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拉美地区一体化进程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呈现出全新的格局.2012年6月6日,智利、墨西哥、秘鲁和哥伦比亚4国的总统在智利北部帕拉纳尔天文台签署太平洋联盟框架协议,一个全新的拉美区域经贸合作组织正式诞生;6月24日,南共市决定暂停巴拉圭的成员国资格;7月31日,委内瑞拉正式成为南共市的第5个成员国.  相似文献   

2.
从2006年到2012年,委内瑞拉用了6年时间才成为南方共同市场的正式成员,主要原因是查韦斯政府的"入市"资格和加入南共市的意图受到质疑,美国也暗中予以阻挠。委内瑞拉加入南共市有助于提升该集团在国际上的战略地位,平衡集团内部成员间的力量,促进成员国间经济的互补发展;也有利于查韦斯政府巩固执政地位,改变委内瑞拉单纯依赖石油的经济现状,扩大地区影响力。委内瑞拉加入南共市也会引发一些问题,比如委内瑞拉和其他成员国对南共市的性质和未来发展看法不同,委内瑞拉与巴西都想主导南共市的发展,以及委内瑞拉加入后可能会引起成员国间新的分歧等。  相似文献   

3.
南方共同市场(the Southern Common Market)是在最近10多年来拉美经济一体化重新兴起、原有地区一体化组织又增添活力情况下脱颖而出的。它目前是拉美最大、最有活力的一个次地区经济一体化集团,并号称世界第四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一、基本情况 1991年3月26日,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4国总统在巴拉圭首都签署《亚松森条约》,宣布建立南方共同市场(以下简称南共市)。该条约于当年11月29日正式生效。1995年1月1日起南共市正式运行,关税联盟开始生效。南共市4个成员国领土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政策在南共市国家的适用性。南共市是由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巴拉圭和委内瑞拉组成的一个区域性贸易和关税联盟,其成员国主要实行旨在保护本国工业的进口替代政策,来自共同市场外部的商品被征重税。中国在启动经济改革、实施贸易自由化和引进外资之前,其经济增长率低于多数南共市国家。自1979年开始实施几项重大经济改革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近年来已跻身全球经贸大国之列。20世纪90年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改革建议和"华盛顿共识"对南共市国家的经济产生了负面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影响。南共市国家注意到中国惊人的经济增长,开始将中国视为经济榜样。分析表明,中国许多经济政策都适用于南共市国家,诸如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建立出口导向型经济、增加自主创新投入等。只要南共市各国政府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步骤,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  相似文献   

5.
2007年12月9日,由阿根廷、巴西、巴拉圭、玻利维亚、厄瓜多尔、乌拉圭和委内瑞拉七国参加的南方银行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正式宣告成立。这是南美地区经济和市场一体化的标志性成果,也是以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为代表的“玻利瓦尔主义”直面美国“新自由主义”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6.
20 0 4年 12月 8日 ,南美 12个国家的总统或其代表在秘鲁历史文化古城库斯科通过了《库斯科声明》 ,宣布正式成立“南美国家共同体”(CSN ,简称“南美共同体”或“南共体”)。世界上继欧盟之后第二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地区性经济和政治集团诞生了 ,它体现了南美洲人民希望联合团结、实现全面一体化的意愿 ,是南美人民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一个重大举措。南美共同体是一个“5 + 4 + 3”的地区性组织 ,包括安第斯共同体 5个成员国 (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 )、南方共同市场 4个成员国 (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巴拉圭 )…  相似文献   

7.
作为世界上首个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建的共同市场,南方共同市场自1991年建立以来不仅极大推动了南美经济一体化发展,也成为拉美乃至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南共市是否能实现货币一体化不仅直接影响成员国之间经贸合作,而且对集团乃至整个南美一体化深化发展也将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南共市实行货币一体化内外动因及进程的分析与回顾,从最优货币区理论角度对其宏观经济趋同性等进行研究,对该地区建立货币联盟的可行性及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前的一体化结构 目前在拉美加勒比地区存在着五个次地区一体化集团:拉美一体化协会、中美洲共同市场、安第斯集团、加勒比共同体、南方共同市场。 拉美一体化协会 1981年3月正式成立,其前身是拉美自由贸易协会。成员有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智利、厄瓜多尔、墨西哥、巴拉圭、秘鲁、乌拉圭和委内瑞拉,是一个最  相似文献   

9.
左品 《国际观察》2012,(5):73-79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产生深刻影响的背景下,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于1991年建立的南方共同市场发展至今,不仅成为拉美地区最重要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之一,也是世界贸易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南共市对中国贸易的依存度不断提高,中国与包括南共市国家在内的拉美地区经贸合作也不断扩大。为此,本文将通过对中国与南共市经贸合作的格局,特点及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双方未来合作的发展前景以及深化合作所产生的全球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拉丁美洲军政权国家加快了“民主化进程”的步伐。巴拿马、厄瓜多尔、秘鲁、洪都拉斯、玻利维亚、阿根廷、萨尔瓦多、乌拉圭、巴西和危地马拉等国先后举行大选,执政军人纷纷“还政于民”,到目前为止,在拉美维持军人统治的只剩下智利、巴拉圭和苏里南三国。在拉美政治民主化的潮流中,这三个军政权国家,尤其是长期实行军事独裁统治的智利和巴拉圭,能否步上述国家的后尘,向代议制政体过渡,已成为当前人们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0月26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会议上,老挝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第158个成员国。老挝是东盟国家中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也是东盟国家中最后一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老挝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也迎来了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  相似文献   

