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生的"返乡大学生"信息泄露事件反映出高校学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存在困境。目前信息网络法、教育法以及其他部门法虽可为高校学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提供一定支持,但在法律适用和法律制度层面均存在不足。应当确立高校学生个人信息有限披露机制,出台《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信息安全保护办法》,推动高校学生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石平 《求是》2013,(1):60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这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项众望所归之举。当今是信息社会,而互联网则是主要的信息流动平台。互联网为人们获取和交流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也给个人信息被他人非法泄露、搜集、公开、传播和利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厘清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不同于传统互联网语境下的新问题是研究的重点。个人信息在大数据时代呈现出动态化、资源化、二次利用和多样化的新特征,也存在着个人信息的不当收集和非法利用、随意共享和交易以及泄露等典型问题,需要从法律制度上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个人信息遭泄露的事件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困扰。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已开始探索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权的有效途径。个人信息网络买卖利益链2012年5月,南京警方接到举报,称有人在网上发布了一则离奇的招聘启事:"高价寻求南京地区男性帮忙,从邮局取挂号信,每封200元酬谢。"警方随即对这则不合常理的招聘信息进行深入调查,将一个买卖他人信息办理信用卡并恶意透支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对于个人信息方面的法律规制仍显苍白,并未给予充分保护。为了充分保护个人信息权,规范信息流转制度,维护数字社会的信息安全,亟需深刻研究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路径,构建健全的公民权利制度保障体系,推进实现信息化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不仅要面临刑事处罚,还要承担经济赔偿、精神赔偿等民事责任,明显加重的处罚力度,对公民个人信息将会起到多重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数据和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大量个人信息侵害行为涉及公共管理领域,需要对公民施以更加完备的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措施。从个人信息保护的自身困境来看,衍生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享有者面临数据入侵、信息壁垒、多元主体利益冲突等困境。从个人信息保护的实践困境来看,传统保护路径中规制对象以私法主体为主,而公共领域的社会治理方式表现出逐渐明显的数据依赖,导致当前的个人信息保护措施面临法律规范缺位的困境。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行政法规制措施,在明确个人信息受保护权内涵的基础上,构建数据财产权属主体的“二元模式”,并进一步明确个人信息受保护权相对于数据财产权的优先性。  相似文献   

8.
名草 《党员文摘》2008,(10):26-27
在信息技术空前发达的今天.想要在繁杂社会中隐形并不容易。手机、GPS、电子地图、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个人信息大白于天下。 为了解自己的信息被泄露到何种地步,2006年,曾是情报分析师的安全顾问大卫·霍兹曼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搜集所有涉及自己的公开信息。想知道自己的信息究竟被发掘到什么程度。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时代,人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个人信息保护也同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数据收集、使用、保存整个生命周期均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面对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存在的法律体系不完善、政府监管不健全、行业自律缺位、个人保护意识和能力不足等困境,有必要实行多中心治理方式,构建以法律为准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个人等多主体参与、有效协同的治理格局,全面加强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多个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制度涉及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欧盟、美国、日本等司法辖区更是高度重视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探讨大数据时代对个人信息或隐私的现实影响和潜在威胁并采取积极法律保护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宏观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调整发生在信息主体和信息处理者之间的,在个人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等活动过程中因保护信息主体的权益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信息保护法可以分为形式意义上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与实质意义上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欧美很多国家都有形式意义上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还没有一项专门的法律,实质意义上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包括散见于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中的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规范,应该尽快制定形式形式意义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相似文献   

