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键看自己     
彭欣 《半月谈》2005,(9):69-69
我是一名初中生,父母在我上小学时就已经离异,家庭生活也因父亲的离去而变得单调、拮据。这一事件给我带来的阴影也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可怕。特别是父亲的玩世不恭,常给还在关心着他的母亲带来伤痛。但也正是因为父母分离,我开始懂事,不再像以前那样任性,开始学会自立自强。因为没有了父亲的呵护,我也开始注意与周围的环境保持和谐,不再和所有人作对。  相似文献   

2.
喜欢音乐,由来已久。父亲是音乐教师,搞了一辈子的音乐教研。他的音乐天赋有选择的遗传给了我们。姐姐有一幅好嗓音,唱起歌来字正腔圆。妹妹有一双灵巧的手,弹得一手好琴。而我唱歌不如姐姐,弹琴不如妹妹,但幸好我有一双聪慧的耳朵,懂得欣赏。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账本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这个字眼显得很陌生。因为在我还不足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因病魔离开了我们,只剩下母亲孤单的身影。母亲的身影在我的生活中不停地晃动:上班、下班、洗衣、做饭、接我们上学放学、一个人换煤气、电灯坏了自己修……所有父亲的角色都被母亲一个人承揽了下来。慢慢地,我们长大了,看着母亲的白发一点点变多,皱纹过早地刻进她沧桑的面容。为了我们,这么多年来她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没有时间也没有钱走出家乡的小镇……她省吃俭用,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兄妹三人一个个地送进了大学的校门。母亲笑了,笑得很欣慰。毕业后,哥哥姐姐都离开了…  相似文献   

4.
一个大山里的袖珍姑娘,从小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自由,从农村小学,到省城大学,妹妹的双肩是她的双脚,而姐姐的精神也给了妹妹面对挫折的勇气,姐妹俩相互扶持,十年寒窗,终于花开并蒂。这个故事发生在贵州岑巩县平庄乡榜上村一户贫寒农家,姐姐的叫周凤菊,妹妹叫周小岑。妹妹:姐,我背你上学"我姐姐的头和脚摸上去软软的没有力气,4岁才勉强能走路。"周小岑回忆起妈妈李复兰小时候说姐姐的情景。姐姐的脚残疾了,天天坐在床上,连上厕所都要人扶,父母要外出打工,照顾姐姐的任务就落到了妹妹周小岑身上。  相似文献   

5.
我的感受     
伊人 《半月谈》2005,(9):71-71
在我年幼的时候.家对我来说不是温馨的避风港.而是随时都会硝烟弥漫的战场.父母经常会为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吵个不休,脾气暴躁的父亲急了会对母亲抡拳脚.母亲早就受不了这种折磨,但考虑到我还小.就只好忍着。在我上中学的第一年,母亲松了一口气.很快提出了离婚.我被判给了母亲。当时的我心里有一种很复杂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靳阿姨!我是李飞,一个羞涩的山里娃,不善表达,但在这里.我要发自内心地叫您一声——妈妈,亲爱的妈妈!父亲的意外身亡,母亲为我们兄妹积劳成疾,没有您的帮助,我恐怕连高中都毕不了业。  相似文献   

7.
辛祥 《民主与法制》2007,(7S):64-65
“我家庭年入20万.你年薪不超两万.我能让女儿在更好的环境中受到更好的教育。”离异的母亲爱女情深,誓夺女儿抚养权。  相似文献   

8.
法律服务     
《公民导刊》2004,(1):51-52
我父母离婚时,我被判归母亲抚养,父亲再婚,并添了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母亲与我相依为命,未能再婚,并已下岗3年,没有固定经济来源。去年我考上了大学,父亲勉强给了我一个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但今年从开学到现在,父亲分文未给,他的理由:一是他已下岗,没有固定经济收入:二是我同父异母的弟弟已上初中,无法再承担我的学费和生活费;三是我已年满18周岁,他对我不再负有抚养义务。请问,年满18周岁的大学生,父亲就可以不再给付学费了吗?  相似文献   

9.
一1977年10月11日,刘新龙出生于湖北省监利县桥市镇一个小山村,自他记事起,父母就总是争吵不休,后来,母亲干脆选择了离家出走。没有了任何经济来源,父亲带着他们兄妹三人,生活完全陷入困顿。自然而然,刘新龙初中二年级没有念完就辍学了。那一年,他13岁。随着四乡八邻“你妈妈跟  相似文献   

10.
编辑老师:您好!我这几天心里有些烦,刚刚从老家过完年回来,本应该高兴,可家里的事实在让我放心不下。我家一共有兄弟姐妹四人,我是老小,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父亲去年已去世,两个哥哥要分家,可谁也不想赡养母亲,没办法,姐姐就把母亲接到她家住去了。可家里的东西,除了留给我一间小西房,都被两个哥哥分掉了,那是我父亲一辈子攒下的钱盖的房子和购置的东西。春节时在姐姐家看到母亲伤心的样子,我心里很难受,去找大哥理论,可大哥说这是村里的规矩,长子就该多分,闺女是不给的,而母亲是“自愿”跟姐姐住的。您说,我哥哥能那样做吗?保安员…  相似文献   

