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94年春天的一个中午,运城市一家酒店的会议室里,举行了一次不寻常的婚礼。婚礼开始,两位老年人,一对新夫妻,穿着合体、时兴的衣服,满面春风,肃立在大伙面前,向来宾、亲友深深的一鞠躬。立刻,会场里掌声四起,经久没停,欢声笑语,喜气洋洋。这对新夫妻,男的是卫斗发,60多岁,暮年丧偶;女的叫赵茹芬,不到60岁,老年夫殁。在他和她举行婚礼前六年,老卫的二儿子卫平生,早就和老赵的闺女姚夏池结成夫妇,过上了甜蜜生活,小两口为老卫生下了叫爷爷的,给老赵生下个叫姥姥的。斗发和布芬亲家俩,常来常往,亲密和谐。如今结成良…  相似文献   

2.
黄梅方言属于楚语区方言.黄梅方言与共同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其中黄梅方言持续体很有特色.本文主要讨论黄梅方言由“倒”构成的持续体.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黄梅方言“倒”构成的结构形式;二是黄梅方言“倒”字的历史演变;三是黄梅方言“倒”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黄梅戏的美丽哀愁到安庆桐城罗岭,就为了看严凤英,一个叫陈庄的小小山村,两进深的青砖瓦屋,严凤英童年在此住过6年,她的乳名就叫鸿六儿。鸿六儿,一个眼睛清亮如露水的小丫头,赤着脚在菜籽湖畔龙眠山下打猪草、看花灯,不知不觉就学会了黄梅调。  相似文献   

4.
巴基斯坦婚礼 平常人家的婚礼至少要3天,有钱人家则要前后忙活一周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各种仪式可谓是名目繁多,让人应接不暇,其中的"满亨迪"礼、迎亲和瓦利马三大仪式是每一个婚礼所不能缺少的.  相似文献   

5.
巴基斯坦婚礼   平常人家的婚礼至少要3天,有钱人家则要前后忙活一周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各种仪式可谓是名目繁多,让人应接不暇,其中的“满亨迪“礼、迎亲和瓦利马三大仪式是每一个婚礼所不能缺少的.……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婚礼     
参加过不少婚礼,但这次显得有些特别。一是第一次参加自己学生的婚礼。二来新郎是聋哑人,叫焦东军。当接到他短信邀请时我有些激动,这是我带的第一届学生,这些学生已离开母校10多年了,如今正进入他们的结婚季。我急于知道其他学生的情况。对这场婚宴就有了期待。  相似文献   

7.
近日,因朋友相邀到了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星乡一个叫富东村的哈尼族支系卡多村寨,参加一对卡多年轻人的婚礼。整个婚礼,充满喜庆、欢乐、神秘气氛,让人耳目一新,久久难忘。卡多人是哈尼族众多支系中人数较多的一支,广泛分布在思茅市的墨江、江城、普洱和玉溪市的新平、元江等县,他们至今依然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民俗风情,在婚礼中他们的民俗风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代代相袭至今。从墨江县城出发,驱车两个多小时赶到富东的时候,已是上午9时多。此时,男方家的庭院上已经栽了9棵思茅松,这是新郎在太阳升起前领着最要好的8位伙伴上山砍回来的。在…  相似文献   

8.
羌家正酒     
金灿灿的包谷垛上碉屋,峰峦叠嶂的碣色山峦便描上一笔笔秋收的重采.十冬腊月,羌家的婚礼多起来.茂县文化馆长余光远捎来婚礼信息.他是三龙扎木岭羌族人,一座雪山下,他的亲朋遍布羌寨.心急火燎赶赴三龙勒依村.老余在安顿好我们的住宿和交待参加婚礼诸多环节步骤后,一头扎进新郎蔡顺平家里,汇入了帮忙的大队之中.  相似文献   

9.
1999年7月18日,一对新人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松潘县举行了一场具有藏族传统风格的特殊婚礼,新郎是来自于海拔4000多米的松潘藏族自治县土生土长的藏族青年李桂全,新娘却是来自大西洋彼岸英国的一位叫Laura·Wileps(罗兰·威里普斯)的洋新娘。  相似文献   

