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宝贵的两秒     
“如果一年多给你两秒,你会做什么?” 这个问题,来自塞尔维亚著名的科学家米卢汀·米兰科维奇。大约一个世纪前,米卢汀·米兰科维奇制作了有史以来最精确的日历,每年的日历时间比目前我们使用的公历准确12倍,与自然时间的误差只有两秒钟。由此,“一年多给你两秒,你会做什么”的提问问世了。  相似文献   

2.
扯下的日历像是飘零的落叶,崭新的日子像是绿色的嫩芽,时光的花朵一枝一枝氤氲着香味,年轮的果实一串一串酝酿着希冀。春秋代序,时光荏苒。新年犹是一枚久蓄待放的蓓蕾,人生能有多少花朵枝头绽放?  相似文献   

3.
年年过新年,今年最热闹——日历一翻就翻过一个世纪,过年竟是过“世纪”。翻开报纸,连新世纪第一缕阳光照射谁家,也已经先是在温岭、临海间争来夺去,继而又有论者提出“阳光之城”当属东北的珲春,够热闹的。 虽说百年、世纪全是人为划分的产物,但是处身此刻,念天地之悠悠,观岁月之匆匆,容易唤起一个人在生存竞争中被消磨掉的历史感,凑凑热闹无甚害处,还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4.
翻开《党员生活》第8期扉页,偶读《“一把手”要有好“听力”》一文,既感觉耳目一新,也衍生出许多新的想法。“眼耳鼻口舌”乃人体五官,然孔子在《九思》中将“视思明”置于“听思聪”之前。如此一想,领导干部要有好“听力”,更要有好“眼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当前的大学既是学术组织,又是行政组织。办好一所大学,既要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更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知识”是贯穿着大学“学术”与“行政”的核心,大学行政管理者不仅是“管理人”,也是“知识人”。  相似文献   

6.
漫画     
花样繁多 顾客:“你们饭店的米饭真不错,花样繁多。” 服务员:“不就一种吗?” 顾客:“不,有生的,有熟的,有半生不熟的。”  相似文献   

7.
“法制”与“法治”辨析陈晓辉“法制”与“法治”这两个概念在内涵外延上有何区别,两者关系如何,区分这两个概念有何现实意义,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点粗浅认识,供参考。一、“法制”与“法治”的内涵“法制”一词,中国最早见于《礼记·月会篇》“命有司,修法制”,其...  相似文献   

8.
郧西县大力实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三个一批”工程(“双回归”工程引回一批,届中考察调整一批,“双荐一考”储备一批),选拔了一批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领头羊”。  相似文献   

9.
在与一些80后的公务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年轻干部交流时.大家都有一种倾向性的忧虑,就是在基层究竟有没有“奔头”?现在到底是该“沉下身子”埋头苦干.还是“有的放失”准备“赶考”?笔者认为,年轻干部扎实修好“基层”这一课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导致侦查学学科发展瓶颈问题的症结之一在于学界没能对侦查学学科性质有一个科学的定位。从学科谱系学的角度考察,在“理工之分”的学科维度中,侦查行为是一种“工程行为”,侦查思维是一种“工程思维”,侦查学本质上是一门“工程学科”。侦查学应当有区别于其他“理论学科”的特质和气度:具象性、开放性、技术性、价值性、集成性、整合性。  相似文献   

11.
“人肉搜索”凭借其强大的“公众”力量,自一诞生起便在社会上掀起层层巨浪:从卖身救母事件、网络虐猫事件、“铜须门”网络事件、“周老虎”事件,到“菊花香香儿1986”事件、“姜岩死亡日记”事件,正义得到伸张的有,错误批判的也存在,总之,“人肉搜索”给人们一种“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孙子兵法》提出的“全胜略”思想自古以来就得到人们的赞许,但学者对“全国为上,破国次之”的“国”则有不同的解释:一作“国都”解,一作“国家”解。作者以为当作“国家”解。“全国为上”乃是军事理想主义之思想;“全旅为上”、“全卒为上”等则为现实主义之谋略。“伐谋”、“伐交”等谋略则是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条件和途径。春秋时代有着产生“全胜略”思想的条件。“全胜略”思想对后世有深刻的启示,反映了孙武的“重战”、“慎战”、“备战”思想,希望力争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  相似文献   

