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俊儒 《今日广西》2008,(20):62-64
“蓝老师,我不知道拿什么感谢您,就请您收下我做您的干儿子吧!”蓝为明病愈后拉着蓝老师的手动情地说。日前,忻城县果遂乡古楼小学“留守儿童”蓝为明突发急病,蓝老师独自把他送到村卫生所,并为他支付了医药费。这只是广西关爱“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五四”人物在台足迹成为热门去处,包括胡适纪念馆、林语堂故居、钱穆故居等,充满历史味的观光景点,让人追思五四精神。胡适纪念馆“五四”人物在台湾,知名度最高的是前“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他也是在台湾留下最多景点的“五四”人物,全台各地有台北南港的胡适纪念馆、胡适公园、胡适小学及在台东的胡铁花路。  相似文献   

3.
日前偶然读到胡适的一则轶事,说他晚年与老友梅贻琦诀别时,看到梅的家属唱歌祈祷,勃然大怒,大声说:“这是愚蠢!”论者认为,“这与他少年时代铸塑成的无神论思想是前后一贯的,颠沛造次,不肯须臾忘却,老而弥坚,确实难能可贵。”这使我想起鲁迅对死的态度,他在去世前四十五天写过一篇以《死》为题的文章,明言“我是到底相信人死无鬼的”,自称是对于死的“随便党”,而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始终把死看成“自然的法则”,所谓“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和胡适两人后来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甚至颇为对立,但是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这两位大师在漫长的岁月中,却始终坚持他们早年所倡导的科学精神,至死靡他。  相似文献   

4.
忙碌了一周,总算到了我的休息日,本来想“偷得浮生半日闲、躲到江南做布衣”,可是还没有启程,手机就急剧地响了起来。 “林紫老师,一位来访者非常希望今天见到您,她从国外回来,明天就要走,很急很急!”助理气喘吁吁地说,好像来访者的急切已经传染到了她那里。 我问:“她想要咨询哪方面的问题呢?’ 助理说:“婚姻、人际、情绪……好像都有。她不愿多说,情绪很激动。” 我的“非专业的”恻隐之心又开始作祟,约在下午吧,我说。 家谱图:  相似文献   

5.
“龙”字被商家打了主意1999年6月中旬,正在郑州参加书法研讨会的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一级书法家、西峡县书画馆王新泉先生的手机“嘟、嘟”地叫了起来,他一看手机上显示的来电号码并不熟悉,但还是热情地与对方通话。“喂,您好。请问哪位?”“您好。是王新泉老师吗?”“王老师,您书法作品专集首页的那个‘龙’字,我们想用……”千百年来,中华儿女把“龙”作为富贵、吉祥的象征。2000年是“龙年”,便有“世纪龙年”、“千禧龙年”等有关“龙”的绝妙美称,因而企业界人士也早早打起“龙”的主意,在精心地企划………  相似文献   

6.
“科玄论战”与丁文江吴小龙张芝梅本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思想界爆发了一场颇具规模和声势的大论战:“科学与玄学”的论争。当时的中国思想界学术界名流梁启超、梁漱溟、张君劢、杜亚泉、章士钊、胡适、丁文江、任鸿隽、唐钺、吴稚晖等二十余人参加了论战,几十万言的论...  相似文献   

7.
一次我执勤,一辆满载通讯器材的货车开至大门,驾驶员喊:“哎!保安开门呦!”我礼貌地敬礼后说:“师傅!请出示您的出货单,我要例行清点。”驾驶员不耐烦地抛出出货单并用鄙夷的眼光看着我说:“就你喜欢做鬼,别人当班从不像你……”我微笑着用温和的口气说:“例行检查,是我们公司的规定,请您配合,谢谢!”可当我清点货物时怎么点也多一箱,我就又走近驾驶室低声说:“师傅,您所装的货与出货单的数量不符,请下车,我要找仓库保管员问清楚才能给您放行。”这时仓管员走过来吼道:“你真的蛮烦人,多的一箱是返修的通讯器材,他们…  相似文献   

8.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上学去啦。希望这不是永别,我要活着回家。亲爱的老师校长,我来上学啦。您不能让坏人碰我,我要活着回家。亲爱的叔叔阿姨,我在上学啊。您有不满去上访,我要活着回家。”郑渊洁的这一首歌词道出了孩子的恐慌,也说尽了家长与社会对孩子安全的担忧。今年上半年50天内我国连发6起校园惨案。  相似文献   

9.
有感于“请您指错”1997年5月号的《公安月刊》登出告示:“为了强化精品意识,办好一流刊物,更好地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本刊特举办‘请您指错’活动。”笔者读罢这则告示之后,不禁为《公安月刊》的求“质”精神大为感动,拍手叫绝。一张报纸、一本刊物,要想得到...  相似文献   

