意义上的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统一。刑事诉讼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为工具价值 ,即正确处理刑事案件 ,解决社会冲突 ;二是目的价值 ,即刑事诉讼的秩序属性对社会产生的目的引导效应。刑事诉讼法与刑法共同服务于刑事诉讼这一冲突处理机制 ,刑事诉讼法并不以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为宗旨。刑事诉讼价值目标与刑事诉讼价值是相关范畴 ,一般包括正义、效率、安全、自由等四项内容。  相似文献   

7.
强制性规定是指其在适用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用通过约定来予以排除或变更的规定。我国《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表明我国法学界对违反强制性规定行为的效力的认定,经历了从绝对无效到部分无效,再到效力待定的发展过程。文章从比较法的视角,分析了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民事行为是否当然无效,并提出自己对于该问题的一些重建构想,试图解决其中公私法冲突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事不再理原则是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是刑事诉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确立对维护法的安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其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适用上的种种困难,对于已生效的民事判决中事实认定的预决效力能否及于后行刑事诉讼活动而不与一事不再理原则相冲突,是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刑事诉讼价值问题是刑事诉讼基础理论范畴中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之一,对刑事诉讼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刑事诉讼目的、把握刑事诉讼的内在规律。本文试从价值的各种概念出发,对刑事诉讼应具有的工具价值及其独立价值进行了阐述,揭示了其工具价值与独立价值之间的矛盾冲突,并对如何权衡该矛盾冲突提出一些粗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先受理法院机制是当前司法实践运用于解决涉港案件管辖权冲突的方法。《民事诉讼法》的灵活规定解决该机制适用的合法性。国际立法、两地现实需要以及先受理法院机制的优点使其用于解决管辖权冲突具有可行性但适用该机制解决涉港案件管辖权冲突仍需要明确其定位、适用条件、适用结果,与不方便法院和其他管辖权制度之间的关系等争议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前,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经济犯罪侦查工作中,法律适用问题集中体现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适用上。有关该规定适用的法律属性、证据观念重构、法律冲突及规定与相关刑事法律的关系等问题值得研究和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2.
"不得强迫自证己罪"原本是刑事诉讼程序中保障公民人权的利剑。但从许多法治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该原则的适用范围逐渐由刑事诉讼扩展到了行政调查领域。当然,考虑到行政调查本身的特点,该原则在行政程序上的适用必须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在不得强迫自证己罪已经引入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背景下,探索其在行政法上的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电子政务现实冲突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在现实中与政府管理创新、政府组织结构、法律滞后、行政成本、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安全等产生冲突。对于这些冲突,一方面要从行政机制上寻求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要用立法的办法来解决。立法解决是在立法原则的基础上,订立电子政务相关法律的基础性体系、核心性体系和运作性体系。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诉讼具备工具价值与独立价值两大类型价值。刑事诉讼的工具价值即其外在价值,刑事诉讼独立价值是体现刑事诉讼活动本身符合公正等价值要求的优秀品质,是独立于实体结果之外的本体价值。刑事诉讼价值中既存在工具价值内部价值取向之间的冲突,即正义、效益、自由、秩序、安全的冲突,又存在工具价值与独立价值之间的冲突。要坚持适度平衡的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不同阶段公正与效益应各有侧重,自由优先、兼顾安全,优先考虑刑事诉讼的独立价值,兼顾工具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附带民事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带民事诉讼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附带解决民事损失赔偿问题,是两种性质诉讼的合并,涉及刑事、民事法律的协调适用。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过于简单、原则,不利于实际操作,且部分规定与我国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相冲突,附带民事诉讼理论问题颇有争议。本文拟从构成条件、法律适用、当事人和审判四个方面,就附带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问题谈谈作者的观点。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构成条件(一)刑事案件成立是附带民事诉讼的先决条件。没有刑事诉讼则不存在附带民事诉讼问题。没有刑事案件或刑事案件不成立,便没有刑事诉讼,因此刑事案件成立…  相似文献   

16.
作为近年来刑事诉讼改革进程中影响最大的一项制度,认罪认罚从宽引发了刑事诉讼实践的连锁反应。值得肯定的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取得了一些成效,包括认罪认罚从宽的社会共识初步形成,认罪认罚从宽适用率大幅提升,以及认罪认罚从宽的制度价值初步显现。令人担忧的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推进正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包括认罪认罚从宽在刑事诉讼各阶段适用比例的严重失调,社会公众对于认罪认罚自愿性的质疑,量刑建议权与量刑权之间的现实冲突。  相似文献   

17.
没有规定无罪推定原则、没有确立沉默权、没有对逼取的口供作出排除性规定,这是导致我国刑讯逼供屡禁不止的法律根源,笔者认为。应及早从程序立法上构建起要治刑讯逼供的治本机制。为此建议:修改刑诉法第12条,明确规定无罪推定的刑事诉讼原则;把“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法律化;个性刑诉法第93条,确立沉默权;在刑诉法和绦中增加一款,对逼取的供及据此查获得的间接证据不能作为定案根据的排除性规定。  相似文献   

18.
从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颁行至今,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发生了很多重大的变化,诸如辩护、强制措施、审判方式以及无罪推定原则的贯彻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得与失.而程序法实施的保障机制、辩护权的司法救济以及法庭审理流于形式的问题,也对刑事诉讼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尽管目前刑事司法中自生自发的改革正在蓬勃展开,但中西法律文化的冲突问题也不容忽视.要取得刑事司法改革的成功,需要着力构建权利救济制度,推进刑事诉讼体制的改革,并在刑事诉讼程序观念上有重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相关法律制度提供了裁决行政法律冲突问题的程序制度,启动这一程序制度的前提是从实体上判断已经构成法律冲突,法律冲突裁决机制的完善应着眼于赋予法律适用主体法律冲突判断权,并设置法律冲突的判断标准以防止该权力滥用。  相似文献   

20.
李嘉 《工会论坛》2011,(4):139-142
近年来土地犯罪案件频发,逐渐演变为有巨大负面影响的社会问题。本文创造性地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对土地行政人员职务犯罪进行解读和剖析,意在开辟土地犯罪研究领域内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路径。文章借助犯罪心理学领域中的犯罪行为形成之内外化机制分析方法,从导致土地行政人员犯罪心理形成的内化机制(如不良风气、人格扭曲和合理化等三个方面)和外化机制(如大环境影响、虚假管理、监督缺失和相对人弱势)两大方面剖析了其犯罪行为发生的心理层面成因,并在此基础上,试探性地提出了若干预防对策:加强行业内教育;净化社会风气;整顿行业行风,克服异化接触;下垂行政体制的变革;提高土地部门工资水平;公开政务,加快立法,从严执法,加强监管;建立健全被害人诉讼渠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