13.
关于"纯粹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重提“纯粹哲学”对于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提倡“纯粹哲学”并非主张哲学脱离实际。康德提出“纯粹理性”,他的“三大批判”都在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意义上具有现实内容。黑格尔提出“绝对精神”,他的“精神-理性”经历过自己的过程后,是有血肉、有学识、有个性的活生生的“存在”。哲学的问题本身是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涉及现实的深层问题,做哲学当然需要排除某些“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4.
虽然身为残酷战争中的一个军人,但陈赓被公认为是一位有“人情味”的军人。即便对“你死我活”的敌人,陈赓也表现出其有“情”的一面。有一次战役打完后,陈赓和部下视察战场。陈赓身边的一个战士踢了一脚死亡的国民党士兵,陈赓特别愤怒,说他已为他的错误付出代价了,你怎么还侮辱他?  相似文献   

15.
“守约”是孟子提出的一个概念,“守约”就是“守心”。和孔子的“心性”之学相比,“守约”过分地强调了“仁”,而忽视了“礼”,有“重内轻外”的特点。孟子认为,只要能“守约”、“发明本心”,就有了成圣成贤的可能性,“守约”开启了“心学”传统。在宋明理学中,朱、陆在解释“守约”时产生了分歧,反映了理学与心学在经典诠释上的差异,陆象山还把“守约”发展成“易简之学”。阳明心学也继承了“守约”,但其“致良知”学说,更加丰富完善了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趣”有多种含义,诗论、词论、曲论、小说理论都涉及“趣”,并由此引发了“兴趣”、“灵趣”、“理趣”、“情趣”等概念。文中试对“趣”含义的演变作一梳理辨析。  相似文献   

17.
人的意商:一个全新的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为止,人们只知有“智商”和“情商”这两个概念,但还不知道有意商。有无意商?什么意商呢?本文的本旨,即在于提出和论证有无意商以及什么是意商这个问题。一、“智商”和“情商”“智商”(IQ),作为心理学中一个测量个人聪明才智量度的概念,已经有近百年的历...  相似文献   

18.
明代名医汪机(1463-1539年),字省之,号石山,安徽省祁门县人。《伤寒选录》为其代表作之一。该书现仅有一套残本藏于日本,国内据此版本影印出版行世。该书有八卷,卷一主要是采集“诸先贤所论于仲景有发明者”“以广识见”。卷二至卷六部分,为仿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体例,就六经病证“摘取诸症条中一症,另立条款,为之发明”。卷七为六经病脉汇集,“使人知脉同症异而治亦各有不同”。卷八介绍伤寒方药,分为“药方加减例”“伤寒药性主制要略”和“制方用药之法”三部分。汪机所加评按主要表现在“释疑解惑”“矫枉纠偏”和“解题发挥”三方面。该书对后人学习和研究伤寒病、温病等均有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体用”范畴作为中国哲学中出现较早的哲学概念,从《论渤到(倜易程氏传》,再到学术集大成者朱熹的思想理论中,都有涉及。而且也经历了“体”“用”分说到“体用”共说,乃至程颐“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理论的提出。从历史角度分析“体用一源”的产生演变过程,有利于从整体框架上把握这一思想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0.
人与法在“本位与工具”视角上形成了“法本位”法理命题。法律在其“工具性”上,首先是“以人为本位”,即人与法在本质层面上是“人本位一法工具”的“原生关系”;进而,在法治社会,法律又在其“权威性”上,升华为“法本位”,即人与法在运作层面上是“法本位一人工具”的“转换关系”。法律的至上权威,需要权力授权渊源上的民主性强力支持。当然,在立法和本质层面上的“人本位”永不能被替代。有了“法本位”这一“人本位的有效化身”,则“以人为本”也就获得了其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