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初步探索到基本形成,再到经济学的进一步论证,最后到理论的补充,都与人的解放思想的发展脉络基本一致。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出发点是完整的人,包含了个体的人、群体的人和人类三者的有机统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就是人的建设,包含了个人、群体和人类解放的彻底解放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最高价值追求,需要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实在实际的政治解放等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时期的主要文本《〈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为依据,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的出发点是人类解放,而人类解放不仅指的是经济的解放和物质资料生产力的发展,它天然地不可分割地包含着物质解放与精神解放、历史客观必然与个人全面发展的双重意蕴。只有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个出发点,才能把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进步与以人为本辩证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3.
无产阶级的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所有制理论的灵魂。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消灭的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与剥削基础上的、以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为前提的、必然导致人的发展片面化畸形化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他们所主张的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核心就在于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充分结合,以及由此而来的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应当把人的发展,特别是创业就业的积极性,确立为推进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根本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新生的民营经济,在传统的国有制、集体所有制之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和实践增添了新内容,为人们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提供了新渠道、新载体。  相似文献   

4.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价值要求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之“科学”是相对空想社会主义而言的,“也只是为了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立时才使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价值在这里是指它对人类的有用性,是一定人群乃至人类所需要的某种最基本的东西,也是人们孜孜努力,用一定的方式加以提供或实现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新论集萃     
江畅同志认为:把马克思主义解释为人道主义或看作是与人道主义根本对立的思想体系都是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和自由的科学思想体系。①从马克思主义建立的出发点和目的来看,它是为了使无产阶级从资产阶级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从而实现全人类的解放。②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体系结构来看,它的三个基本部分都是以解决人类的解放和自由问题为指向,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人生哲学在理论基础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西方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础是个人主义,中国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主义。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价值目标理论,强调个人具有至高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民主、自由和平等,反对社会和国家对个人的干预和限制,提倡个性独立和解放,推崇个人奋斗;整体主义强调整体大于个体,认为个人没有个性、人格,个人必须融入整体。整体主义体现为国家本位和家庭本位,即个人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个方面。在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的影响下,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7.
邵士庆 《桂海论丛》2009,25(6):28-32
市场经济并不等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亦是其内在的禀性和诉求;集体主义并不必然导致集权,抹杀个性,损害个人利益、价值和自由。个性解放、个性发展和个性自由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重要内容,漠视和曲解马克恩主义学说中的个性内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建设中否定集体主义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关于人的解放、发展和自由的逻辑、路径和理路,是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发展和自由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当代自由主义认为个人自由与权利至上,其哲学基础和论证方法都是个人主义的.基于一种整体主义的方法论立场,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社群主义的整体主义方法论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他们强调社群整体利益先于个人利益,理论内容上表现在对自由主义自我观和个人自由与权利至上的批判两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社群主义的批判确实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并没有真正揭示个人与社群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在科学阐释个人与社会的真实关系基础上,揭示了自由与权利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9.
西方马克思主义"亚圣"柯尔施提出,马克思恩格斯只创造一种理论,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就理论形态和理论目的而言,"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它也可以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或"新的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其中的唯物主义立场和辩证方法不能脱离科学社会主义而自成体系,否则它就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了。马克思主义反对一切形而上学,因而它是一种"反哲学"。柯尔施的研究宣布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形而上学整合为一个概念体系的做法,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精神的。  相似文献   

10.
浅议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飞跃 ,意义重大而深远。以人为本 ,已经成为指导中国和平崛起的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则。就原原本本的马克思主义来说 ,以人为本是其体系的秉性所在。马克思主义是主张无产阶级解放即人类解放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 ,最能表达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理想的 ,莫过于《共产党宣言》所叙 :建立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概而言之 ,即人的自由发展。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追求的目标 ,…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深刻论证了共产主义运动的性质、目的和进程,科学指明了无产阶级及全人类解放的方向、道路、条件和力量。《共产党宣言》以其科学丰富的思想体系、严谨周密的历史逻辑、鲜明执着的革命实践创立了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启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程。《共产党宣言》的主题就是无产阶级解放学说,它有力指导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其所阐述的无产阶级解放学说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陈培永 《求索》2007,(11):121-123
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主体观念,提倡主体消亡的理论话语,有着浓厚的政治旨趣,它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反对理性控制、反奴役个性、反二元对立。追求自我个性、差异多元、独立平等的个人的真正意图,表达了后现代主义追求人的自由与解放最终实现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3.
邵宇  高小兰 《前沿》2009,(6):21-23
精英主义和多元主义是西方政治社会中两种主要的理论模式。精英理论和民主理论相融合,形成精英民主理论,就能使精英理论面对政治现实的挑战。精英主义和多元主义的理论假设的差异,从而是使其理论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与对立,但这种分歧与对立不是绝对的。多元主义将精英主义少数垄断式精英发展到为数众多的精英,使多元主义与精英主义可以相容结合。  相似文献   

14.
朱先莉  郝姗姗 《传承》2009,(12):32-33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是指人在劳动中认识必然实现人自身解放的过程,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最终指向是人的自由全面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视域下,追求完善的人性,认识客观必然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合,消除人的异化,人才能全面自由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是指人在劳动中认识必然实现人自身解放的过程,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最终指向是人的自由全面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视域下,追求完善的人性,认识客观必然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合,消除人的异化,人才能全面自由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袁杰 《前沿》2011,(15):41-44
“05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这一新论断,应该从这样三个方面理解:自然压迫、社会压迫和精神压迫对人类生存构成三重威胁,这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要性依据;实现人类的解放与自由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宗旨,它把人类解放与自由的实现诉诸实践活动,把人类追求解放与自由的理想目标植根于社会生活的现实,并确立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可靠力量、正确路径和科学方法,从而使人类对解放与、自由的理想追求获得了真实的意义,并使之成为一幅明晰的现实图景,因而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科学;无产阶级自身的处境和阶级属性,决定了这个阶级的解放与人类解放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人的解放问题是全人类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对它的探索和研究,从人类产生时起就已经开始了,一直延续到今天。前人在探寻自身解放的过程中,曾提出了种种方案,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借鉴材料。本文拟就人的解放的宗教取向、理性启蒙主义取向和马克思主义取向作一比较研究,力图揭示出人类解放的最佳模式,为人类实现彻底解放在理论上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论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国家政体理论金太军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国家政体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指南。本文拟对这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作一考察,把握其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这对指...  相似文献   

19.
金崇碧 《求索》2012,(8):185-187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第一批试图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们力图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理解马克思哲学,注重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运用,以往被科学社会主义所覆盖的马克思历史理论逐渐地被揭示出来,被忽略的马克思历史概念慢慢的显现出来。苏俄马克思主义和中西方马克思主义,都深受他们所开启的马克思哲学历史研究路向的影响。因此,了解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解读,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和发展马克思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实社会主义”与“经典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为未来社会描绘了一幅激动人心的理想蓝图。然而,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俄国、中国、东欧等一些国家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不管几十年来取得了多么巨大的惊人的成就,比起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蓝图,却依然存在着相当差距。一句话,作为社会制度而存在于人类七十年的社会主义,迄今依旧是处于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自列宁起这个阶段始称为社会主义——的境界之下的。 这样,我们面前就存在着一个“两难怪圈”:肯定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社会主义(共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