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12亿多的中国人中,有9亿是农民.在中国6亿多的从业人口中.农村劳动者约为4.2亿。预计到本世纪末农村劳动力将达5.1亿左右,可见,在中国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研究农民的作用和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一段时间里.农民曾作为工人阶级的同盟军被当作领导阶级。“贫宣队”和“工宣队”一样开进机关、学校等单位,来掌管这些部门的领导权。大批知识青年也都下放到农村去接受广大农民的再教育。勤劳、勇敢、智慧、最具革命性等美好的词句也都曾用来形容广大的农民.这些过于偏激的作法给我国带来的严重危害已是有目共睹的了。与过去曾将…  相似文献   

2.
曾经,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下,全国有1700万城市知识青年陆续到农村安家落户,形成了一场历时十年、声势浩大的“上山下乡”运动。时隔30多年后,尤其近年来,大学生奔赴农村创业、任“村官”形成风潮,掀起了一股新的“上山下乡”热。所不同的是,新“上山下乡”是大学生把现代科学知识、新文明带到农村去。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我在关注中国“三农”问题的时候,不知怎么回事,头脑中老是出现毛主席当年那句曾经改变了一代青年命运的话——“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那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尚潮流”。  相似文献   

4.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研究需要深化■李玉琦“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从这段语录正式发表算起,到1998年底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经过了整整30年。受这条语录的感召上山下乡的城镇知识青年们,也基本上回到了城里。虽然这条语录深深地印...  相似文献   

5.
世纪回眸     
1968年──1971年 中国掀起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热潮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自此,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于1955年。60年代,中央和各地成立了城镇知青上山下乡的专门办事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这一工作,使规模不断增大,当时仅上海市就有10万知识青年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68年以后,我国每年都有大批知识青年到农村安家落户,截止1978年底,总计已达1623万余人,国家和企…  相似文献   

6.
汤礼春 《传承》2008,(23):51-51
第一次知道行路难是1969年,那一年我16岁,作为"知识青年"下放到湖北公安县北闸区,离武汉仅250公里,可能那时还  相似文献   

7.
丁世华 《春秋》2012,(1):34-35
1963年6月至7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六大区精减职工和青年学生安置工作领导小组长会议,决定将大规模“动员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作为一项重要国策实施。自1964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动员组织非农业人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并把上山下乡确立为城镇青年学生就业的一项长远方针,制定了一套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传承》2006,(Z1)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城市人口积压,单一经济体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就业的出路越来越窄。1950年代国家开始鼓励部分城镇知识青年支援农村和边疆建设,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此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逐渐成为调节城乡劳动力的重要一环。同时,许多城市有志青年也渴望到农村去,希望有一番作为。1968年12月,毛泽东发出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于是,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一度震撼全国、轰动全世界的红卫兵运动被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所代替。如果说“文革”前的“知青上山下乡”是劳…  相似文献   

9.
邻里一家亲     
王伟东 《现代领导》2014,(10):52-53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相邻而居本来就是一种难得的缘分。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我.打记事起.就常听父母将“好邻居赛金宝”这句农村人常说的俗语挂在嘴边。事实上,父亲母亲和左邻右舍相处真的如亲人一般,其乐融融!小时候,活泼好动的我.最喜欢到邻居家串门。无论是到大伯家还是到大婶家,我都跟在自家一般自由.甚至享受到比在家更好的“待遇”。  相似文献   

10.
“天之骄子”与“村官”,这两个具有巨大落差的概念捏合在一起,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解决的新途径还是新农村建设的加速器?是权宜之举还是长效机制? “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在农村相对艰苦的条件下,对农业又不了解,究竟他们能在农村有多大作为?”近日,笔者带着这些疑问来到在2003年就开始公开选拔“大学生村官”的德清县,深入到乡镇社区、村,对这群“新”知识青年进行了一番探访。  相似文献   