1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改内容涉及面广,对个人信息保护、网络购物、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等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热点问题作了明确规定,让消费者们有了一部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行动指南”,同时也是各级人民法院准确判决的“适用指南”.当下,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势头正盛,电商企业间的竞争却日益激烈,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实施,既是对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力保护,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高效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在侦查场景中,平台控制下个人信息数据的权利配置关系到相关信息能否获得保护、相应的取证手段是否属于强制性措施而受到规制,美国判例中呈现的第三方原则提供了一个解读的视角。该原则的理论基点主要包括公民对向第三人传递信息的行为自担风险,公民对存储在第三方的数据不具有主张合理隐私期待的权利基础等。然而,第三方原则已然无法适用于平台控制下的个人信息,原因在于信息主体与个人信息之间的联结在信息流动过程中并未被斩断。加之对第三方原则的全景式、本土化反思,可得到平台控制下个人信息数据权利配置的基本构造:一方面,以信息主体之于个人信息的人格权为内核,涉及隐私权、个人信息利益、通信秘密等权利基础;另一方面,对于平台而言,相关数据调取措施所造成的干预集中于平台的经营自由权,包括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的克减与协助数据调取义务的课予,平台借此得以与执法机关积极博弈,构成个人信息保护的外核。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关系的渗透,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工作学习效率,方便了人们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给人们的生活、学习、交流带来了便利与娱乐。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隐私问题也困扰着无数的网民,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传统隐私权的保护已不能满足网络环境下人们虚拟活动所延伸的隐私权,因此而引起了人们对网络隐私权的重视,网络隐私权概念也因此而产生。通常认为,网络隐私权是人格权的一种,是伴随着人权有力保障而出现的。但鉴于我国对隐私权保护的不到位,而网络隐私权又是新兴热点,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人们自我网络隐私保护意识的缺乏,行业自律意识淡薄从一定程度不仅影响着人们生活,也制约了网络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快网络隐私权保护,构建网络社会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已经不可忽视地摆在人们的面前,屡屡泄露的个人信息已经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要求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呼声越来越高.现在,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因此,厘清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一些理论问题,十分重要.作者在此就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关系问题作一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论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行政法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行政法的特别法。目的特定原则是行政法比例原则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体现。个人信息保护法上的行政责任主要是行政处罚,并且以处罚机关为主,很少涉及工作人员。基于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的原则,个人信息保护法应优先于行政法适用,在信息主体认为有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适用。  相似文献   

17.
数字时代政府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面临角色转变下的职责异构、虚拟网络下的模糊监管和公众预期难以满足等困境。个人信息的公共价值使自然人不再拥有对个人信息的绝对控制,个人信息与个人数据从“形神合一”走向“形神位移”,个人信息处理对象泛在化及其行为隐蔽化导致风险多样化,个人信息保护亟须从“控制”走向“合作”。合作监管依托协同治理机制、效率生成机制和后设监管机制实现主体赋能、过程赋能和结果赋能,提升个人信息保护绩效。实施精准监管、完善过程监管、实现韧性监管、创新平台监管和强化系统监管是合作监管视角下深化个人信息保护的策略组合。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时代个人隐私权保护问题重重,备受社会关注.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依托数据收集和算法,广泛而深入地掌握着海量数据,存在着泄露和不当利用的极大风险;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数据管控、开发、应用、监管面临诸多法律困境.目前,应当重新定义隐私权范围、加强隐私权保护执法、加强技术监管、构建行业自律机制、提高公民隐私权保护意识,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隐私权保护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脸识别第一案”的两审判决,特别是司法实务机关对生物识别信息处理的认识,为我国敏感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研究提供了司法实践的样本。人脸识别信息具有高度敏感性,属于敏感个人信息。人脸识别信息的生物特性决定了其遭受的损害后果可能伴随终生,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又加大了信息主体隐私、个人信息、财产安全甚至人权受损害的频率和程度。严格规范人脸识别信息处理行为,对人脸识别信息进行特殊保护已成为国际共识。人脸识别信息保护规则的构建,应秉承“原则禁止、例外允许”的处理原则和严格的告知同意规则,将允许例外处理中“特定、充分、严格”的标准具体化,并要求信息主体针对人脸识别处理行为作出明确、单独的专项同意,实现对人脸识别信息更高强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正在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可商品化的事物不断增加,甚至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繁荣状态,公民个人信息就是一个典型事物。随着公民个人信息进入一些不法分子的眼中,它们成为其牟取不法利益和进行犯罪诈骗活动的有效工具,正常的市场秩序遭到了不良影响和干扰,同时公民个人的日常生活乃至人身财产安全也面临着一定困扰和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