10.
近年以来红学已经成为一门国际“显学”,这自然是大好事,但是这也引起了某些本来与红学疏离的人对红学的强烈兴趣。他们似乎以为不假思索就能在红学领域作出“前无古人的创见”。一、所谓欧阳健“震撼红学的新说”,“新”在何处1994年10月13日,我国发行量颇大的《文摘旬刊》,以《红学新发现,脂评是伪作》为题刊出摘要:胡适于1919年提出《红楼梦》“自传”说后,有人根据胡适的“大胆的假设”,炮制了一个《脂现斋重评(石头记)抄本》,满足了胡适的求证……“脂砚”骗术成功,书商纷纷效仿,于是出现了已卯本、庚辰本,胡适等也都深…  相似文献   

11.
《协商论坛》2012,(6):63-63
网曝5月10日,北京22中上政治课时,言覃与其他同学讲话,被老师罚站。罚站过程中,言覃蹲在地上系鞋带,被政治老师“狠狠瞪了一眼”。老师见言覃仍在系鞋带,走过将他踹至门外。后来,言覃被叫到老师办公室,年级组长王靖老师“气势汹汹地跑了过来”,冲言覃大吼道:“第一,你户口不是北京的!第二,你是借读生!第三,你在校长那还是挂着名。而且,你们家无权无势无钱,就是一个三无人员,你随时可以滚蛋!”第二天,言覃被要求“走人”,“不要在这里读了”。  相似文献   

12.
1975年,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读二年级,母亲节的这一天,他用斜体英文在问候卡上写着这么一段话:“我爱您!妈妈,您从来不说我比别的孩子差;您总是在我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我怀念和您在一起的所有时光。”  相似文献   

13.
胡适、聂绀弩关于“怕老婆”的争论 1948年5月6日,《北平日报》副刊刊出了一则报道,记载了胡适对学生演讲的内容,其中引述了这样一段话:“一个国家,怕老婆的故事多,则容易民主;反之则否。德国文学极少怕老婆的故事,故不易民主;中国怕老婆的故事特多,故将来必能民主。”这段话也许是为调节演讲气氛,但从胡适的本意看,他或许不仅是在讲一个笑话。  相似文献   

14.
何谓“大学”郭汾阳过去闹得沸沸扬扬的“青年必读书目”,今天又在一些高校实行了。抛开鲁迅、胡适、梁启超他们争议的“语境”,在今天不仅仅是“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和“汲取世界一切文明成果”,对今天的莘莘学子来说,在当下世界“机器人”与“人机器”的交替运作品,...  相似文献   

15.
前年的《中国青年报》上,曾有过一场引起很大反响的“母女对话”。缘起是一篇孩子口吻的《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其中有这样的要求:“我需要帮助,也需要独立”、“为了成长,请允许我犯些错误,让我自己在生活中学会如何生活”、“请不要强迫我按照您的模式去生活”、“如果您想成为我的朋友,那就得放下家长的架子”……算一篇小小的独立宣言了。  相似文献   

16.
我家“美眉”今年五岁,满头卷发,圆圆的脸蛋,活象个芭比娃娃。两年前刚上幼儿园时,有天回来对我说“老师叫我胖妹,过来一下”,我们都哈哈一笑。前段时间,她颇为得意地告诉我们老师叫她美女。几天前,问我:“妈妈,老师什么时候叫我魔女?”然后嘴里哼着“年纪小小,花样多多,神奇的小魔女”。  相似文献   

17.
我在初一政治教学中利用“家长作业”,取得了一定教育实效。具体操作方法如下:第一,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思想认识状况,设立问题。我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学习劲头不大、不求上进的现状,给家长提了这么几个问题:“忆您的中学时代有何教训?对今天的中学生有何忠告?”“假如给您重新上学读书的机会您会怎么做?”“您认为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发展主要靠什么?”设立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和实现教学目的。(2)紧密结合学生思想、行为实际,有针对性地提问。(3)找到家长与学生的结合点,既是…  相似文献   

18.
胡适讲话非常生动、幽默,还喜欢打比方。有一次他讲课时说:“中国的落后源于中国有五个‘鬼’:贫穷、疾病、愚昧、贪污和动乱。”大教育家陶行知听说后,笑道:“明于考古,昧于知今,捉住五个小鬼,却放走了一个大妖精。”胡适稍加思考,马上明白了,妖精指的是在中国横行多年的帝国主义。他连声叹曰:“惭愧,惭愧!”“鬼”和“妖”  相似文献   

19.
周瑞金 《同舟共进》2010,(10):12-13
《同舟共进》:您去年曾提出“应与特殊利益集团切割”,引起很大反响。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值得总结的问题很多,您为何特别地把这一点提出来?  相似文献   

20.
“Fans”一词已成时尚语。意译为:狂热者、崇拜者、追星者或什么“迷”(诸如戏迷、球迷、歌迷……)之类,音译为“粉丝”。那么,敢问大杂家——黄裳老兄:您是谁的“粉丝”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