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野下“中国模式”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讨论的中国模式,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野下,客观地阐释它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分析它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特征,同时,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经验与教训,从中国发展道路的高度来探讨和研究。作为一个全面性、整体性概念,"中国模式"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根本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核心内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基本保障,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实现社会现代化所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
实现社会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不断追求的目标,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发展道路。经过建国61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断探索,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顾这条道路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与教训,有利于破解当前发展遇到的难题和迎接时代的挑战,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着力点,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3.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关系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权的稳固、国家的前途命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总体道路,它由四条具体道路汇合而成,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是世界近现代发展的主题,但不同民族国家实现现代化道路应当各不相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历尽艰辛探索并最终选择的实现中国现代化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它的成功探索,不仅向世人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元素,有力回击了世界现代化过程中各种错误思潮的挑战,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为处于低潮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回顾这条道路的探索历程、揭示其重大意义,对当前和今后更加坚定地坚持完善这条道路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是近代社会以来几代中国人的孜孜不断追求的目标,经过建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中国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唯一道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同顾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光辉历程,总结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所取得成绩和教训,不仅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在当代中国举什么样的旗,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模式是对中国式现代化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括和表述。怎样理解中国模式,消除有关的误解和曲解,关乎我们在这一问题上的话语权。中国模式是中国近几十年成功发展的客观模式。中国模式强调独立思考,寻找适合自己实际的发展模式。它着眼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它体现了无产阶级尊重民族特征、重视民族差别的一贯要求。它提供别国借鉴和参考,但不强加于人。它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
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关系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政治发展道路的生成逻辑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体现着历史发展和人民选择的意志。在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使命中,把好政治发展道路关,是执政党责无旁贷的责任。中国历史的发展和现实的要求,决定着政治发展道路形成的样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强大生命力在历史和现实中得到显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就会落空。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目的是使中国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现代化。这条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它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有别于西方的发展模式,为社会主义国家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同时还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从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展现了社会主义无限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种"特色"的道路和理论体系,引领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现代化的实现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发展这一"特色"的道路和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  相似文献   

10.
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邓小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管理思想。为在改革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模式,解决社会经济问题,保持社会稳定,社会管理是从放松管制开始的。通过促进经济发展来实现对社会的管理,在社会管理活动中始终把经济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同时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智慧,开创了一条在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对整个社会加强建设,实行有效管理的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11.
作为指导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如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基本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作为从客观实际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从纵向看具有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特征,从横向看,具有科学性、实践性、探索性、开放性、人民性的的特点。实现中国现代化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为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12.
论世界新军事变革趋势和中国新军事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军事变革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目标是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改造成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美军已确立2030年全面数字化的发展目标。1991年以来美国发动的多场战争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反映出新军事变革的特点和规律。新军事变革很可能发展成一场波及全球、涉及全部军事领域、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军事变革。为顺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发展的趋势,应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13.
法律现代化,是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市民社会的形成和个人自由的确认密不可分、同步发展的。同样,中国法律现代化也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市民社会和个人自由的成长息息相关。从中国近代和现代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来看,中国法律现代化大体上可以分为晚清、中华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回顾历史,自1792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访华到今天,已经过去了217年,然而,中国法律现代化事业并没有全部完成,历史的重任落在当代中国人的肩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承担起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重任,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具有先进性、纯洁性的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充分运用党组织的现代性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努力建造以党组织为组织实体的价值共识核心发源地的功能主体,以党组织公有属性为价值关系的社会网络,以人民实践为中心的价值生成的主体,以中国社会现代化推动世界社会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发展方向,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变革者与主导者,为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结构、内容、功能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本质,拓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它的创立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风险社会是理性化的现代化自反的结果。理性的现代化仍然是正在进行的行动,风险也正在增强,因而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人造风险。风险意识是面向未来的反思,这种反思具有自觉和责任意识,其精神内涵实质是批判与超越意识。对现代性处于生成之中的中国而言,生活在风险已成为世界性图景中的当代人,需要树立风险意识,需要在批判和超越、全面发展观之中建设现代化,这样,我们才能在现代化路上走得更有协调性、科学性、持续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法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历史,其中大清民律草案、民国民律草案和民国民法典在中华法系民法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华丽转身,走向了继受欧陆民法的不归路,适应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实现了中国民法的现代化。1949年以来,当代中国民法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终于迎来了21世纪民法的繁荣和发展。总结经验教训,21世纪的中国民法应当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创造中国民法的辉煌,造福于21世纪的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