11.
一位老师说他曾布置了一个作文题,让学生写自己的父母,也就是说可写父亲也可写母亲,结果班上40余名学生,有30多名选择写《我的母亲》。他曾问过这部分学生,回答同出一辙:对父亲不太了解。思考与讨论就此展开,它直指今日之父亲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被动角色。  相似文献   

12.
我参加革命的理由很简单,麻城是老苏区,当时我的家乡西张店九家楼村是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我的父亲、母亲、叔叔、姐姐都参加了革命,我13岁当上了儿童团长和赤卫队员。后来,叔叔、姐姐和妹妹都被敌人残酷杀害了。1935年,我怀着报仇雪恨的愿望参加红军。到部队以后,红军官兵一致。行军打仗,首长冲锋在  相似文献   

13.
我父母离婚后,我和母亲及姥姥姥爷一起生活,父亲每月支付一定的抚养费。前年父亲再婚,母亲也给我娶来了一个后爹。最近,母亲和继父给我生了一个小弟弟。小弟弟出生了,我的独生子女证是否收回,我还可享受独生子女待遇吗?  相似文献   

14.
视频聊天     
今天是周末,我和远在绵阳的姐姐进行了一次长长的视频聊天。虽然姐姐因为工作原因远离石棉已经3年,但因为随时有电话和视频联系,大家仍觉得相隔不远。而每当视频聊天,我不由会想起我的父亲母亲。我的父亲是山西省沁县人,早年从军南下后,于1972年辗转来到石棉县新康石棉矿。由于子女较多,家境贫寒,加上交通不便,36年来父母再未回过故乡。  相似文献   

15.
曾玫 《台声》2014,(2):81-82
俗话说严父慈母,但父亲对我们的关爱却一点也不比母亲少。慈父严师这个称谓放在父亲身上一点也不为过。我想,他也会很享受这个称谓。记得幼时,幼儿园离家有几站路,总是父亲骑着自行车接送姐姐和我。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我们姐俩全托制每周才回家一次,自然每次看到父亲骑车来接我们部会特别高兴。那时看到周边的一切都感觉特别巨大,甚至父亲的自行车都是个庞然大物。那时我坐在自行车的横粱上,姐姐坐在车后座,  相似文献   

16.
    
杨启刚 《人大论坛》2008,(12):46-47
1978年:父亲终于回家了 母亲盼了整整13年,1978年的那个初秋九月,改革开放的春风终于把父亲从新疆调回贵州。这一年,我们全家终于团圆。我和妹妹再也用不着苦苦等待两年才探亲回家一次的父亲了。  相似文献   

17.
<正>小时候,我与外婆一起生活,外婆常常会拿出一个用塑料袋包着的书信和照片,拿出照片告诉我,哪一位是她的父亲,哪一位是她的母亲,哪一位是她的姐姐和妹妹,教我该如何称呼他们。稍微认字,外婆会从那一包塑料袋里拿出书信让我念给她听,我想,这也许是20几年后我到了台湾对繁体字没有障碍的基础吧。我常常在想,时空与缘分的奇妙之处,小时候外婆常常跟我提起的故乡竟是我如今生活的地方。1988年10月,外婆托人辗转从香港带了一封家书到了金门,联络到她的胞妹——七妹,并在1988年12  相似文献   

18.
一天上午,一位自称叫张天保的男子领着一个女子来到河北阜城县某村,说家里闹水灾,父母去世了,只剩下兄妹二人,自己想找个事做,混碗饭吃,剩下妹妹一个孤单女子在家不放心,因此想给妹妹找个婆家,了却一桩心事。“只要谁愿意,我们又相中了,第一不要彩礼,第二只给我点路费就行。”在有些人看来这种便宜事上哪找去。于是有好几个人自告奋勇介绍起自己来,张天保领着妹妹看了张家,看李家,终于选定了一户人家:男方今年31岁了,至今未婚;家中有一老母和一个妹妹;三间正房,一间偏房,没院墙。在人们的说合下,男方给了张天保600元…  相似文献   

19.
越走近它,越让你体会到统战部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去年春天,父亲突患心肌梗塞,猝然离去,走得是那么匆忙,一句话都没有给儿女们留下。顷刻间,悲痛、凄惨的气氛笼罩在了这个家庭的上空,唉!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又给这个贫困破碎的家庭洒上了一层霜。爷爷躺在病床上已经两年了,身边一直离不开父亲的照顾。如今,支撑家庭的大梁又倒下了,谁来挑起家庭的重担?谁来托起这个风雨中摇摆的破碎家庭呢?母亲、妹妹、妻儿凄惨的哭声弥漫在家庭的上空,邻居们吊唁同情的眼泪也不时地落下,一向坚强的我也方寸大乱,不知该如何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家庭灾难………  相似文献   

20.
天上掉下个子怡妹妹 我叫章子男,是章子怡的哥哥。我父亲是北京电信的经济师,母亲曾是幼儿园的老师,全家四口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有一次母亲去参加同学聚会,看到人家身边都有两个孩子,好生羡慕,回来后就与父亲商量:“咱们再生一个吧。”1979年2月小子怡出世了。母亲原想要一个女儿,心想事成,女儿来了,真是心旷神怡呀!于是给女儿取名“子怡”。母亲的同学们也都是在那一年生的第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