10.
释见忍 《世纪行》2012,(1):36-36
一、黄梅禅宗文化的开发利用已经具备相应条件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宗教政策,加强了禅宗文化研修场所建设。 二是全力引进禅学领军人才,巩固了黄梅禅宗发源地的地位。 三是积极开展禅文化研修活动,推进了禅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苗族的婚礼多姿多彩,有的地方是哭嫁,不哭个死去活来不肯罢休;有的地方时兴歌舞,不唱个够跳个饱不会歇息。我生活在凤庆县新华苗族乡,从小就对苗族的婚礼耳闻目睹,觉得这里的画把曲、对歌、拦歌婚礼三部曲别有一番趣味。新娘出嫁前的一天,新郎家派出一位与新郎同辈份的年轻人,挑着酒和肉,到新娘家去迎亲。这人,苗话叫“把曲”。这天晚上,新娘家的父母兄叔伯陪“把曲”喝酒吃饭。饭后,“把曲”与大家坐在火塘边聊天。其间,先由主人用事先采好的绿叶吹起一段忧伤不已的歌,表达舍不得女儿离家的心情。这时,代表男方家的“把曲”未成曲调先生情,…  相似文献   

12.
趣味婚礼     
婚礼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纪念。纪念“单飞”的终结,纪念二人世界的开始,纪念某种情素的幻灭……因为纪念的成分,崇尚新奇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满足于传统的婚礼,他们希望能够用更多更酷的点子来装点自己的个性婚礼。于是,网上婚礼、空中婚礼、集体派对婚礼……纷涌着”浮”了出来,在怪诞趣味的瞬间记录里蕴含的却是永恒的真实。  相似文献   

13.
黄梅戏与黄山有安徽“二黄”之美誉。其曲调优美动听,且群星灿烂,代有名伶,各领风骚。严风英、王少舫、潘璟琍、丁氏家族以及时白林、王兆乾……他们是在建国初期,引领乡间小戏黄梅调,步入城市大舞台,并使黄梅戏艺术走出省境、远播重洋的有功之臣。与此同时,黄梅戏舞台还有一座璀璨夺目的彩楼。她,就是将自己的青春、热情和精力奉献给黄梅戏艺术事业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教育家麻彩楼。  相似文献   

14.
近日,在河南省新县沙窝镇吴湾村的一户农家四合院内,乡亲们正在为一对特殊的新人举行婚礼。 新娘叫匡秋玲,是坐在轮椅上的。1990年,她父亲因病去世。1991年,刚满20岁的匡秋玲来到北京打工。在一个月光明媚的夜晚,忙碌一天的她同工友在铁  相似文献   

15.
罗正友 《今日民族》2003,(11):49-50
大理白族地区的婚礼饶有情趣.结婚当日,新郎、新娘都要历经一道道关卡,"过六关、斩六将",整个婚礼隆重而古朴.  相似文献   

16.
<正> “娘家”“婆家”如是说有关黄梅戏“娘家”的说法很多,争议也颇为激烈,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黄梅戏的发源地问题。有人根据传说认为,黄梅戏是起源于安徽安庆地区的。说是每逢黄梅雨季节,安庆地区的四乡农民为了祈求丰年而迎神赛会,黄梅戏就是在这种赛会出现的各种歌舞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因与黄梅的季节有关,故而名之曰“黄梅调”。这显然缺乏根据。安徽黄梅戏老艺人丁永泉曾说过,“黄梅调是(黄梅县)逃荒的人用渔鼓筒子唱过来的。”还说:“黄梅戏是从湖北(黄梅县)传到我们安庆地区来的,老黄梅调还是按湖北(黄梅)音咬字,曲调跟语言走,也是湖北乡音。”解放  相似文献   

17.
每对新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完美的婚礼。这里所介绍的几位女性,就从事着一项为新人们打造完美婚礼的美好职业。她们为一个个婚礼带去快乐、祝福、和浪漫……她们被授予了全国婚庆杰出女性的称号。今后,我们会继续报道更多的婚庆业杰出女性。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16日晚,南京金陵饭店宴会厅里,一场只有新娘参加的婚礼正在举行,南京姑娘邱媛媛在新郎父母的陪同下步入婚礼现场。新郎饶新是空军某部直升机飞行员,在婚礼的前一天即5月15日凌晨,饶新接到命令飞赴四川救灾。此前,他们的婚礼已经筹备了半年。  相似文献   

19.
婚礼进行式     
盛夏的炎热渐渐消散,秋天舞蹈着、旋转着,正在悄悄地来临。即将步入婚礼殿堂的新人们,如果你们想筹备一场既经济又体面的婚礼,真是感到千头万绪,那么就去找时下流行的婚礼策划服务机构去做吧。他们会告诉你们婚礼各环节省钱秘诀;如何选择好的婚庆公司;如何办一场成功的婚宴;如何在婚礼上做到举止得体……  相似文献   

20.
黄梅戏情结     
第一次接触黄梅戏,是儿时在公社广场看电影《牛郎织女》。尽管不带彩,但还是津津有味。此后,邻居家收音机里只要一响起黄梅戏曲调,我立即会跑过去,守在收音机旁,听得如痴如醉。到自己有了收音机、电视机,我更不轻易把黄梅戏节目错过,甚至会忘了吃饭、睡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