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关于中国发展道路与模式的理论研究从“中国模式”概念的提出起日趋广泛和深入,如何看待“中国模式”提法的积极意义,怎样认识其理论缺陷、逻辑矛盾和理性不足尤显重要。较之“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何以能以更趋成熟的理论形态成为学术界的共识?文章从宏观视角对此进行了学理性的归因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模式”还是“中国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中国发展道路与模式的理论研究从“中国模式”概念的提出起日趋广泛和深入,如何看待“中国模式”提法的积极意义,怎样认识其理论缺陷、逻辑矛盾和理性不足尤显重要。较之“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何以能以更趋成熟的理论形态成为学术界的共识。本文将从宏观视角对此予以学理性的归因分析。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也可以无可厚非的称作“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这种“中国模式”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并不断完善我们的发展模式也是硬道理。  相似文献   

4.
欧美媒体对“中国模式”的评价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晓 《外交评论》2010,27(1):37-52
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扩大的同时,西方经济发展模式和强权政治却在世界各地不断遭遇挫折,北京奥运会和全球金融危机将中国推向了国际舞台的中心。“中国模式”开始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其中欧美媒体对“中国模式”展开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讨论和评价,表明了“华盛顿共识”的局限性和面临的危机,同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客观反映。同时,欧美媒体对“中国模式”的评价也反映出中国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国内问题,中国模式还未成型、不可复制,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模式”的研究当下已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可依然有是否存在“中国模式”的争议。中国模式可层次性解读为“现实的中国模式”和“愿景的中国模式”。辩证看待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是客观存在而非尽善尽美,并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苏长和 《外交评论》2009,26(4):21-31
中国模式系指新中国60年在对外关系、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积渐而成系统的处理国内问题与对外关系的独特经验或模式。“合作”而非“制衡”是中国模式在政治发展和社会秩序组织上的核心精神,表现在多党合作、政治协商、议行合一、统一战线、多种所有制并存、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共存、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合作等具体制度安排领域。中国模式制度安排上内嵌的“合作精神”与西方秩序内嵌的“制衡精神”截然有别。中国模式展现了中国人概念中的国内秩序和世界秩序图景,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一部分,可以为世界秩序的组织提供必要的伦理政治资源,这一进程需要在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维持高水平合作的前提下进行。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出色表现再次让世界关注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是中国时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是对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有益尝试。其关于发展的丰富内涵体系、其成长性、“中国性”及创新性的特征等都表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从“人治与法治”的角度看中国政治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达  周莎 《工会论坛》2009,15(1):15-16
一个国家政治模式的优劣决定着本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而一个国家的政治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且具有历史必然性,是历史的抉择。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模式,总体上来说,应该是一种“人治”的社会模式,而现代中国则更注重“法”的规范和强制作用,力图建立一个“法治”国家。本文从“人治与法治”的角度,通过对这两种模式进行比较,从三方面来谈中国政治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以来,“中国”话题起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社会舆论热议酷评的焦点,好听的不少:“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中国模式”、“中国世纪”热词不断;刺耳的也有:“中国威胁”、“中国崩溃”亦非鲜闻。好听也罢、刺耳也罢,都从一个侧面折射和印证着中国横空崛起的客观事实及其对当今世界产生的强烈震撼!我们既有理由为中国的发展强大而骄傲,也有理由对西方社会关于“中国”的热议酷评作冷静的分析。虽然这些热议酷评的动机、心态、立场各有差异、不能一概而论,但有两点却是大体相同的:一是他们观察、感受中国的发展,主要还是仅限于经济增长和军事力量的强大,而对当代中国的政治改革进步、思想理论创新、文化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却不入法眼,这不能不说是眼界的狭隘片面;二是他们研判、展望中国的发展走向,基本上还是囿于老殖民主义、国强必霸的巢臼:大国崛起,必然要穷兵黩武、颠覆国际秩序、主宰世界!这不能不说是思维逻辑的陈旧荒唐。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革命根据地狱政建设的唯一专著,本书既是为了科研的补缺拾遗,也可以是为了今天司法狱制的继承和总结,把中国革命根据地特有的、他人所无的历史文化传介给世人,丰富世界文化宝库,让世人了解新中国狱政的这一“伟大预演”,乃是“历史的绝大改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后期现代化"是借鉴了东亚国家(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成功经验而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作为20世纪后半叶第四代资本主义国家,即东亚地区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后一个地区之后,该地区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并得以迅猛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东亚国家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即一党执政的开发型权威政府的功能侧重于经济领域。东亚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在中国社会主义后现代化过程中也得以体现。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之一,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的指导下,使国家迅速得以富强起来。在世界列强强压之下重新站起来的中国,正在开辟21世纪的中国时代,使中国人民真正拥有了"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希望和蓝图"。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的发展毫无疑问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中国的发展,总结其经验教训。如果从历史的维度来透视中国的变迁,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条道路的形成是不断地对社会主义进行制度创新的结果。其实,无论中国道路也好,中国模式也好,中国经验也好,它的核心内容,它所运作的中轴就是制度。中国今天已经形成了一个不仅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而且也大相径庭于苏联所确立的那样一种社会主义制度。因此,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特别关注其制度创新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与中国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不是内容相同的概念,它们有着区别和联系.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进行理论的辨析,对于科学认识当今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总结和提升中国经验,改革和完善中国模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及其自发斗争,是中国工会思想发端的客观基础和实践动力;欧美、日本与苏俄工会的实践经验与思想模式,是中国工会思想发端的理论渊源。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是中国工会思想走向成熟的重要基础。全面考察清中国工会思想发端的内涵和特色,深刻总结其理论发展的经验与规律,对于我们更好地推动新时期的工会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它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文化发展的新要求。深入推进的改革开放、曲折前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益凸显的文化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16.
营销创新: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销创新对当今中国企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有进行观念创新、理论创新、市场创新、技术、方法创新和人才创新等,企业才能面对加入WTO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强大的国外对手,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60年在发展经济方面的最伟大的成就,就是根本改变了旧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经济小国的地位,实现了向经济大国的转变,并正在向经济强国迈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方面迈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步伐。这个成就是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要完成“改造国民性”这一无可轨避的历史任务,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实践基础上构筑现代性价值的认同前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化的需要,领导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为陶铸中国人的现代国民性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究其质底,因为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力,植根于物质生活实践以及人们据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演化,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工业文明成果和现代化历史经验的疑结,在构筑最基本的现代经济基础的同时,也为社会文化的变迁确立了新的坐标。它一方面瓦解了传统价值认同体系支配中国人生活秩序的“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又以社会物质生活实践的现实力量,创发出中国人的现代文化意识,并以此扬弃旧文化价值体系。可以肯定,只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持续发展,最终必将建构起适合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秩序的新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申请加入WTO既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同时也给中国工会带来机遇和挑战。因为西方国家工会为维护本国劳工利益而主张将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 ,并反对中国加入WTO。本文认为中国工会在入世问题上应该有自己鲜明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作为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路径选择,是数代中国人不断努力的结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现代化潮流的自觉认识,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当代中国国情的正确把握。不但实现了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基本稳定,也为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国家或后发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供参考的发展范式,为人类文明发展道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