12.
欧亚经济共同体是以俄罗斯为主导的独联体框架内最重要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目前,该组织在建立关税同盟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实质性进展,共同体框架内的俄白哈三国关税同盟已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启动。该组织作为中国的重要周边因素之一,其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和发展趋势将不可避免地对中国与其成员国的经贸合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迎接共同体经济一体化所形成的挑战,并利用其提供的机遇,以促使中国与共同体成员国的经贸合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第57届联合国大会2002年9月10日一致通过决议,正式接纳瑞士联邦为联合国新的会员国。至此,联合国已拥有190个会员国。下面是以加入联合国时间为序排列的成员国名单,从中可以看出联合国接纳会员国的四个重要阶段,即创立时期、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斯和90年代初期。 1945年创始国 阿根廷、澳大利亚、白俄罗斯、比利时、玻利维亚、巴西、加拿大、智利、中国、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1993年起分成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丹麦、多米尼加、厄瓜多尔、埃及、萨尔瓦多、埃塞俄比亚、法国、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伊朗、伊拉克、黎巴嫩、利比里亚、卢森堡、墨西哥、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巴拉圭、秘鲁、菲律宾、波兰、俄罗斯联邦(前苏联)、沙特阿拉伯、南非(前南非联邦)、叙利亚、土耳其、乌克兰、联合王国、美国、乌拉圭、委内瑞拉、南斯拉夫(现在的前南斯拉夫共和国);  相似文献   

14.
2015年3月27日,韩国企划财政部发布公报,申请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简称亚投行,英文缩写:AIIB).韩国摆脱其长期盟友及依靠对象美国的百般阻挠,在临近申请截止日之时提交申请成为亚投行创始意向国,并于2015年4月13日获得批准,正式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在韩美同盟体系维持已久的今天,韩国公然违逆美国的意愿,这其中必然有重要的原因.本文将结合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探析韩国此次加入亚投行的动机.  相似文献   

15.
1984年2月2日,委内瑞拉民主行动党领导人海梅·卢辛奇就任委内瑞拉自1958年以来的第六任民选总统。执政4年来,他奉行较积极的内外政策,使委内瑞拉较稳定的民主政权不断得到巩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这对于推动和发展拉丁美洲民主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正在为本国实现民主化而斗争的其他拉美国家人民也是很大的鼓舞。可以预料,卢辛奇总统在其最后一年的任期中,将继续作出努力,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取得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2015年10月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最终基本达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来自拉丁美洲的3个成员国墨西哥、智利、秘鲁均属于"太平洋联盟"成员,拥有较为开放的经济和政治模式,参加TPP谈判对拉美三国来说政治考量重于经济利益。一方面,这3个国家与美国传统友好,双边往来密切;另一方面,它们均已与TPP协定大部分成员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而新增的亚洲市场对其经济贡献有限。TPP成员国之间发展水平差别很大,既有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它们在农产品市场准入、汽车原产地规则和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上有着较大分歧。此外,TPP协定将加剧"太平洋联盟"和南共市的对立,影响拉美地区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2003年9月19日,独联体中经济规模最大的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正式签署了建立“四国统一经济空间”的协议,这无疑为独联体经济一体化进程掀开了新的篇章。长期以来一直游离于独联体核心圈之外的乌克兰加入其中是“四国统一经济空间”最显著的特点。在可预见的未来,“四国统一经济空间”可为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成功的机遇,但实现过程并非坦途。为了使“四国统一经济空间”顺利向前发展,就目前而言,四国应在入世问题上协调政策,统一立场;俄罗斯应尽快使所有以俄为中心的三个集团(俄白联盟国家、欧亚经济共同体和四国统一经济空间)的一体化方案协调一致并千方百计地加强在成员国,特别是在乌克兰的经济存在。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自1996年申请加入经合组织以来,不断深化与该组织的合作关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08年2月俄与经合组织正式启动了"入经"谈判.鉴于俄加入经合组织对双方是互利双赢的,并且俄已基本符合"入经"的主要条件,俄与该组织谈判的各项程序也正按部就班地顺利进行,俄有望在2010-2013年间成为该组织的正式成员国.  相似文献   

19.
今年8月18日,格鲁吉亚外交部发表声明称,根据独联体的相关规定,格于当天于正式退出独联体.2008年8月12日俄格冲突后,格总统萨卡什维利宣布退出独联体,随后格议会以全票通过了退出决议,18日格外交部正式照会独联体执行委员会.根据独联体的相关规定,成员国在递交退出申请一年之后正式生效,这就意味着从今年8月18日起,格鲁吉亚已不再是独联体的成员国.独联体执行委员会证实了这一消息,其官方网站已经撤掉了格鲁吉亚的国旗和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近年来相对低迷的国际油价,2016年以来欧佩克多次尝试通过控制石油产量来推升油价.2016年2月16日,沙特、俄罗斯、卡塔尔、委内瑞拉四国石油部长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闭门会议,决定将石油产量冻结在2016年1月11日的水平,但由于欧佩克成员国内部分歧严重,这一决定未能落实.4月17日,欧佩克成员国在多哈再度召开会议,就冻产和减产问题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在6月2日召开的欧佩克半年例会上,沙特和伊朗在相关问题上针锋相对,互不相让,致使会议无果而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