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据报载,某地一人大代表在发言时得知记者在场。忙将记者“请”之门外。读后,颇感新鲜。  相似文献   

2.
经常听到有些人大代表在人代会、常委会上审议发言时说,我今天主要是来向各位领导学习的,听听大家的意见。"我们是来学习的"、"我们是来接受教育的",常常在电视中也能听到代表们这样"谦逊"地说。初一听好像没有什么问题,是谦虚的客套话,但是仔细一想,这话问题很大。不错,代表确实需要学习,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代表人民行使职权,是人民的代言人,没有丰富的知识和很强的  相似文献   

3.
近日,对"人大代表"是否改为"人民代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有些观点值得商榷,笔者认为,沿用"人大代表"较为妥当.这是因为: 一是人大代表具有法源性.<宪法>和<代表法>等法律法规对人大代表的全称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设区的市或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相似文献   

4.
两会剪影     
刘永好委员发言:企业应该为新农村作贡献钟南山委员关注看病难气温骤降,人大代表严装出席大会赵志全代表在大会上发言林毅夫委员笑谈房价再低点就好了王蒙委员谈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肖扬院长听取代表对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意见河北团王恒勤(右)和贾体新代表参加分组讨论王利明代表呼吁制定环境损害赔偿法郑成思代表正在接受记者采访周洪宇代表谈如何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黑龙江代表孙玉庆在小组会上发言连续十届人大代表申纪兰听取人大工作报告江必新代表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法院建设张林春代表关注法院人才“断档”问题吕忠梅代表在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们对私营企业主以工人、农民或专业技术人员身份当选为人大代表颇有微词,对领导干部以知识分子身份当选为代表也是吐槽不断,代表身份"失真"现象突出.2016年是县乡换届选举年,如何才能改变人大代表身份"失真"这种状况呢?  相似文献   

6.
“百姓向我反映的每一个问题,我都牢记在心;在家乡霍邱,每个村落都留有我的足迹!”——省十届人大代表马玲举止干练、思维敏捷是省十届人大代表、霍邱县卫生局工会主席马玲给人的第一印象,每次人代会,记者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听到她精彩的发言。  相似文献   

7.
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已经胜利闭幕了。这次大会在省委的领导下,经过全体代表和与会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开成了一次民主团结的大会、求实鼓劲的大会、开拓奋进的大会。会议期间,代表们认真履行职责,共商发展大计,充分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树立了良好形象。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广泛听取了代表的审议发言,并与部分代表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切身感受到新一届省人大代表对党对人民充满了炽热的感情,对依法履行好代表职责充满了百倍的信心;同时也切身感受到,大会作出的各项决策是全体代表集体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了全省人民的共同意愿和根本利益。会内会外,记者们如沐春风,如听春声,采访不辍,收获颇丰。本刊特辑录部分代表的发言,并与记者撷取的镜头汇于一体,以飨广大读者。我们已经迎来了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光辉灿烂的春天!我们已经听到了代表的心声,听到了全省人民迎着春风不断前进的铿锵的脚步声!我们坚信,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各级人大代表列席本级人大常委会会议是否该发言,不能一概而论,应视情而定. 应邀列席本级人大常委会会议不仅是人大代表的权利,也是义务.代表法之所以明确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可以应邀列席本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其主要用意在于拓宽代表的知情知政权和知情监督权.  相似文献   

9.
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是加强人大工作和人大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今年以来,岐山县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创新代表服务机制,在县镇人大代表中开展"两联系三注重四提升"活动,人大代表的职能和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大代表列席本级人大常委会,已逐渐常态化.然而在实践中,人大代表是否拥有发言权,尤其是能不能直接在常委会上发言,一直存在争议.笔者认为,人大代表列席本级人大常委会不仅可以发言,并且应该成为常态. 其一、人大代表列席本级人大常委会发言是法律赋予的权利,毫无置疑.根据我国宪法、代表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规定,只有依照法定程序选举产生,并经过资格审查的人大代表,在出席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时,才依法享有在大会上发表意见和提交议案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笔者认为,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的非代表身份人员在会议上的发言,不享有言论免责权. 首先,法律规定的专用性.宪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这一规定,显然是对地方权力机关及人大代表行使职权制定的最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其重要性与不可共享性十分明确,这种专有性的权利,也只有行使监督职权的权力机关和人大代表享用,并非他人都可使用.  相似文献   

12.
宪法、地方组织法和代表法,对于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表决不受法律追究,均有明确规定.法律规定的免责言论既包括内容不正确的、不完全正确的,也包括事后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宪法和法律之所以赋予人大代表言论免责权,是因为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肩负着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神圣职责.这样的权利非人大代表是不能享有的.  相似文献   

13.
对于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是否可以发言,有人认为,代表应当围绕会议议题积极发表意见,以提高会议审议效果.笔者认为,人大代表列席本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可以发言,但不宜以提高审议质量为由而规定列席代表应当发言.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其实,公开代表信箱已不算什么"新闻"了,因为多年前为破解"人民群众找不到代表"的困局,就有关于不少地方借助电子邮箱打造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新渠道的新闻频频出现.然而,面对媒体宣传人大代表公开电子信箱征集议案和建议好处多多的同时,我认为亦确实有必要郑重对待有关"防止公开代表信箱成作秀"的网民议论.  相似文献   

15.
徐燕 《江淮法治》2011,(17):28-28
2011年7月,雨后的宿松县隘口乡古山村显得格外宁静,而在该村召开的宿松县人大代表述职评议会却热烈又庄严,这是基层民主生活的生动缩影。述职评议会上,述职代表们翔实的履职发言赢得了选民代表的阵阵掌声,这不仅是在场选民代表的高度认同,更是选区人民群众对他们用心践行承诺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6.
今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欧阳元和在审议"两院"的工作报告发言时,建议将报告中"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表述改为"依法接受人大监督"。消息经敏锐的记者披露后,公众拍手叫好。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我有幸旁听市"两会"的人大代表分组讨论,听到这样一则"趣闻":在分组讨论前,主持人先宣布了前一天出席人大会的情况,称缺席代表很多,市委领导很生气.市委副书记要求,所有缺席代表必须书面向大会秘书处作出说明,此外,第二天的会议,所有代表都必须出席,如需请假的,必须书面交大会秘书处,由秘书处转交市委组织部长批准.  相似文献   

18.
沈阳市委关于"劝辞或罢免"人大代表的规定是极不妥当的.理由如下: 首先,地方人大是本级行政区域的最高权力机关,人大代表是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等法律规定选举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代表履职发言现象分析。人大代表在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按理说是代表依法履职行权的职责所在.应该说是没有什么可顾虑的,然而现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20.
关于"人大代表"改称"人民代表"的问题,笔者以为是不可以的,为什么呢? 这要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史阶段看,即建国初到1954年为一个阶段,即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期;从1954年起,宪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颁布之后为一个阶段,即人民代表大会时期.前一阶段的代表统称人民代表,为什么呢?因为召开的是人民代表会议,而不是人民代表大会,怎么能称"人大代表"呢?这时人民代表的特点,一,不是选举产生,而是协商、当然、特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