11.
心中的珍藏     
“最高指标”下达,要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那一年,我刚满20岁。 学校工宣队师傅作动员报告后,意味深长地宣布:“插队方式采取自由组合。男同学女同学可以组合在一起嘛,想跟其他学校的同学组合也是允许的……” 这话不知拨响了多少根年轻的  相似文献   

12.
柳青河 《现代领导》2014,(11):54-54
曾位居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的刘铁男受贿案.9月24日开庭审理。公堂之上,刘铁男“主动交代”.刘铁男“痛哭流涕”,都没有什么稀奇——而同其他贪官在落马后轻言“放松了思想改造”的“检讨”不同,刘铁男为了戴罪立功,写了如何反腐的建议——“结合我的亲身体会,提出在市场经济中,审批权应当大量下放到市场,从源头上解决政府不该管的一些事”……  相似文献   

13.
从军抗日去了台湾 我父母祖辈在农村务农,我初中毕业在村小学教书。1944年,在抗日战争的紧急关头,资溪县县长召集我们开会,说国民政府要征召10万知识青年入伍,呼吁全国知识青年从军报国。  相似文献   

14.
坤明 《现代人事》2000,(7):35-36
六十年代,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他们的青春热血,理想和追求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祖国的广阔天地、山山水水。十几年过去了,当他们韶华已逝陆续返城时,—切已事过境迁。他们成了城市里安家就.业的困难户,在很多人眼里他们是“三等公民”。即使给安排了工作。工种一般也是最差的。苦,他们并不怕,下乡这么多年,  相似文献   

15.
蔡怡 《北京观察》2009,(2):54-55
我出生在1947年的内战时期。小时候父亲对我说,1945年光复后,祖父随铁路部门从四川去了台湾.以后便杳无音讯,是他给你起名为“怡”,意为“心想台湾”.就是希望你心里记着他,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你这个长房长孙。父亲早逝,因为爷爷这个“海外”关系,使我们兄妹不能参军.不能入团、入党.甚至连找工作都有困难。那时我想,这个未曾谋面的爷爷,真把我们全家害惨了。  相似文献   

16.
30多年前,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在中华大地顿时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高潮,全国当时有1700多万“知青”到农村插队锻炼。今天的老“知青”,一定还记得福建省有个小学教师慨然向伟大领袖毛主席写了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为了让我们兄妹四人上学.在地里辛勤劳作了一辈子。小时候我就问父母:“你们最想去哪儿?等我长大了.一定带你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们总是笑着说:“别的哪儿都不稀罕.就想去看看天安门!”  相似文献   

18.
记得10年前,我的一本书《绝唱老三届》要出版,那是为纪念知青上山下乡30周年而写的。当时的封面设计者、老三届知青吕敬人先生,特意将毛主席那段著名的语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黄哲嗣 《黄埔》2012,(3):58-59
抗日战争进行到1944年下半年,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缺员很多。为弥补兵源不足状况,改善兵源质量,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即席演讲称:“国家在此紧急战时关头,要先其所急,使知识青年效命于战场,因为知识青年有知识,有自动判断的能力,队伍中增加一个知识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个普通士兵。”  相似文献   

20.
在我来到人间41年后的今天,我已无权再延续自己的生命父母离异,兄妹约增,父亲不认亲生儿子.母亲不知在何方,我没有亲人,我该走向何方……我叫杨阳,今年41岁,系一名上海籍死囚犯。我出生于一个双职工家庭,但家庭并没有给我的童年带来幸福和欢乐。我共有四个兄妹,姐姐、哥哥及妹妹。在我刚刚懂事的时候,就听到父母整日争吵,这给我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不祥的阴影。1965年的一天,父母离婚了,厄运当头,遭到不幸的首先是我们兄妹四人。我的大哥与妹妹由母亲领养,我和姐姐由父亲抚育。父母离异,家庭破碎,姐弟不来往.兄妹不相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