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社会迅速发展,促进多元主体信息交流和资讯共享,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挑战。作为数字社会公民身份的基本表征,个人信息权既是数字公民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防范和控制数字权力异化的重要工具。实现数字社会个人信息权保护的价值追求,国家立法机关应秉持作为宪法价值核心的人格尊严进行立法,明晰个人信息权的规范内涵与保护机制;行政机关应遵循权力法定原则,严格基于法律保留、公共利益和比例原则处理和使用个人信息,并建立专门的个人信息权保护的监管机构;司法机关应通过法律适用和司法解释对被侵犯的个人信息权提供及时司法救济,填补法律漏洞,实现数字社会个人信息权保护的制度正义目标。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生的"返乡大学生"信息泄露事件反映出高校学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存在困境。目前信息网络法、教育法以及其他部门法虽可为高校学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提供一定支持,但在法律适用和法律制度层面均存在不足。应当确立高校学生个人信息有限披露机制,出台《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信息安全保护办法》,推动高校学生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网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网络用户自身也逐渐对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产生担忧.通过对国内外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分析,借鉴其个人信息保护的经验,提出个人信息保护的可能路径,如发展大数据伦理原则、构建完善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体系、引入被遗忘权等,以期待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4.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宏观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调整发生在信息主体和信息处理者之间的,在个人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等活动过程中因保护信息主体的权益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信息保护法可以分为形式意义上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与实质意义上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欧美很多国家都有形式意义上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还没有一项专门的法律,实质意义上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包括散见于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中的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规范,应该尽快制定形式形式意义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相似文献   

5.
正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涉及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个人信息泄露让个人信息被赤裸裸地摆在社会上,不仅严重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滥用他人个人信息不仅是对个人隐私权的刺探,也涉及了人格权、财产权等问题。因此,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法律,在学界也已成为共识。一、我国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一)个人信息保护的法理基础个人信息作为判断、识别一个人所有信息的一种自然与社会存在的基本依据,可以直接对自然人特定化。人格是一个人尊严和价值的体现,是在社会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已经不可忽视地摆在人们的面前,屡屡泄露的个人信息已经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要求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呼声越来越高.现在,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因此,厘清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一些理论问题,十分重要.作者在此就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关系问题作一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厘清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不同于传统互联网语境下的新问题是研究的重点。个人信息在大数据时代呈现出动态化、资源化、二次利用和多样化的新特征,也存在着个人信息的不当收集和非法利用、随意共享和交易以及泄露等典型问题,需要从法律制度上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多个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制度涉及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欧盟、美国、日本等司法辖区更是高度重视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探讨大数据时代对个人信息或隐私的现实影响和潜在威胁并采取积极法律保护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时代,人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个人信息保护也同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数据收集、使用、保存整个生命周期均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面对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存在的法律体系不完善、政府监管不健全、行业自律缺位、个人保护意识和能力不足等困境,有必要实行多中心治理方式,构建以法律为准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个人等多主体参与、有效协同的治理格局,全面加强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保护个人隐私日益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之一。而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等,使得个人隐私被频频泄露,隐私保护进程止步不前。通过深入分析,隐私保护的关键在于规范个人信息获取与利用方式、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加强政府监管与宣传力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尊重和保护农民人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由于城乡隔离的二元社会结构、政策的偏差和法律保护的不力、公权力行使的不合法等导致了农民人权缺乏有效保护。现实中,应从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调整国家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农民人权保护立法、建设法治政府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保护农民人权。  相似文献   

12.
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助推下,现实中的群体性事件在虚拟社会得以重演,已构成当下政府面临的一种新形势新挑战。因此,如何防范应对已成为构建和谐网络虚拟社会的重要议题。政府应加强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监控和引导,完善利益表达与整合机制,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建设,强化官员问责制度,对于那些恶意发布虚假信息或恶意中伤报复的网络行为人,更要采取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惩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部地区,各民族所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固有财富。加强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增进民族团结,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目前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仍有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我国法制建设已步入了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作为法制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法制建设,同样面临着一个现代化发展的问题。由于民族法制建设具有自身的特殊属性,其现代化程度如何,不仅直接制约着整个国家法制建设的现代化进程,而且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5.
政府问责制是和谐社会下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目前,由于问责信息的不对称,政府对决策信息存在着高度垄断,问责主体的缺失,行政长官的零问责导致的行政权力膨胀,以及问责程序缺乏可操作性,问责外部缺乏明显的制度保障等等都是政府问责制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法制的转型、变革的过程也就是法制现代化的过程.社会不断的现代化,法律制度也随之完成了其自身的现代性转型."情理法"既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惯性力量,在"乡土社会"与国家制定法一道规范、调整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理与亲情将在同一个场域之下,相互追求讨价还价式的利益分配.  相似文献   

17.
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政治文明的当代转型是以现代法制的理性整合为前提,而现代法制的理性整合则是实现社会良性运行和社会现代化的可靠保障。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最终目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当代行政人格有公共人格、责任人格及自主人格三个基本形态,其道德养成可从畏惧感、羞耻感及崇高感着手。当代行政人格的道德养成需要国家和社会为每位行政人员提供优良的制度安排和法治环境,更需要行政人员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日常行政管理实践中始终做到用对、用准、用好权力。  相似文献   

19.
李岩 《宁夏党校学报》2020,22(2):106-112
数字经济给全球带来机遇和挑战。为抢占发展先机,谋求竞争优势,世界各国基于各自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制定了各自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国家战略引领立法价值和目标,导致各国立法选择不一。比较欧美数字经济战略对其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影响,对于完善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和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基于网络强国战略和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应将同步推进个人信息安全和数字经济发展作为立法指导思想,对内尽快出台适合本国实际的个人信息保护专门立法,对外积极参与引领国际立法合作,坚持在WTO现有协定和框架基础上谈判,建立和完善数据治理规则,构建国内国际双重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